離岸風電下世代趨勢?開發商看好浮動式風電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MMI Asia 2024

離岸風電下世代趨勢?開發商看好浮動式風電

浮動式風電被視為離岸風電下階段發展趨勢。法新社
浮動式風電被視為離岸風電下階段發展趨勢。法新社

黃立安/整理報導

在政策支持下,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快速成長,其中浮動式風電被視為下階段離岸風電開發的科技趨勢。台灣離岸風電開發商表示,目前台灣尚未有浮動式風場的開發經驗,但樂見後續的相關發展。

經濟部2023年1月中公告更新版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草案,在單一申請案裝置容量上,由原先50MW調整為設置6至12座浮台,容量有望擴增逾3倍,至90~180MW;完工併網年度則從2026年延至2028年,預計2023年第4季完成遴選。

目前台灣離岸風電開發主要以固定式風機為主,每支風機的水下基礎均由打樁固定於海床上,且水深平均最多只能到50公尺深。隨著淺海區的風電開發數愈來愈多,台灣西部沿岸將呈現飽和狀態。反觀,浮動式風機可設在平均50~200公尺的海域,大幅提升開發範圍。

針對經濟部公告的最新草案,德國離岸風電開發商萊茵再生能源(RWE)表示,樂見政府放寬單一案場容量限制、延展完工併網時程,有經驗與技術能力的開發商,除可以設計最佳的風場排列方式,以驗證示範風場的發電效益與海域利用率,也可在尋求適合的浮台類型、錨定系統、施作工法等過程中,替未來浮動式風場擴大規模、朝商業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RWE在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中提出的海安風場,因位置水深較深將被評估作為浮動式風場的可能性。

除了外商投入浮動式風場的計畫,由上緯新能源、天力離岸風電、永冠能源、雲豹能源合資成立的「離岸風電台灣隊」,於苗栗外海規劃的「Formosa 5 海碩離岸風電」,在2022年7月成為台灣首個取得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資格的浮動式風場。

雲豹能源副總經理譚宇軒認為,浮動式風場是未來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趨勢,期望藉此建立台灣浮動式風場供應鏈,除了把技術留在台灣外,也要積極推向國際。

國內開發商台亞風能也已與具浮動式離岸風電技術公司挪威BW Ideol簽署合作協議,在台共同開發50MW的浮動式示範專案及商業規模浮動式專案。

據英國碳信託公司(Carbon Trust)統計全球浮體式離岸風電技術可開發潛能近7,000GW。國際上目前也有許多浮動式離岸風電的開發計畫,包括英國、日本、中國、挪威等國均已大力投入浮動式風場的開發。

隨著全球離岸風電趨勢朝向浮動式風電發展,台灣浮動式風電雖較其他國家進度較慢,但不論本土開發商或國外開發商均看好浮動式風電的潛力,並加速投入研發與技術量能。


責任編輯:陳至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