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健康專欄】台灣數位健康天時地利 尚欠整合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DForum0522

【數位健康專欄】台灣數位健康天時地利 尚欠整合

  • 顏博文專欄

導言
人口結構持續邁向高齡甚至超高齡方向發展,是各國都需要面對並解決的問題。特別是針對偏鄉或弱勢族群,怎樣善用資源,讓國家醫療保健網路更健全,照顧更多有需求的民眾,是近年各界希望透過數位健康等相關技術及應用達到的目標。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認為,數位健康相關應用在台灣已經談了一段時間;雖然,台灣先天上有相關需求的環境,且後天具備資通訊產業發達與健保系統完善等優勢。在各自發展下,雖然各有其特色,但整體而言不夠便利、不夠普及也還不夠成熟。

從終端使用者的角度,則是樂見數位健康應用可以服務更多族群,並讓業者分攤開發成本,不斷優化產品,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和效率。

數位科技與醫療產業結合的概念與應用,在全球已經進行相當長一段時間,不過很多都集中在如何將新科技、新技術導入醫療行為。就實際需求或與個人生活連結上,偏向居家健康照顧面的應用,以及提供可被醫療院所、醫護人員接受的日常健康檢測數據服務,或許才是奠定數位健康發展的重要關鍵。
 
台灣人口老化快速,不僅2018年已變成高齡社會,預計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少子化更加快人口老化,且年輕人前往都市工作,導致偏鄉、原鄉及離島原住民的人口結構以老弱婦孺為主;再加上整體醫療資源分配,雖然透過完善健保制度,得以提供基礎醫療照護,但偏鄉、原鄉地區依舊存在城鄉差距,這是台灣大環境的先天問題。
 
台灣的醫護水準在全球有相當高的評價,不僅台灣醫療極具特色,健保系統更是有名;再加上台灣電子產品的設計、製造、整合能力優異,資通訊產業也相當發達,以及廣受矚目的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應用也十分完整,許多年前半導體業者就已經注意到健康產業的晶片需求,包括健康結合AI等應用發展。

另外,政府提出長照2.0,還有數位健康檢測、數位醫療診治相關政策,後天發展數位健康的條件十分健全,台灣可說是結合了天時地利,為數位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後天環境。
 
數位健康的基本概念,就是希望能以良好的後天條件,輔助先天上因大環境產生的迫切需求,藉由遠距、數位健康照護的協助,讓更多民眾得到更好的健康照護。
 
台灣有很多醫療院所、慈善組織早已投入數位健康相關的醫檢研發,例如台大醫院在2009年成立遠距照護中心,台灣各大型醫院經過這十多年在智慧健康科技的不斷研發,雖然個別單位發展出具有特色的應用服務,但整體來講,不論規模、整合度、便利性、行動性及普及性等方面,都還不到非常成熟的階段。
 
即便如此,還是希望透過民間單位的努力,以及系統化的數位健康應用服務來協助政府,改善現階段偏鄉、原鄉醫療資源相對不足之處,更希望透過科技協助,讓醫療服務範圍進一步延伸到更偏遠地區。

當然,除了偏鄉、原鄉地區,一般環境也都需要推廣,因為藉由數位健康檢測照護系統,不僅可提供對長者的醫療監護,亦可以此為基礎,往預防醫學發展,提早預防檢測疾病老化的徵兆。
 
就目前個人所知,數位健康照護落實在偏原鄉仍有許多挑戰,雖然出發點都是良善的,但健康檢測系統面比較多元、分散,如多數檢測設備都是獨立的,以及如何整合醫院與偏鄉間、從事資訊傳輸、數據分析運算,進而達成遠距看診等,都還需要整合,相關數據也都還需要建立通用模式。最重要的是,這些過程與數據都需要經過認證,要讓醫療院所、醫護人員願意採用才行。
 
所以,如果能透過一個組織、聯盟,在考量使用者的前提下,串聯硬體週邊的設計生產及軟體應用服務,並將整合過後的完整解決方案送交認證單位,這對使用者而言,自然是最方便的事,推廣上也能有加分作用。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因為檢測系統整合度愈高,涉及的層面愈多,屆時不再僅是單一部門或單一規範這麼簡單。所有不同的檢測,加上傳輸、雲端運作,特別是數據的準確性,都需要再三認證。所以,整合性愈強的檢測系統,需要的認證愈複雜,也愈麻煩。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有一個公信力高及科技應用能力強的單位,出面串連與整合。
 
另外,透過數位健康解決方案蒐集到的數據,是要對醫療院所開放的,所以數據的傳輸、保存也都要有一定的資安防護措施,但在地醫療院所願不願意接受連接,以及如何進行連接,將會是另一項挑戰。
 
相信在工具面的整合、平台整合與數據整合都到位,且經過認證的完整系統出現之後,會有愈來愈多的個人、企業、醫療院所使用者願意加入。一旦達到經濟規模,勢必讓更多開發者,願意投入更多資源進行改進優化,屆時也將因此降低相關成本。

這將是一個不斷更新、不斷循環的過程,可以媲美先前口罩國家隊,進行海外輸出的整合服務。畢竟,許多先進國家如鄰近的日本、南韓也都已經面臨高齡社會等問題,而且今後會有更多新興國家有需求,將是很好的輸出機會。

 

責任編輯:游允彤

顏博文

經歷:
2012~2017年擔任聯華電子公司執行長,2017至今擔任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曾榮獲十大傑出經理人獎 、SEMI永續製造傑出領袖獎 ,並獲選清華大學傑出校友 。

個人簡介:
結合在科技與公益的影響力,為慈濟基金會推進內控優化、資訊公開、全球認證,依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訂立慈濟永續發展願景並發行中英文永續報告書,榮獲2020及2022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