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Insight:產業帶動印度基建發展 企業投資仍需評估成本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515
EVmember

Research Insight:產業帶動印度基建發展 企業投資仍需評估成本

  • 周延研究中心

在美國政府主導製造業「分散生產風險」要求下,許多電子製造業者應美系品牌客戶要求前進印度設廠,2022年以來印度成為各電子製造業者擴大產能的據點,帶動當地經濟成長與產業發展。

DIGITIMES Research發表印度研究報告認為,在此波以分散風險為考量的國際投資氛圍下,印度結合豐富的勞動力,並搭配綠能建設、交通運輸建設、產業群聚補貼等政策,當地基礎建設將日漸完善。

以投資印度的短期角度觀察,企業需對印度的投資條件有一定認知,投資前對基建帶來的成本議題,預先做好風險控管。

從人口角度而言,印度充沛且年輕的勞動人口將是電子產業發展優勢,依據聯合國人口有關統計,2030、2050年印度15~64歲的勞動人口數約佔總人口數的68.9%、67.0%左右,未來20~30年內較無人口過度老化問題,也代表未來印度消費市場將會有穩定需求。

不過,勞動參與率、人口素質是印度需補足的地方,印度25~64歲人口勞參率長期低於65%,與超過75%的中國、越南等地相比,仍有兩位數差距。此外,印度STEM碩博士專業人力數量佔整體人口比重也低於中國、越南,人才的培育需要印度政府從長期角度來布局。

而在水電交通上,印度北部各邦降雨變動幅度較低,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卡納塔卡邦(Karnataka)等南部各邦降雨變動幅度最大,且印度中南部相當依賴每年6~10月的季風降雨。

印度整體供電穩定度不佳,除了清奈(Chennai)以外,其他區域甚至不如越南,且過去對於電力需求推估往往低於實際值,未來恐有缺電之虞。但印度政府近年設定2030年GDP的碳強度達45%、綠電裝置達500GW、2070年實現淨零碳排等目標,已帶動綠能發電裝置容量快速增加。

印度基礎建設將隨產業發展逐漸完善,但短期內仍有挑戰。法新社

印度基礎建設將隨產業發展逐漸完善,但短期內仍有挑戰。法新社

交通建設上,由於鐵路設備陳舊且速度普遍低於80公里以下,印度國內貨運交通仍仰賴公路運輸,大都會區之間的交通往來則以空運為主,儘管印度政府嘗試透過「巴拉特瑪拉」(Bharatmala)廊帶公路發展、「貨運專線鐵路」(Dedicated Freight Corridor)等政策性建設改善陸路交通,但通常實際進度落後於規劃。

產業群聚上,目前印度電子製造產業聚落主要以大諾伊達(Noida)、清奈為中心向四週擴散;另汽車製造產業聚落主要以浦那(Pune)、清奈為中心向四週擴散。可以觀察出,清奈是印度兩大產業的製造中心地帶。印度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均針對各產業,推出不同的獎投政策,不過要求條件相對複雜,影響到對企業的獎勵效果。

整體而言,DIGITIMES Research按照基礎建設議題分類來評估,雖然中長期來看,印度基礎建設將隨產業發展而逐漸完善,但短期內仍有不少挑戰。印度最大的吸引力在勞動力數量充足,但勞參率、勞動人口素質仍有不足;而在供電穩定性上也有不小挑戰;交通基礎建設方面,雖近年來逐步改善,但進展速度落後於原先規畫;電子製造、汽車產業雖已有群聚趨勢,然受限中央與各邦產業補貼政策的複雜性,外資業者的投資評估不應過度樂觀。更完整的印度產業報告請見《印度產業基礎條件與投資環境分析》

 

責任編輯:游允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