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620
Event

台韓半導體業「有點黏」的連動關係

KoreaN Semicon. Export by Country(2023)

半導體產業是外貿南韓的命脈,2023年南韓出口半導體1,310億美元,進口1,060億美元,順差250億美元。對外匯存底雄厚的台灣而言,貿易逆差是帳面數字,但對2023年底時外債達6,636億美元的南韓而言,外貿出現逆差時,那是沈重的負擔。

而半導體正是挑起貿易平衡重擔的核心產業,一旦半導體不再獲利,南韓將面對極為嚴重的後果!

本文將從南韓海關公布的南韓半導體出口結構、主力產品兩大方向探索南韓半導體產業的現狀。從帳面上的出口結構觀察,南韓出口的半導體,35.8%直接銷往中國,銷往香港後最可能轉往中國內地的比例是14.1%。

除了這兩大出口目的地之外,越南的12.3%與台灣的8.7%分居第三、第四,排名第五的是美國的8.1%,其餘國家相對比重較低。由於南韓的記憶體佔全球8成的比重,從南韓記憶體的出口結構,大致也可以找到解讀全球供應鏈變化的線索。

中國+香港正好貢獻南韓出口的50%,雖比2022年略減2%,但依舊是出口主力,而之後得越南、台灣合計是20.4%,前四大出口市場合計70.3%,但關鍵不是出口國,而是到底誰買了、用了這些半導體?

以台灣零件通路商的出口結構、客戶結構判斷,中國客戶的比重已經從6成降到5成,台灣回升到35%,而東協國家也同步上揚,顯示美國的出口禁令,已經深度影響從南韓半導體原廠到台灣零件通路商的銷售結構。

除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自用之外,在中國、香港、台灣、越南市場流動的各國半導體,有80%以上是賣給台商、陸資大廠的,一旦台海生波,南北韓之間的38度線不會平靜的!

當台積電被戴上地緣政治的大帽子時,三星的壓力不會比較小!

與此同時,南韓也進口很多的半導體,來自中國、台灣、日本的半導體分居前三名,但真正的兩大逆差國是日本與台灣。

來自中國的半導體很多是三星西安與SK海力士(SK Hynix)無錫工廠的貢獻,主導權仍在韓廠手上,至於從日本進口的是設備、材料,包括曝光、長晶、蝕刻等設備,但從台灣進口的卻是實打實的半導體。

除了跟聯發科等台灣IC設計公司進口邏輯晶片與驅動IC之外,聯電、旺宏、華邦也都是南韓的供應來源。其實三星、SK海力士擅長高階的記憶體,南韓進口的微處理器與驅動IC竟然有45.2%來自台灣,這與大家一般的印象並不相同。

從這個結構觀察,您認為「三星有滅台計畫嗎?」,三星我們如何在G2/AUKUS架構下,重新理解台韓之間的產業競合關係呢?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