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ADI

如果要補助,哪些企業才是重點?(5/5)

未來生產體系走向少量多樣,導入智慧製造的機制已不可或缺。法新社

針對數位轉型的調查,我們發現未來將是少量多樣的生產體系,導入智慧製造的機制已經是不可或缺,而智慧製造需要搭配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應用,才能進入到實戰的需要。傳統機械業與電子業在經營心態與實際環境上有明顯落差。例如,電子業動輒99%以上的產品良率,但機械業可能僅要求70%。另一個構面是產品出貨週期不同,手工具業自我的要求是70天,但客戶期待能在40天左右交貨,但都比商品化的電子產品長的很多。

早期導入的ERP之所以不能成為公司競爭的利器,與相關數據在決策上的應用有絕對關係,這些數據並未成為決策流程中的環節是主要原因。數位轉型必須由領導人親自操盤,否則很難貫徹執行。另外就是,領導人對於數位轉型、工具、觀念的認知,也是企業進數位轉型的重要障礙。但「二代接班」可能是數位轉型的契機。年輕世代對於善用數位工具有更好的基本觀念與體驗,但不能忽視「幹部」的同步提升,很多幹部因為認知不清,多改幾次版本之後就心灰意冷或出現半途而廢的現象

台灣的智慧製造還停留在工業2.0的時代,貿然進入4.0,多少有緣木求魚的狀況。政府政策與策略方法,將輔導的重心放在營收3~20億元之間的中堅企業效益最高,這些企業最能夠承上啟下。

關於產業數位轉型,中華軟協8/20的「2019年資訊服務業產業策略會議」將有更多討論。 報名請按此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