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member

印度崛起:長期展望與當前發展

印度總理Narendra Modi野心勃勃地在兩任總理任期中,推出刺激在地化產業發展的進口替代政策。

聯合國於2023年4月宣布印度總人口於該月超過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讓世人更加重視印度的市場潛力。

2023年7月28日在時代雜誌網站上,有篇公認是舉世頂尖印度經濟專家、哥倫比亞大學印裔教授Arvind Panagariya的文章,標題是「How India's Economy Will Overtake the U.S.'s」,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即便未來被中國大陸超越,仍可維持全球第二,難道現在就要把印度經濟超越美國提上企業國際布局的時程了嗎?

Panagariya提到,在COVID-19(新冠肺炎)爆發前的15年間,印度實質GDP成長率保持在8%左右,美國不到2%。若印度能在未來20年間保持此一勢頭,並在其後維持5%的經濟成長,而美國始終保持2%的成長率。

Panagariya認為這兩個假設都是有可能的。那麼,印度到2073年將超過美國的經濟規模。

與其看法相呼應的,高盛(Goldman Sachs)在2022年12月出具名為「The Path to 2075」的長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75年印度經濟規模將超越美國。

高盛指出,2024~2029年實質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8%,其後每十年的CAGR會逐步往下,從2030~2039的2.5%,降至2070~2079的1.7%,主因來自於勞動力成長力道的趨緩,尤其到2075年時,全球人口已處於近乎成長停滯的情況。

印度之所以在未來扮演更重要的經濟火車頭角色,在於其身為全球最大國的人口規模及人口紅利。

但高盛報告與Panagariya文章共同指出,驅動印度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其勞動參與率及勞動生產力。勞動參與率需要更多的勞工,尤其是女性勞工。據統計,印度只有4分之1的15歲以上女性投入職場,而美國及中國的比例則都在5分之3以上;勞動生產力則需要更有技能的勞工。

我的問題是,擴大勞工供給、提升勞工能力,都是在勞動供給端的改善,但需求端呢?誰來僱用勞工?

2014年印度總理Narendra Modi於第一任總理提出的「Make In India」政策,目標是讓製造業產值年增12~14%;2022年前新增1億個工作機會;2025年製造業佔GDP達到25%。

Modi第二任總理時,提出印度自給自足「Self Reliant India」政策,一方面強化在地生產,鞏固產業中上游,達成供應鏈自給自足;另一方面,增加國際競爭力、促進出口,也推動14個生產連結獎勵(PLI)計畫,透過高額補貼促進關鍵產業的在地化發展。

若以2023年5月印度政府所公布的2022財年數據,印度目前製造業附加價值佔GDP比重僅為14.7%(以當前價格計),離2025年佔GDP 25%目標還有10個百分點差距,看來屆時是不可能達標了。而印度出口在2020~2022年3個財年間佔GDP比重逐年從18.7%提升至23.1%,看來是有所進展,但進口佔GDP佔比卻也從21.0%提升至26%,以致於仍有約5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但不可忽視印度政府拉抬本地供應鏈的決心。以最新突發的PC進口管制措施來看,若以2021年海關6碼HS Code檢視,印度貿易逆差前十大產品中,NB名列第八,勝於排名第九的手機零組件。

印度激進做法背後有其本地化決策考量。從近日美光(Micron)宣布設立封測廠,及鴻海6億美元投資,乃至於印度製手機出口量持續提升,都可看到逐步升溫的產業發展動能。

Panagariya在文章開頭,引用已過世的全球經濟史大師Angus Maddison的研究成果,說到:

「印度在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一直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到1820年為中國所超越,但在西方工業革命和歐洲殖民統治的雙重效應下,1870 年後英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強國,至1900 年後再為美國所超越。然而,在人們愈來愈多談論亞洲崛起的情況下,世界經濟現在是否準備好恢復到原來的常態?」

印度接下來的發展進程,50年後超越美國似乎過於遙遠而無需列入企業決策評估,但過往眾家經濟預測機構多估算印度至2030年後才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IMF)2023年4月最新預測卻顯示,印度至2027~2028年便會超越德(第四)、日(第三),提早達成,那麼印度接下來的市場與產業發展就值得企業投以更多的關注了!

DIGITIMES副總經理。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RPI)電機碩士暨台灣大學國際企業所博士候選人,曾帶領DIGITIMES研究中心,並擔任多個政府及企業委託之研究顧問專案主持人,關懷多變局勢下的台灣產業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