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member

台積電解密(1) :晶圓代工業的三大競爭要素

晶圓代工產業的三大競爭要素

從華爾街日報(WSJ)等主流媒體,到格芯(GlobalFoundries)CEO都說,晶片集中於台積電是全球供應鏈最大的風險。這些話不是沒道理,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市佔率55%上下,獲利是整個產業的8成以上,台積電停工,全球的手機、伺服器,甚至汽車都會是大震盪,贏家全拿,這也是全球科技業領導廠商所面對的常態。

重點不是別人怎麼說,而是你有多少實力可以禁得起別人的質疑與挑戰。英特爾(Intel)前執行長Andy Grove曾說:「如果你是產業領袖,別人會想盡辦法分享你的成果,直到你一無所有」。這是當過霸主的人,才會有的經營體驗與勇敢面對競爭的霸氣。

台灣人把台積電當成護國神山,從賺外匯到搶疫苗,台積電無役不與,確實是護國神山。坊間無論是股票投資、媒體論述,都以激起討論聲量為目標,各種捕風捉影的說法到處都是。我不能說別人講的都錯,或許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跟大家講解我所知道的晶圓代工與台積電。

晶圓代工這個產業,勝敗的關鍵在於製程技術、客戶關係與生態系的建構。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一件事都是巨大的工程,想三者兼顧,也可能落入難以自拔的困境。台積電在這三項基本功夫上長期經營,也遙遙領先,但這個領先地位從何而來?領先幅度有多大?能在未來10年、20年延續嗎?會有哪些變數影響台積電未來的競爭優勢?誰能打敗台積電?打敗台積電靠的是錢、是人,或者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方法?

有太多的議題可以逐一討論,但有意義的產業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也需要很多數據的旁徵博引。我們可以從製程、客戶、生態系三個角度試著探索晶圓代工業的競合關係。

製程競爭的分析包括台積電的產能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之間的差距;英特爾指稱,台積電7奈米製程電晶體密度不過是英特爾10奈米水平,這是事實,但問題是英特爾並沒能成功商業運作,也沒有重要客戶。那麼台積電與三星又有多少落差呢?這一代與下一代的差距有多大?三星就算把吃奶力氣使出來,要多大的力氣才跟得上,甚至10年之後都可能跟不上呢!

客戶結構方面,過去台積電第一大客戶是蘋果(Apple),第二是華為,但華為因貿易戰受挫之後,誰取而代之?有多少公司琵琶別抱,跑去投靠三星陣營呢?其次,三星也包下聯電產能,打的是什麼樣的算盤?這些都牽涉到企業戰略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數據報表,對照各種側面的訊息做出判斷。正確與否,還有很多周邊因素會影響,但總是旁徵博引,不能一廂情願地認知台積電天下無敵。

最後是「生態系」的問題。除了EUV設備動見觀瞻之外,其他的材料供應商、設備業者動起來了嗎?水電的供應品質也影響長期的競爭力與客戶信心,政府是光用喊話,還是劍及履及地提供助力。可預見的競爭對手來自南韓,南韓文在寅總統在5月提出新半導體發展戰略,以京畿道為基礎的K-Semicon計畫能給台灣什麼啟示?很多事情不比不知道,比較一下,不足的可以加快腳步,不用見縫插針地批評政府,今天台灣或台積電的競爭力,政府也不是毫無貢獻。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