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DForum0515

走在時代的鋼索上(3/7):科技業的經營風險

根據KPMG調查,供應鏈穩定與否是2022年最大的經營風險,68%受訪的CEO都同意,企業必須具備更好的韌性以面對高風險、變動中的供應鏈。

萬海第1季的獲利高達400億元,長榮海運也毫不遜色。2021年海運的準點率是有史以來最差的一年,2022年開年以來延誤天數也都在7天以上,2022年第1季全球貨輪的準點率僅有35.9%,也就是大家要面對更長的運輸時間、庫存成本,以及債務風險。

2022年3月以來,長三角不斷的出現封城案例,從上海到昆山、鄭州,從蘋果(Apple)、Tesla到台系的NB生產線無一倖免,以上海、寧波為主要出海口的產品,轉向了華南的深圳、香港,而從海運轉到空運的比例也不低。2020年疫情爆發以後,不少航空公司拆卸座位,將客機轉換為貨機。

但現在客運回溫,所以我們看到客機轉貨機的比例降低,加上分散型的生產體系逐漸形成,我們已經可以預期,科技產品與空運的關係也在調整,更好的供應鏈與韌性,已經是個重要的課題。從2022年1~4月,華航貨運貢獻了絕大多數的營業利潤,也可以說華航高比例的貨機與載運量,是台灣競爭力的一環。

面對愈來愈急迫的氣候變遷議題,美國承諾要在2030年達成比2005年減碳50~52%的目標。日本則是要比2013年減少46%,而台積電則是要求設備商在2030年之前,減碳20%。

儘管不到10%的台灣上市公司在進行精確的碳足跡盤查,但從金管會等機構積極的態度來看,政府對於相關要求也逐漸與世界同步,這些從社會募集資本的企業自然很難置身事外。氣候相關財報揭露(TCFD)與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等規範陸續推出,而列名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半導體企業已經有58家,其中7家是台灣業者。

可以想像碳交易憑證的買賣將更加熱絡,而各種成本相應而生,例如天然氣的價格在2021年暴漲,台灣真的能仰賴天然氣做為主要電力的來源嗎?碳捕捉的技術已經到位,但成本依舊居高不下,中油受命發展氫能,而這之外台灣應該積極布局智慧電網、微型電網,並建立具體可行的碳交易機制。

無論是碳捕捉、碳封存技術,將來都會如同存放核廢料一樣的困難與珍貴。台灣的沿海是存放碳的理想地點,只是社會似乎並未認真的討論這類議題。針對碳匯(Carbon Credit),亦即碳交易額度,我們知道的很有限。「料敵從寬」,走在鋼索上時也能心安。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