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ADI

從星鏈計畫看低軌道衛星商機(3)

「超重型火箭」由33具「猛禽引擎」(Raptor)組成

王志強博士

2022年中推出的第二代星鏈(Starlink)衛星,本體長度為7公尺,重量1,250公斤為第一代的5倍重。第二代的設計規格考慮到SpaceX新的發射系統「星艦號」(Starship)直徑為9公尺,長度7公尺的衞星剛好可以躺平、疊放在艙內的衞星發射架上。本文還是從第二代Starlink衛星的火箭發射談起:

火箭發射

第一代Starlink與台灣的福衛五號衛星,都是由「獵鷹9號」(Falcon 9)發射到低軌道– Falcon 9的第一節火箭(Booster)使用9具Merlin液態火箭。載運第二代Starlink衛星的「星艦號」(Starship)所使用的「超重型火箭」(Super Heavy Booster, B7)安裝33具SpaceX自行研發的「猛禽引擎」(Raptor)(註一)。
 

大部分的液態火箭的燃料是採用精煉煤油RP1,優點是常溫下為液態、容易儲存,缺點是燃燒後產生「焦化污漬」(Coking)。因為過去大部分的火箭是一次性使用,所以焦化不是問題,但是如果需要重複使用火箭引擎,清理引擎上的「焦化污漬」會是個頭痛的問題。

SpaceX的「獵鷹九號」(Falcon 9)使用的Merlin 火箭引擎就是使用RP1為燃料,每次回收後都需要花上數週的時間做清理。為了避免coking的問題,有些液態引擎採用液化氫為燃料(例如如太空梭主引擎),SpaceX則採用「液態甲烷」(就是液化天然氣CH4),猛禽引擎使用CH4為燃料也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附帶一提,Blue Origin開發的BE4引擎也採用甲烷為燃料。天然氣燃燒後沒有焦化的問題,這個優點使得快速清理Starship上的33具火箭引擎成為可能。

第一代Starlink衛星

Starlink最初的服務對象設定在沒有基地台的偏遠地區,或是海洋中的船艦及空中飛行的飛機–要達到這個目標,Starlink衞星之間必需要能夠「互相傳訊溝通」(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第一代Starlink衛星並沒有這項功能,當時是依靠建立地面站來解決信號傳輸問題:除了在使用者自家安裝19吋圓盤或20 x 12吋方盤天線外,還得靠附近的「地面接收站」(Ground Station),以及電信營運商既有的地面光纖網路。一般一個400平方公尺圍籬的地面接收站設有9個直徑2.86公尺的雷達天線(參見下圖)。
 

以美國為例,共有32個「地面接收站」(Gateways),每一個接收站方圓800公里(500哩)的用戶,利用自家平盤天線,經由通過上空的䘙星和鄰近的地面接收站連接;換句話說,地面接收站和自家天線必需鎖住同一顆衞星,因為第一代Starlink衞星之間沒有互相溝通的功能。

用戶上傳或下載的訊號都需要透過現有的地面/海底的光纖網路傳輸,再依賴靠近住家附近(800公里內)地面接收站的Ka-band電磁波,傳送到正在通過上空的某顆Starlink衞星,這顆Starlink衛星再將訊號傳到用戶的天線上,這也是為什麼在海洋上沒有Starlink網路的原因。

第二代Starlink衛星

Starlink衛星從第1.5代就開始就有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的能力,第二代Starlink衛星(註二)間通訊是利用雷射光作訊號傳輸(Laser Inter Satellite Link;LISLs);光在太空中傳播速度要比在光纖上更快,大約快30%,在真空中以光速直接傳輸,比起經由地面站、透過光纖網路,信號延遲可降低50%,而且由於當前技術可以有效控制雷射光束精度,更可以大大的增加通訊頻寬。

第二代Starlink衛星在2022年中已經出現,它的功能比第一代至少增強5倍。第一代與第二代同樣使用四片「相控陣列天線」(Phased Array Antenna)(註三),其中兩片用來跟「地面站」(Gateways)連繫,另兩片用來跟地面用戶連繋的。

Starship可運載150公噸荷載到「近地軌道」(LEO),一次可運載110~120顆第二代Starlink衛星。這個數目的衞星剛好可以一次佈滿一個軌道面,而「星鏈星座」(Starlink Constellation)在53度傾角,550km高度的「殼層」共有72個軌道面。

根據SpaceX說法,當第二代Starlink衛星開始量產,再加上Starship的巨大運載能力,第二代Starlink衛星的成本將會比前一代更低,可以預期前一代的Starlink衛星會被淘汰,獵鷹9號的Starlink發射任務也將終止。

看完本系列的三篇文章,讀者是否可以看出Musk要在低軌道建立起6G通訊網路的商業版圖? 台灣廠商曾經幫助Tesla開創出電動汽車市場,「星鏈計畫」所衍生的龐大商機,不正是台灣ICT產業的強項,台灣廠商又怎能缺席!

註一:SpaceX的「猛禽引擎」(Raptor)

註二:「星鏈計劃」(Starlink)現況

註三:星鏈(Starlink)相控陣列天線

地面接收站(Gateways)及9個直徑2.86公尺的雷達天線

王志強博士曾任美國麥道太空系統公司(MDSSC)空氣動力學專家,1992年加入台翔航太(TAC)協助民航機產業發展;曾歷任安達信 企業戰略經理,中國和光集團戰略長、鴻海董事長特別助理、友達營銷高階主管、林肯電氣合資公司廣泰執行副總、美世顧問 台灣區總經理、上海佳格 營運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