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Q1
member

電子業的領先指標:全球手機銷售量

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預估持續下修

台灣電子業是世界級品牌大廠的代工廠,訂單與出貨狀況就是全球電子業,甚至是經濟景氣起伏變動的領先指標,而所有的電子項目中,除了半導體之外,就是NB、手機、伺服器最具指標作用。未來電動車也將與台系的ICT產業供應鏈高度連動,DIGITIMES將一如以往地每季追蹤這幾項產業的訂單與出貨狀況,並彙整為簡單易懂的數據。

根據DIGITIMES研究中心彙整的資料顯示,手機需求從2019年疫情前的13.6億支一路下滑,到2022年時僅剩11.65億支,估計2023年還會進一步下滑到11.48億支。以季別的總出貨量估算,從2021年的第3季開始,全球手機出貨量已經連續7個季度下滑,對手機廠商而言,絕對是個嚴厲的挑戰。

2022年全球市場的跌幅高達11.9%,關鍵在於中國市場2022年下半的清零政策,導致中國市場需求暴跌與整個供應鏈的失調,估計2023年在中國拼經濟的前提下可能緩和復甦,全球市場只是小跌1.1%。

觀察全球手機市場,中國產業與市場都是觀察的重點。一方面全球手機主力品牌中,除了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之外都是中國品牌,而中國品牌的市佔率與中國市場的需求起伏息息相關。

但近兩年疫情期間,中國清零政策成為手機市場需求與供應鏈穩定與否的最大變數,中國市場佔全球比重,從2022年的21.8%,估計還會再降低到21.5%,這與全盛時期中國手機市場佔全球3成的盛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連Tim Cook都說,印度將成為蘋果主要的動能,而三星與蘋果都成為印度手機出口的主力大廠,這意味著生產基地往印度、越南移動的現實。

除了生產量能否穩定之外,中國年輕人的就業狀況堪憂,要再看到中國手機單季銷售量再回到7,000萬支時,或許會比較樂觀地判斷中國景氣復甦,手機大廠仍可往前推進,繼續擴大市場影響力。

至於中國以外的市場,受到通膨、失業率與烏俄戰爭的影響,也很難期待在2023年會有顯著的復甦,估計主力品牌大廠,多數會在2023年呈現個位數的衰退。

基本上,2023年是個很難預期經濟榮景的年度,品牌大廠採取守勢,基本上的格局變動不大,也不會有新的廠商改變全球的競爭態勢。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