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522
member

電動車帶來的產業變革(9-2):中國電動車產業觀察

我們可以將參與角逐電動車的業者區分為中系大廠、傳統車廠、造車新勢力、網路巨擘等四大主力,根據市場趨勢、產業格局與技術變遷,逐一探索廠商在電動車的布局與戰略。

中國鬆緊不一的防疫政策,高度影響車廠生產與銷售量,歐系的福斯汽車(Volkswagen)等廠商調低2022年銷售量,很多外資車廠面臨退出中國市場的淘汰邊緣。

相反的,歐洲市場對中國而言極具吸引力,關鍵在於歐洲相對完備的充電設施,而歐洲車廠專注高階市場,中國車可以彌補平價市場的空缺,估計中國電動車的歐洲市佔率,將從2022年的5%,增加到2023年的8%與2025年的15%。

如同前述,2022年中國電動車市場大約600萬輛,而美中貿易大戰與「去中化」,讓中國車廠努力往上游整合,也往外突圍。不久前比亞迪宣稱,要在印度搶下4成市佔率,但「排中」氛圍對比亞迪不利。目前比亞迪在印度已經有兩條電動車生產線,但產量仍小,僅年產1萬輛。

德國租車公司向比亞迪購買10萬輛,背後不會只是成本優勢,極可能是營運模式的突破。一旦中國有計畫地維持誘人的地位,所有的上游晶片廠,都會調校出適合中國規格的晶片,而比亞迪也將自行開發智慧駕駛晶片。

不僅如此,中國的車廠積極建立一條龍的產銷體系,鑑於海運機制失衡,中國車廠比亞迪、上汽甚至正在建構自己的船隊。

除比亞迪之外,其餘車廠,如蔚來汽車,都是賣愈多虧愈大。但中國業者為何不退,關鍵在於手機飽和、智慧汽車是智慧應用的關鍵環節。最重要的是,中國將以電動車為突破西方封鎖的突破口。

小米將在2024年開始量產電動車,雷軍說電動車是接續手機的核心事業,更是智慧應用的關鍵平台,儘管汽車產業高手如雲,但小米不會錯過這個風雲際會的新商機。

中國市場是電動車產業溫床

2022年前三季,中國汽車出口220萬輛,電動車扮演主力,貢獻率達29%。已經具備經濟規模,且能維持獲利模式的比亞迪,在IGBT領域積極布局,在SiC半導體上,比亞迪半導體在中國19%的市佔率也僅次於英飛凌(Infineon )。

中國車廠價格優勢十分明顯,主要原因是中國的電池優勢、產品多元選擇,而政府補貼則是另一大優勢。內需市場提供很大的助力,估計中國汽車市場在2021~2023年間電動車滲透率是15%、27%、35%。

而短里程(250km內)的微型電動車更是中國的強項,多元並舉、高度的市場滲透力,是中國未來在電動車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力。

對中國汽車業者而言,到底是賣汽車,還是賣服務呢?未來購買汽車的人是駕駛、副駕駛,還是享受汽車空間與應用服務的乘客呢?一旦汽車產業不再賣產品,而是賣服務時,海外市場的經營將會是一大挑戰。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