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Computex
ST Microsite

印度之旅(12-6):Inside-out vs. Outside-in

台灣的半導體與ICT供應鏈,經歷過將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如今已經成長茁壯。只做代工的台灣,重要性被低估了,如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是「Inside-out」。

新加坡的半導體工業也有9座半導體工廠,產業實力也不容小覷,只是新加坡的半導體工業,仰賴的是跨國企業的投資,缺乏由內而外、逐步成局的過程中,按部就班學習的經驗。

新加坡談起半導體工業,多數的議題只是在水電人才,很難建構自己的產業論述,也沒有完整的產業統計與資訊發布系統,因此最需要的是「Outside-in」的功夫。

門裡、門外的差異,在台灣與新加坡產業的內涵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我在前往印度浦那的路上,路過新加坡拜訪新加坡半導體產業協會(SSIA),這個協會有200家會員,理監事成員來自各大外資企業的經理人,協會負責人是來自GlobalFoundries的Ann Wee Seng。

同樣來自半導體業,我們講的都是「行話」,對話的內容非常容易對焦,他們也都明白「去全球化」對產業可能帶來的影響。

在全球化時代,新加坡利用官僚系統的效率、靈活的獎勵措施,創造出與鄰近國家非常不同的形象,進而成為跨國企業經營東協南亞的樞紐。

大聯大的南亞東協總部就在新加坡,他們將核心客戶區分為TBM、CBM與MBM,MBM指的是「Multinational Based Manufacturers」的縮寫。

相較於台灣與中國謹守「Taiwanese」與「Chinese Based」的概念,小小的新加坡,以國際市場當成思考產業的格局,推演出來的政策也是以此為基礎。

在「去全球化」的新時代,新加坡面對的挑戰很多,他們不過度期待中國的投資,中國的企業習慣於跟政府「要政策」,出國比賽,大家面對一樣的情境時,中國公司出國的意願就不像在家裡那樣強大了!

洗錢、大基金的背景,都有正、負面不同的意涵,中國採取外匯管制措施,資金無法自由流動,進了中國的錢,從中國生產基地賺到的錢不一定出得來。加上「中國夢」的想像,外資是「Outside-in」,中國本土業者想的是「Inside-out」,把錢「潤」出來,反倒是產業界熱門的話題。

對新加坡而言,真正該做的是扶持鄰近的東協國家,發展由內而外,能結合人口優勢的在地應用。PC與手機產業都是Top-down決定大訂單的流向,但電動車、車聯網都有「Bottom-up」的機會。

區域型的生產體系很重要,在地的論述與產業基礎更是關鍵,但東協國家如果還在期待外資,那麼這些外資大廠會將核心的價值留在自己本國,無論是Taiwanese或是Chinese Based的經營邏輯,對東協南亞國家的幫助其實非常有限。

看起來這一波「去全球化」的過程,似乎給東協南亞國家帶來很大的商機,但回顧過去半世紀的發展過程,真正把「高附加價值」電子產業發展出來的國家,其實僅有中美日韓台等少數幾個。

擁有9座半導體廠的新加坡其實還在門外,在水電都會面對很大壓力的國家,產業的發展戰略也不會一成不變。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