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瀚航天3D列印造火箭 降低80%製造成本

2021年3月成立的中國大陸新創太瀚航天科技專注於為商用太空產業開發採用3D列印技術生產的引擎與火箭,其自行研發的3D列印技術與自製的3D列印機已能生產超過90%的火箭部件,目標是將成本降到目前平均值的20%以下。
根據Nikkei Asia報導,太瀚航天科技設計與生產自己的金屬3D列印機並開發輔助的3D列印軟體與程序,目前正在西安設法解決3D列印機的一個小技術問題,並發展用於製造火箭機身的3D列印機,相關生產線目前正在上海的工廠建置中,預估未來生產火箭機身的時間可縮短至3個月內。
太瀚航天科技正在開發的名為「小蟻」的火箭引擎,採用液態氧與煤油作為推進燃料,性能優於一般用於商用太空產業的燃氣產生器循環(gas generator cycle)技術,第一、二款小蟻引擎在海平面的推力分別可達20與30公噸,生產時間都只需30天。下一代火箭引擎名為「巨蟻」,在海平面的推力可達200公噸。
太瀚航天科技計劃在2023年完成一趟次軌道火箭試飛任務,並在2024年將自製火箭送上軌道。3D列印業務預計將於2023年開始上線,同時也在打造3D列印服務線上商城以吸引更多產業採用,預估火箭與3D列印業務相關的研發與工廠興建需要投資約6億人民幣。
其他開發運用3D列印技術生產火箭的廠商還包括美國的Relativity Space、Rocket Lab、SpaceX,以及英國的Orbex與Skyr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