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過於低估「服務」價值 數位轉型痛點到底在哪?
碳排數據是商機!企業應鍛鍊「轉型的肌肉」
思愛普軟體系統(SAP)全球副總裁暨台灣總經理陳志惟於18日SAP年度大會中表示,碳排數據不應是負擔而是商機。波士頓顧問公司(BCG) 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徐瑞廷則指出,數位轉型常見的失敗原因包括企業內部缺乏目標和共識,應思考如何鍛鍊「轉型的肌肉」。
危機成為新常態 供應鏈「鏈主」應上下協同
科技供應鏈近年來危機不斷,從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爆發後的物流塞港和晶片缺貨,再到2022年俄烏戰爭開打,原物料及能源成本接連上漲,加上近期台海情勢緊張,顯示危機已成新常態。近期斷鏈問題雖漸緩解,企業仍應強化風險防禦力,改善上下游供應商協同,尤以增進庫存透明度為關鍵。
葡萄王擦亮半百招牌 虛擬通路業績成長152%
成立53年的葡萄王,歷經台灣經濟起飛與企業、行銷轉型,十餘年前就積極投入數位行銷在2010~2020年間,讓葡萄王虛擬通路營業額獲得152%的成長。
從流才到留才 巨大ESG讓員工有「共感」
產業經營環境複雜化,企業在人才招募的規格上,對複合式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中,然在人才難尋的情況下,如何減少員工流失率?成為企業考驗,而巨大機械的做法,則是透過在績效評分項目中加入ESG作為加分項目,提升員工節能減碳的行為意識,在企業追求ESG永續經營過程中,與員工形成「共感」,達成留才的目的
農藥減半不用人力 日本選擇農業AI機器人
改善環境不只是要減低碳排,歐盟在2020年制定10年農業環保目標,2030年的農藥用量及食品廢棄物量減半,藉以減低二氧化碳以外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不必要的化學汙染,現在也引發美日等國注意。
日新創Gitai公開多種太空用新機器人
由日本政府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支援的新創企業:Gitai,在2021年將該廠設計的太空用機器人送到國際太空站(ISS),並完成太陽能電池安裝維護作業認證,成為日本工業機器人成功在太空作業的首例後,開始積極研發各種新型太空作業機器人,並於2022年中陸續公開研發進度。
金屬製品數位轉型該從何起? 擘劃藍圖比技術更重要
疫情衝擊下,供應鏈大洗牌,對中小企業而言,更是一場生存淘汰賽。以傳統金屬製品產業來說,產業中雖不乏許多「隱形冠軍」,但多數以外銷出口為導向,在當前數位轉型面臨的議題上,不只需要藉由數位工具優化內部營運系統,更要面對未來如何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日前金屬中心攜手智炬科技合作舉辦數位轉型工作坊分
不在前台在後台 日本食品業擴大機器人應用
雖然餐飲機器人的新聞,容易看到類似人類的雙手機器人做菜,但真正製作食品的機器人,大部分都不是人形機器人,甚至一如聊天機器人,只是沒有硬體外型的AI,而這類機器人,在日本的應用,預計在2022年內脫離實驗階段,因此日刊工業新聞指出,2022年可能是日本餐飲機器人的元年。
不炒菜改製藥 安川電機雙臂機器人建功
雙臂人型機器人模仿人類動作,一向是廠商技術展示的目光焦點,但銷售主力依然是單臂機器人,直到2020年疫情爆發,醫療PCR檢測需求大增,雙臂機器人容易相容於既有檢驗系統的作業模式,加上可24小時不眠不休工作,機器人的醫藥應用潛力因而受到重視。
工控資安需求增 睿控網安獲7,000萬美元B輪募資
工業物聯網資安廠商睿控網安(TXOne Networks)在2021年8月先是完成A輪募資,接著隔一年便再度交出好成績,18日宣布正式獲7,0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21億元)的B輪募資,更成為亞太唯⼀被全球知名雜誌CRN提及為2022年值得關注的新創資安公司。
台網路普及達8成 數位落差仍是最大問題
後疫情時代數位經濟蓬勃發展,各行各業導入數位化比例攀升,然從終端使用者來看,在數位化的同時也須有能力使用這些數位工具。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最新公布的《台灣網路報告》指出,台灣整體上網率超過8成,但即便如此,網路普及卻不等於「數位落差」問題消失。專家也指出,當前社會雖然科技發展迅速,並且達
AI工具無好壞 建立濫用誤用預防機制是關鍵
針對人工智慧(AI)應用與隱私隱憂,凌群電腦資安巨資暨智慧城市技術研發處總處長張義明表示,工具本身通常沒有好壞之分,應用端須設計防止濫用和誤用的機制。中研院法律所所長李建良則指出,歐盟規劃中的人工智慧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上路後將有廣泛影響。
「給棍子也給胡蘿蔔」 永續金融成低碳新經濟
淨零減碳已是全球企業共識,除了來自終端客戶的要求,金融業如今也成為鞭策、督促企業執行減排、綠能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透過給予融資利率減碼、並拒絕貸款給高污染企業等雙管齊下的力量,未來市場對企業ESG績效的評估,恐勝過EPS,將成未來金融業給予投融資以及放款的主流標準。
從碳排原罪轉型減碳幫手 中鋼助汽車減重省油降碳排
根據國際鋼鐵協會研究(World Steel Association),在不增加造價及犧牲汽車安全效能的情況下,使用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取代一般碳鋼,可幫助汽車減重達25%,還能節省油耗5.1%,並減少5.7%溫室氣體排放。
工具機拼產業標準化「從一顆螺絲做起」
工具機產業是台灣少數可與強國較量的優勢產業之一,但由於目前大環境影響甚巨,再好的優勢都有可能會被消磨殆盡。業界看好,台灣產業垂直分工能力強,但面對新時代挑戰,跨業的水平合作能力也要迎頭趕上。
電動載具、儲能檢測看漲 UL Solutions創GCM加速企業產品開發
在電動車、電動化載具蓬勃發展之際,不論產業或是民眾對於產品安全性的憂慮愈來愈多。如中國電動車自燃事故頻傳、南韓儲能設備多起起火事件,甚至是7月發生震驚各界的林志穎駕駛Tesla Model Y自撞起火後難以撲滅等,都是一次次的警鐘。
Meta Portal推出新功能並轉而聚焦商業應用
Meta為旗下智慧顯示器品牌Portal的第二代Portal Plus與Portal Go等部分機種推出新功能,包括雙重顯示(Duet Display) App讓Portal成為PC或Mac的延伸或第二螢幕以拖曳視窗,Meta Portal Companion App on Mac以MacOS widget形式為Mac提供Portal視訊電話控制與體驗。
Appier海外強力布局 AI服務前進日韓美歐市場
成立於2012年的沛星互動科技(Appier)2021年在東京證交所Mothers創業板掛牌,為台灣新創及軟體界注入強心針。之後股價略有波動,但2022年第1、2季連續上修財測,並預計2025年前年營收維持30%的成長幅度。身為台灣少數出海的軟體獨角獸,其產品及市場布局策略也值得研究。
奇美實業推動綠色願景 簽訂80億元永續連結貸款
奇美實業與彰化銀行、玉山銀行、日商瑞穗銀行個別簽訂永續連結貸款(SLL),總金額合計達新台幣80億元,共分3年期。奇美實業表示,貸款用途將作為各項節能減碳措施、水資源再利用及其他推動Clean & Green綠色願景相關的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