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機器人核心技術 台廠擁高階醫材研發能量 智慧製造 》機器人 2020/11/30
產業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將成切入高值化市場的競爭優勢。上銀打造全台第一個全自製的內視鏡扶持機器人,藉由本身在關鍵零組件的專長與機電整合下,設計出符合臨床醫師需求與使用習慣的機械微創手術系統,跨領域從工業應用中,將機器手臂推展至更高附加價值的醫療產業。 上銀十年磨一劍,開發全台第一隻全自主研發,並取得醫療認證的的內視鏡扶持機器人,2020年更將導入中山附醫。在由歐美主導的手術機器
掌握機器人核心技術 台廠擁高階醫材研發能量
嬌生發表Ottava手術助理機器人 智慧製造 》機器人 2020/11/30
嬌生(Johnson & Johnson)近日發表了一款名為Ottava的手術機器人,並稱靈活性及操作性都超越了市面上其他類似產品。接下來嬌生計劃將Ottava與Monarch結合,希望能以微創方式挑戰高難度的手術。 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嬌生最新發表的手術機器人Ottava搭載了6隻能與手術台結合的機器手臂,因此嬌生宣稱比起目前位居市場龍頭的Int
嬌生發表Ottava手術助理機器人
微創器官辨識10倍速 新創幫助入刀快又準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1/24
聚焦手術動態影像AI的Smart Surgery營運長劉俊廷分析,現階段的技術已能提升辨識重要器官部位60%的時間,以年輕醫師1~3分鐘的辨別時間來說,團隊的動態影像辨識AI能在3~5秒之間提供結果,若是複雜器官的辨識,也約莫30秒左右可以有結果。以手術房1天6台刀來估算,已能在提升微創手術使用率16%的狀況下,多做1台刀。 勞保時數讓醫師人力更短缺
微創器官辨識10倍速 新創幫助入刀快又準
Smart Surgery手術動態影像AI 掌握開刀房關鍵10分鐘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0/11/24
據臨床統計與研究,當手術時間每超過10分鐘,感染機率就會增加5%,然而,在微創手術的世界,經驗決定一切。這都讓影像科技成為下一個世代醫學教育最佳利器,近年來包括AR、VR、MR等內容細膩度的提升、影像解析度的精進、儀器中影像與手術台人體影像的整合,都讓視覺影像與醫療流程得以更加緊密搭配。
Smart Surgery手術動態影像AI 掌握開刀房關鍵10分鐘
解析大小廠合作與購併關鍵 不再因了解而破局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1/16
在世界是平的、網路打破地理疆界、創新服務跨界跨境漸多的現在,醫療創新產業的未來走向,隨著歐洲商業保險規則的變動、中美貿易投資資金流動停滯、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起的遠距需求等狀況,而有了需要滾動式調整的發展。 微創與體外治療 台灣光電與IC 機會多
解析大小廠合作與購併關鍵 不再因了解而破局
40年醫材經驗傳承 創新要卡前3位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1/10
由於醫療產業科別多、地域廣、在地特色也不同,使得生醫新創題目多元。然而,生醫新創創業選題十分關鍵,許多題目都能解決臨床問題,但是很難成為一個產業,或是創造足以支撐團隊存活的營收;如果選題有誤,將耗費許多金錢與流失人才;為了離成功更進一步,擬訂策略、人才選用育留都很重要。 醫材法令越細越明 生態合作至關重要
40年醫材經驗傳承 創新要卡前3位
資策會攜手騰暉與馬來西亞合作以衛星技術研發水質監測 智慧城市 》智慧農業 2020/11/03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提升,世界各國對水資源保護日益重視。資策會攜手騰暉電信科技,在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基隆河等場域,完成移動式水質監測測試,成果亮眼;因此在經濟部工業局舉辦的「2020年臺馬產業鏈結高峰論壇-智慧城市分論壇」中,深受與會的馬來西亞代表肯定,未來將在馬來西亞進行測試,為當地農業享有乾淨的農業用水盡一份心力。 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系統所)投入開發水質排放智慧監控系
資策會攜手騰暉與馬來西亞合作以衛星技術研發水質監測
高值化醫材選題 生醫新創應掌握1%關鍵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1/02
2017~2020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以產品分類來說,一般外科佔10%、眼科設備佔12%、骨科器材佔13%,對此,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醫材服務組長黃博偉認為,以市場規模僅佔全球1%的台灣來說,切入少量多樣的醫材創新更有利基,並且先掌握台灣市場,也有助於國際取證以及通路銷售;全球醫材市場樣態部分,目前美國市場佔全球50%、歐洲20%、日本7%、東南亞5%。 數量不
高值化醫材選題 生醫新創應掌握1%關鍵
生醫新創國際盃之路 台灣+1的試場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0/30
持續推動台灣生技醫藥發展,經濟部工業局、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比翼加速器等各單位持續透過利基生技醫藥產業輔導與國際化推動計畫,在微創腹腔鏡手術臨床場域等面向上推升台灣創新創業產業發展。同時透過多元試驗場域和應用市場的彈性調整,都有機會讓新創擁有更多常識與真實出售服務的通路。
生醫新創國際盃之路 台灣+1的試場
集結8家台灣新創 秀傳推微創腹腔鏡國際量能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0/10/30
台灣智慧醫療發展當中,生技醫藥與醫療器材等多領域的發展如火如荼,隨著COVID-19(新冠肺炎)的數位轉型與產業升級推升力道之下,各國產官學研醫法政都動了起來,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委託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及由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執行的利基生技醫藥產業輔導與國際化推動計畫之微創腹腔鏡手術臨床場域發表會上,已有許多生醫新創產品真實導入了醫療院所。
集結8家台灣新創 秀傳推微創腹腔鏡國際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