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憂ChatGPT衝擊?台大視為「教學優化契機」 智慧應用 影音
技鋼
MMI Asia 2024

教育界憂ChatGPT衝擊?台大視為「教學優化契機」

  • 林佳楠台北

台大校方針對ChatGPT議題提出因應指引,但未強加禁止。李建樑攝
台大校方針對ChatGPT議題提出因應指引,但未強加禁止。李建樑攝

ChatGPT引起許多教育界人士擔心助長抄襲歪風,香港大學2月中傳出禁用,外界也關注台灣大學如何表態。台大13日公布因應指引,強調將ChatGPT視為「教學優化的契機」,受訪教師也主張,鼓勵學生學習新科技。

校方聲明標題定調,「AI輔助與人機協作是未來發展不可阻擋之趨勢,台大採取正面看待與善加利用的態度。」

台大指出,自2022年底ChatGPT引發熱潮,教務處轄下教學發展中心、數位學習中心、寫作中心等單位,已展開多方討論。除了蒐集國外大學的相關對策,也親自使用、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寫作中心並啟動Writing with AI等系列課程與工作坊。此外,也思考如何利用ChatGPT優化行政流程。

校方並建置專頁,主張將ChatGPT視為教學優化的契機,建議教師與學生溝通AI生成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限制、調整課程評量方式等。

在ChatGPT討論熱潮中,愛卡拉互動媒體(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常展現前瞻之見,2022年底時即宣示,AI的「奇點」已到來,儘管當時許多人仍抱著觀望態度。針對台大校方的態度,他認為,這是學校能夠採取的最好立場了,畢竟怎麼規範可能都不對,不如交給師生共同決定。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表示,有幫教務處蒐集國外參考資料,而他自己開設「影視幕後的商業運作」、「創意產業專題」、「創作者必須要懂的經濟學」等課程,多為跨領域和整合性內容,許多修課學生來自文學院、管理學院等不同背景。

他提出ChatGPT使用規範,鼓勵同學適當運用生成式AI工具完成作業,同時也要求,使用者須於文末附註使用的工具、方法和範疇。這樣的揭露是為了事後查驗使用,若有人找到創新用法,也可分享給他人參考。

至於會否使用偵測工具檢查作業的AI含量?馮勃翰表示不會如此,並強調使用AI工具的同學須為自己完成的內容負責,包括正確性、觀點與倫理。正如哈佛大學給老師的建議,使用ChatGPT產生的文字如涉及事實,須先假設其內容為「錯誤」,要能證明內容的真確性才接受使用。

他認為,學生應在自身專業領域內使用ChatGPT,才能判斷生成內容的真實性。因課程常涉及商業個案探討,評量重點是看學生提出的解決方案。

他也提到,有赴美留學且較早開學的學生回饋,使用Copilot等程式碼生成工具,可產出圖表更豐富的報告。此外,不擅長英文寫作的經濟系學生可利用AI工具增進寫作效率,這些學生是卡在寫作語言、而非專業思考。

以往是否有其他科技趨勢也影響到經濟系師生?馮勃翰表示,近年很少,上一次可比擬的風潮可能是PC、Excel試算表等新科技工具出現、讓使用者可大幅增加計算效率時。經濟系學生一般不須會寫程式,須寫程式者可能是做實證研究、跑模擬資料、製作特殊圖表者,而生成式AI工具可降低寫程式的門檻,提高工作效率。

 

責任編輯:陳至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