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Computex
ADI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10:新興國家可能等不到下一班火車
從1983年南韓宣示參與角逐半導體業的商機開始,我不僅僅是亞洲供應鏈的觀察者,同時也是參與者。40年來,我幾乎走遍了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也應邀在很多公司、大學、政府的講堂裡,分享我所知道的科技產業,特別是亞洲觀點的ICT產業供應鏈。半導體是從1980年代開始才慢慢受到矚目。1976年,台灣從美國帶回來的是7微米的技術,而今天談的7奈米技術,兩者蝕刻線幅的距離差距1,000倍,而從晶片密度而言,如今的落差跟當年比起來是100萬倍的差異。現在我們不可能用手工畫線圖,只有透過電腦自動設計晶片,不僅提升良率、加速發展,也讓這個世界出現了幾何級數的發展落差。各國政府與社會對於產業的認知,也不像是台日韓是日積月累而來,速成新科技或許還有機會,但要建立一個橫向連結、相互支援,甚至競合並存的產業生態系,今天幾乎已經是個高難度的議題,甚至是緣木求魚的話題而已。半導體是個承接很多投資資金、人才的重點產業,加上個人電腦產業的崛起,以及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推波助瀾,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台灣又躬逢其盛,從個人電腦到半導體產業,一波接一波的成長。台灣抓緊每一次的機會,也每一次都扮演關鍵角色,但這樣的機會不會出現在新興國家正常的發展路徑上。從傳統的觀念探索國力時,我們會從土地、人口等傳統的要素衡量國力,但現在網際網路時代,軟硬整合的數位國力成為新的指標。台灣備受重視,但也必須未雨綢繆,思考「生態國力」或「前瞻國力」的價值。生態國力可以涵蓋現在大家探討的ESG,以及過去相對不常被產業界提起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危與機」總是共存的,在經過70年的和平演進之後,全球政治環境再度回到G2競合的格局,而東亞四強人口老化,加上分散型的生產體系已經箭在弦上,拉弓沒有回頭箭,中國可以自詡是世界工廠的時代也已經飄然遠去。中國威脅論已經不僅僅是學者茶餘飯後談論的熱門議題,現在甚至成為沙盤推演的重要課題。對中國而言,或許可以從核心的價值去思考人類的大未來是建立一個高同質性、一呼百諾的社會,還是多元演化、和平共存的世界呢?我們這一代被稱為天選世代,又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提出什麼樣的政策建議呢?台韓都不是個大型的經濟體,但卻可能是許多新興國家可以學習的典範,開放型的經濟戰略在未來10年、20年的發展中,可能是人力、土地資源已經捉襟見肘的日韓台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我深信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墨西哥都等不到類似東亞四強曾經搭過的列車,如何與東亞四強共構、協力,避免重複投資的產業發展模式,也許才是大家應該深度探討的議題。
2024/3/6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9:台灣是影舞者、軍火庫?
現在,無論是探索人工智慧、量子技術或先進製造這些可能改變競爭優勢的黑科技,每一種科技的背後都是台灣具有獨到優勢的半導體與ICT供應鏈,台灣無可選擇的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台灣的優勢來自事業模式、管理機制、技術研發與產業整合,但背後最關鍵的是台灣集中全力,與客戶共享、共創的產業結構。針對川普、拜登的政策宣示,我們要進一步理解台灣的角色,以及台灣很難取巧的現實。無論是堅持在民主陣營中,或者從商業客戶的考量,沒有能夠定義規格的品牌,或者定義前沿技術的網路巨擘,以代工為主的台灣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那麼台灣又如何積累新的優勢,繼續在科技大國對決的時刻持續被需要呢?2009年全球GDP是60.9兆美元,到2023年時,全球GDP的總量是104.5兆美元。也就是從中國進入黃金時代的2009年算起,過去15年全球GDP的總量大約成長70%。您的企業或台灣的產業在附加價值率、營收上,是否也有70%以上的成長呢?其次,2018年時,蘋果(Apple)的市值首度超過1兆美元,但到2024年的2月底為止,全球已經有8家公司市值超過1兆美元,其中微軟(Microsoft)、蘋果甚至超過3兆美元,NVIDIA也達到2兆美元的新台階了!台灣的優勢,甚至競爭條件不在於定義AI晶片、自駕晶片的規格,甚至低軌道衛星的商機,而是全世界新的黑科技都會想到台灣的供應鏈,當頂尖大廠不斷的創新,又害怕「時間成了最大了風險」,那麼找台灣強化配套,加速上市的時間,都是台灣在市場上無可替代的優勢。關鍵是當財富愈來愈集中時,不難發現這8家富可敵國的公司都是高毛利、領域獨佔的美國公司。就像伺服器、IC設計公司一樣,伺服器品牌商只來自美中兩個大國,而全球前十大的IC設計公司,除了聯發科之外,其餘都是美系業者。我們可以很篤定的說,台灣的策略不在於創造更多可以與他們平起平坐的公司,台灣要面對的是這種中小型的國家,如何在獨佔的產業與供應鏈上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台灣小,生存之道就是打破大國、重量級企業的發展慣性,善用本身的優勢,逆向思考各種發展的可能。70多年來,台灣得利於世界和平之外,當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改變人類的黑科技出現,而這些黑科技並非曇花一現般的亮相而已,這些科技不斷的繼續創新,並與後續的科技相互交錯、作用,形成今日科技產業的面貌。台灣不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能暴虎馮河,深刻融入世界體系的產業特色,也確保台灣在發展路徑上沒有脫軌,甚至可以搶到關鍵的門票。
2024/3/5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8:從.com到人工智慧的典範轉移
無論是1971年微處理器濫觴的時代,還是1985年開始正規發展的個人電腦產業,2000年前後大爆發的網路大潮,才真正以.com的面貌改變了世界。傳統媒體走進了黑暗時代,甚至到現在還看不見出口的曙光。這個時代的贏家是思科(Cisco)與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等電信服務公司。2007年iPhone上市,手機從傳統單向傳遞訊息的工具,進化為可以上傳下載數據的載具,透過大量數據的傳輸,網際網路的世界又有了一次大躍進。另一方面,從2000年前後大規模移往中國生產的科技公司,甚至從珠三角、長三角一路延伸到鄭州、成都、重慶。此時的中國,國內經濟繁榮、國際市場上又被公認為世界工廠,在國內市場與出口競爭力的雙循環優勢下,成為這個階段最大的贏家,在這個階段的贏家就是蘋果(Apple)與中國。為了消化、應用龐大的數據,雲端服務、機器學習成為顯學,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微軟(Microsoft)、Google、Meta在內的網路巨擘,在雲端提供各種2B、2C的服務,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後端,則以資料中心彙整數據與流量,也造就了幾家富可敵國的網路巨擘。除了資料中心龐大的需求之外,人工智慧的應用在多年的冬眠之後迎來新的春天。「雲」與「端」強力連動的需求下,台系的生產製造大廠同步建構了強大的生產體系,也成為美中角力下隱形的贏家。從2009~2019年,中國的GDP從5.1兆美元,驟增到14.28兆美元,而美國則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後努力收拾殘局,GDP總量從2009年的14.48兆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1.38兆美元,只增加7.1兆美元。但在2019年疫情爆發之後的4年中,中國經濟出現疲軟的現象,而美國在人工智慧等黑科技的加持下,出現了強勢的反彈力道。自從蘋果在2018年成為第一家市值上兆美元的超級企業之後,已經陸續有8家公司成為市值上兆美元的公司。除了市值超過3兆美元的蘋果、微軟之外,NVIDIA也在近期達到2兆美元的規模。現在美國人知道,如果不能在典範轉移的過程中掌握先機,美國也可能成為修昔底德陷阱中的落敗者,而定義科技發展論述與方向,便是美國牢不可破,不可能放棄的領先優勢。2018年川普主動出擊,強勢論述中國人搶走了美國的工作機會。2019年2月時,川普政府在白宮的網頁上強調「量子技術、5G、人工智慧、先進製造」是美國必須牢牢掌握的競爭優勢。川普劍指中國,接任的政敵拜登並未修正,甚至更刻意強調半導體、車用電池、稀土與藥品的重要性,顯見美國朝野已經定義美中關係從對立、對峙,進一步推升到對抗的新時代。
2024/3/4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7:美中兩國從對峙到對抗的轉折點
綜觀全球過去70多年暴增25倍的GDP總量,我們也可以從台灣經驗中,找到幾個時間上的節點,細微地探索推動成長的關鍵因素。積體電路在1958年出現,企業多數只是利用積體電路提升自家產品的競爭力,在1971年英特爾(Intel)推出4004的微處理器之前,都還是茶壺裡的風暴,而美日等國都是上下游垂直整合,從產品設計一路做到設備、材料與生產製造。1970年代,半導體的鐘聲從矽谷遠揚,敲醒了長睡的大地,也成為之後網際網路與數位革命的基礎。飛捷(Fairchild)、英特爾,IBM、惠普(HP)車庫、蘋果(Apple)賈柏斯的故事膾炙人口,美國科技人志得意滿之際,來自東亞的新興工業國家也沒有閒著。剛退出聯合國,與美日斷交,同時受到石油危機、通膨、嬰兒潮威脅的台灣很早就起步,先在1974年組織了RCA計畫,第一批種子團隊成為台灣產業界的英雄,而以宏碁、神通為首的電腦公司,則從仿冒的電動玩具、Apple II學習起如何經營科技公司。1973年成立的工研院與1980年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讓新世代科技業有了定錨的基礎,源源不斷的新技術、沒有後顧之憂的生產條件,以及來自台清交成等經歷過嬰兒潮、威權時代,勤奮又守秩序的台灣名校畢業生,結合海外歸來的學子,共創了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灣科技業奇蹟。基礎科技更為雄厚的日本,先以家電、隨身聽(Walkman)風靡全球,並在1976年由8家公司籌組了「半導體產業協同組合」,以英特爾等矽谷領先大廠為競爭標的,4年內開發出幾千個技術專利,亦步亦趨地成為美國之外的另一股勢力。之後就是日本後來居上,英特爾轉而專注微處理器,放棄記憶體事業的故事了。落後的美國在1985年以廣場協議、半導體協議迫使日本開放市場,透過政治力的影響,美國看似扭轉了美日之間的競爭優劣勢,但更慶幸的是給了台灣與南韓半導體公司發展產業的一扇窗。不同於台灣由政府主導、半官方機構助攻,中小型新創電腦公司創建產業發展基礎的模式,南韓由大企業主導的半導體與科技產業,強的是品牌、前端技術,弱的是供應鏈、生態系與需要靈活身段的IC設計公司。從1980~2009年的30年間,全球的GDP總量從1980年的11.3兆美元,暴漲到2009年的60.8兆美元。這增加的將近50兆美元也與「全球化」大運動息息相關,這個階段的大跨步,更普遍性地帶給人類不曾有過的繁榮與幸福感。因為全球化效益的驅動,台日韓也是全球化時代最大的受益者,這幾個東亞國家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一方面享受科技成長的果實,一方面也是創造價值,並成為財富重分配的天選世代。如果用歷史的縱深去理解世界改變,那麼2009年可能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分水嶺。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之後,中國的國勢如日中天,那一年中國的GDP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美國經濟卻深陷次貸的金融危機中。2008~2009絕對是一個轉捩點,中國人自信爆表,挑戰美國霸權的企圖心不只是私下談談,甚至在中美高峰會時成為兩國元首對話的內容。2011年APEC高峰會時,歐巴馬已經跟胡錦濤說「中國必須在國際規則底下參與遊戲」,接任的習近平說:「太平洋大到可以容納中美兩國」。中國人志得意滿,但不久之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才說:「如果你不坐上餐桌,你就可能變成菜單的一部分」。在世界霸權的爭奪戰中,頂尖大國的領袖對話既是遊戲規則,也充滿了競爭的機鋒,更暗示了各種發展的可能性。 
2024/3/1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6:與台灣息息相關的經濟發展節點
我根據IMF對全球GDP的統計,探索1950年後東亞四強能後來居上的關鍵。我選擇了1950、1980、2009與2019、2023年這五個年度當成節點,逐一探索我們經歷過的世紀與世界。1950年那一年,全球GDP總量為4.2兆美元,也就是在20世紀前半葉,全球經濟擴張了3.4兆美元。1950年之後的戰後嬰兒潮,帶給社會沈重的壓力,但也帶來足夠的勞動力。世界從勞動力、效率、分工上取得明顯的進展。從1950~1980年的30年當中,全球GDP從4.2兆美元增加到11.3兆美元,這30年7.1兆美元的成長已經大幅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但整個世界真正的良性擴張期,則非1980~2009年這30年莫屬。我們得知道全球GDP的總量從1980年的11.3兆美元暴增到2009年的60.9兆美元,這將近50兆美元的成長背後代表什麼意義?哪些是關鍵的推動因素,對於下一個世代的世界有何意義,那就更值得玩味了!從1950年代的國共戰爭、韓戰之後,全世界是美國人獨霸的武林,美元主導了全球的交易,並且奠定了以知識技術先行,以法規為基礎,並以智財權、軍事力量為後盾的交易體系。自信滿滿的美國人訂定了全球的遊戲規則,全世界也在美國模式的框架中,尋找最佳的定位與機會。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既是危機,也是轉機。在通貨膨脹、成本激增的壓力下,歐美公司開始將勞力密集的工作交給亞洲具有優質勞動力、秩序井然的日本與四小龍。當時日本由長期執政的自民黨領銜,而四小龍除英國殖民的香港之外,都還在威權政府的領導下,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政府支持的研究機構(如工研院、資策會、中經院;南韓的國家科學研究院等)提供了良善的政策與技術支援,讓東亞新興國家與歐美國家的需求,以及不斷出現的黑科技無縫接軌。主導全球經濟的美式資本主義席捲全球,抓住第一波機會的是日本,然後是以雁行理論跟進的四小龍。在戰後復興、國家重建的企圖心激勵下,擁有人力素質與傑出的經濟政策推動力,日本在1960與1970年代就成為全球的典範,甚至在1980年代喊出「日本第一」的口號。緊跟在後的四小龍不遑多讓,與經濟同步發展的科技,更出現令人炫目的偉大成就。全世界能夠「彎道超車」的國家,絕無僅有。回顧過去70多年的發展歷史,除了城邦國家的新加坡之外,後來居上的例子只有東亞四國。那麼在未來10年、20年,還會有新興國家搭上科技的列車成為新典範嗎?台、韓,甚至經濟規模更大的中、日兩國應如何觀察世局的演化,務實的理解興革之道。我們從經濟成長的數據與科技產業演化的經驗中,找到寡佔、高附加價值、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等成功關鍵,這些要素都是判讀未來區域分工或分散型生產體系的蛛絲馬跡,但東協南亞,或中南美洲的新興國家可以跟上腳步嗎? 
2024/2/29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5:峭壁化經濟成長模型
Visual Capitalist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整理了2000年來全球各國經濟總量與GDP比重的演變。這份統計是運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估的數據,讓我們瞭解過去2000年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模型。儘管18世紀時,工業革命帶來了很大的變革,但1900年之前,人類的經濟活動多數與勞動力息息相關,屬於非常緩和成長的曲線。工業革命是改變的源頭,在18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前,仰賴基礎勞動力的世界,GDP與各國的人口總數連動,中國、印度貢獻了全球60%以上的GDP。直到蒸氣機取代勞動力,我們開始感受到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落差。但直到1900年,也就是20世紀開始的第一年,估計全世界的GDP總量也僅有8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在20世紀上半葉,兩次的世界大戰、民族自決運動,全世界在政治狂熱中,慢慢因為軍需、汽車、紡織等民生工業的發展,從人力效率、基本的管理經驗上,甚至社會保險制度等方面取得一些進展,這個世界開始出現有意義的成長,但那也不過是個人類社會走入現代化的起步而已。20世紀前半葉,兵荒馬亂,全球GDP仍從800億美元增加到4.2兆美元。但經濟穩健發展,全球經濟繁榮的起飛卻是1950年國共戰爭之後的70多年。國共戰爭或者二戰之後的70多年中,全球GDP的總量從1950年的4.2兆美元,成長到2023年的104.5兆美元,大約是25倍的擴張。1950年開始的下半葉,國共戰爭、韓戰相繼結束,冷戰將全世界一分為二,共產國家與民主陣營壁壘分明。強調私有財產權、重視良善管理的民主陣營在迎合人性的特質中取得明顯的優勢,並在1970年代之後主導東西方和解與全球化的新浪潮。台灣躬逢其盛,讓我們這一代飽受國際政治版圖變化的壓力,但這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Golden Age」,我們成為享受經濟成長果實的天選世代。從全球觀點來看,所有的國家中,東亞的日、台、韓、中四個經濟體是真正從谷底翻身,成為成功典範的國家,而這四個東亞的經濟體,過去的成功關鍵與數位科技的進程息息相關。那麼在美中貿易摩擦的背後,產業發展模式會由過去日本領銜的雁行模式,重組為美日韓台四手聯彈的新格局嗎?數位科技是關鍵變數,我們能以科技業的發展脈絡,展望東亞四強新世代的發展模式嗎?這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轉折,身為黃金世代的一份子,我想試著從中找到關鍵節點,從過去的歷史縱深理解未來世界可能的演化。 
2024/2/27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4:汽車從先進國家到新興國家的版圖變動
現階段市場最期待的是電動車的商機,但受到整體經濟景氣甚至不如預期,全球電動車出貨量6成來自中國,中國以外的商機幾乎是Tesla的禁臠,然而Tesla股價卻暴跌,電動車產業的全面爆發,顯然還得等待更明顯的徵候。汽車輕量化,智慧座艙的顯示螢幕需要更好的支架,鋁鎂合金業者也有新商機,而電動車比傳統汽車使用更多半導體元件的大趨勢,這每一件事都可以改變根深蒂固的汽車供應鏈,讓IT與網路大廠趨之若鶩。網路巨擘自研晶片成風潮,與IC設計公司之間競合互見。當人工智慧商機具體成形之際,雲端網路服務業者力圖在晶片上找到競合上的優勢,一方面強化本身的研發實力,二方面也與現在的IC設計主力大廠合作,兩者之間敵友難分。科技業向來如此,這一波的風潮並不令人意外,甚至原先以IC設計為主業的聯發科、NVIDIA、超微(AMD)都回頭分享汽車領域的AI晶片商機。除了這些看得到、數得出來的商機之外,汽車產業的多元性與區域分工大趨勢已經形成,更是大家值得關注的議題。附圖是在我讀過的數據圖表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圖表之一。根據OICA調查,歐洲五大國生產的汽車佔全球比重,從1999年的27.4%降到2022年的10.5%。美國從23.2%降到10.8%,日本也從17.6%降到9.2%。但相對的,中國生產的汽車佔全球比重從1999年的3.3%,增加到2022年的31.8%。汽車產業佔工業國家GDP的總量,大致都在7~10%,而每輛汽車平均壽命將近12年,更是保險、維修等周邊產業的在地商機。除了整個工業結構改變之外,市場結構也在改變。在汽車市場排名第三的印度愈來愈重要,在印度市場市佔率15%排名第二的現代汽車,正在籌備印度上市計畫。一旦成局,市值將會是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南韓股市市值420億美元的一半。當EMS製造大廠在斤斤計較各種可能的成本變動時,現在的電動車大廠卻在深度耕耘新興國家的商機。眾所周知,中國已經是汽車大國,民主國家中,唯一能在市場結構上平衡中國價值的就是印度。印度生產的汽車,佔全球的比重也從1999年的1.5%增加到6.4%,而印度多元的社會,對於「少量多樣」的市場存在最高的期待。您能想像,兩輪摩托車與三輪汽車共生,就像變形金剛一樣出現在眼前的景象嗎?印度摩托車廠Heros已經做給我們看,而這樣的汽車也確實可能在印度從兩輪摩托車、嘟嘟車進化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商機。
2024/2/22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3:從台灣產業出口數據看景氣
2023年,台灣出口衰退9.8%,這當然與電子產品出口力道減弱有關,但出口總額仍達4,325億美元,貿易盈餘805.6億美元,加上稅收超收3,000億元以上,總體成績不算太差。S&P Global估計,2024年台灣的GDP成長率可達3.2%,出口成長率19.2%,但實際上哪些可以樂觀期待,哪些事又得未雨綢繆呢?台灣出口高度仰賴電子大廠的貢獻,但電子業與全球景氣連動,如果只看電子產品低迷的出口數據,就要求政府提出產業振興方案,那無異是搞錯方向、緣木求魚。台灣電子業動見觀瞻,半導體業影響深遠,每天都有上百人引經據典做相關評論。但有些數據深具意義,例如未來7年IC設計業年均成長率6%的話,台灣還需要3.4萬名IC設計工程師,政府可有「解決方案」嗎?1奈米的工廠如果落腳嘉義,那之後呢?台灣基礎條件不足,利用現在的優勢,槓桿其他國家的資源才是上策。中國成為最難捉摸的黑天鵝2023年初時,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全球經濟成長率是2.9%,第4季時調高為3%,關鍵在於美國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從1.4%提高為2.1%。但中國從原先的5.2%調低為5%,中共甚至修改經濟成長率評估基準,更容易讓大家無所適從。對於2024年的展望,IMF認為全球GDP將從3.1%調低為2.9%,關鍵在於高利率及地緣政治、烏俄戰爭未平之際,以巴戰爭又掀起烽火,而中國的房地產危機、產業轉型、中美對抗都是難題。IMF對2024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的展望,甚至從年初預估的4.5%,調低到4.2%。鄧小平掌權的時代,中國剛剛加入世界經濟與資源的角逐,鄧小平要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延續政策的江澤民、胡錦濤都告訴全世界的投資人、企業正面訊息,每一個人都相信中國引領全球成長動能,而中國也在1990年後迎來大約30年的黃金機遇期。但現在習近平政府強調共同富裕,這是中共領導人明確知道中國經濟往西方傾斜可能帶來的後遺症,並據此做出的調整方案。但改變的過程中,中國面對的挑戰已經顯而易見。大家最關注的是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能否突圍,而西方國家對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包圍、防堵已經風聲鶴唳,對中國或全球經濟而言,2024年不會是平靜的一年。國際媒體派駐中國的人數大減,一方面採訪中國的敏感產業動輒得咎,二方面一旦IC設計業也必須跟著「沒獲利不准上市」的政策前進,見不到出口的IC設計新創一一落馬也不會是新鮮事。中國的希望不在處處受限的半導體,而在於已經有一席之地的電動車產業、軌道衛星、人工智慧等可以釜底抽薪,彎道超車的領域。只是在萬物聯網時代電動車、衛星都將會成為木馬屠城的載具,哪一天電動車被認定為「國防工業」時,大家也不要太意外。 
2024/2/21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2:2023年台灣ICT產業的成果彙整
2023年,台灣940多家上市櫃電子公司的總營收為8,330億美元,比2022年的9,530億美元衰退12.6%。這個數字明顯地反映了全球ICT產業在2023年的掙扎。針對2024年前景,多數懂得自我鼓舞的電子業都說,2024年將會緩步回升,但實際的狀況是不僅回溫的腳步比預期慢,且有很大的差異。在各大主力產業中,以量產為主的組裝業貢獻了4,366億美元的產值,半導體則以1,578億美元排名第二。這兩大產業在2023年都受到景氣低谷的影響而出現負成長,不過台灣的電子業本就依循全球景氣循環運作,偶爾的低谷,其實不該拿來說三道四。倒是2024年成長動能,可能一部分來自NB、手機兩大產業能否跳脫下滑的曲線。其次,人工智慧(AI)相關功能在手機、NB高階機種,是否真正內化為成長的動能。根據櫃臺買賣中心(OTC)提供資料,台灣上市櫃公司的市值,上市公司佔91%、上櫃公司佔9%。但在所有上市櫃公司中,規模較小的上櫃企業以平均24.4%的毛利,超越上市電子公司的15.5%毛利,而平均營益率也以9.1%超越上市電子公司的7.4%。我們也注意到,鴻海與電子五哥的毛利有上揚的趨勢,這六家企業的營收,加上台積電的693億美元,正好是台灣所有上市櫃電子公司總營收的一半。很顯然,這六家公司在2023年仍然繳出不錯的成績,這是「應用驅動」的商機背後,台商從單純量產,進入到多樣又可量產的新時代時,可以掌握更多的附加價值所致。但更進一步探討電子業附加價值結構轉變時,跑在前面的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正在演繹一個不同的劇本。三星在電視、手機的品牌價值已經是強弩之末。LG則宣稱不再是單純的產品公司,「系統整合服務」才是集團的營運重心。而2023年中,台灣的文曄以38億美元的價格購併加拿大的Future Electronics,成就了新的事業格局。文曄以亞洲為重心,但Future擅長歐美、汽車與網通產品,兩者高度互補,這在「區域生產」的新格局中,代表了時代轉折的意義。如果南韓的品牌商改弦更張,台灣的零件通路商多元布局,相信已經在市場上穩坐龍頭地位多年的聯強,也不會靜待時代的改變。2023年底時,台灣上市櫃企業的總市值大約在1.85兆美元上下,其中電子業的貢獻值接近3分之2,大致符合社會與資本市場對台灣電子業的理解,以及台灣電子業在整個經濟活動中扮演角色,因此衡量台灣的經濟是否良性的成長,當然跟電子業的興衰息息相關。
2024/2/20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1:斜槓、跨業成時代變革的重要註腳
在網路世界裡,「弔詭」的產業是常態,傳統大廠不斷地應對改變,策略上的靈活、多元,讓新進業者望而生畏。在判讀產業大趨勢上,大家需要即時訊息,也需要經年累月積累的產業知識做為判讀的基礎。我們選擇10個議題,逐一探索企業在2024年必須關注的議題。過去產業大勢由技術大廠、品牌商主導,現在開始出現「橫向」資訊連結的需求,兩者互為經緯,也讓我們在檢視產業大勢時,一方面覺得似乎言之成理,又有所不足。我們可以說,聯發科不再是一家只關注手機、應用處理器的IC設計公司,從「AI on Edge」的考量,邊緣運算是更能與台灣產業發展結合的關鍵趨勢,但PC與手機的消費行為大不同,台灣企業最大的挑戰將是如何定義自己的新產品。以手機為例,體積較小的手機,當然要面對電池容量不足與瞬間運算需求暴增時的使用極限,但手機隨侍在側、隨時上網的優點卻是NB不能及的,這就牽涉到聯發科與高通(Qualcomm),甚至英特爾(Intel)之間的布局差異。老闆懂了、高階主管認同,內部由上而下的資訊傳遞變成重要的手段。企劃部門的角色不是告訴大家股票是否值得買,而是協助企業將關鍵資訊與企業戰略傳遞給利益關係人,包括股東、員工,甚至整個社會。2023年底時,全球半導體業市值僅次於NVIDIA的不是台積電,而是博通(Broadcom)。博通在AI時代,除了在網通服務晶片上著力之外,購併VM Ware、賽門鐵克(Symantec),讓這家IC設計公司在軟硬整合的布局上更受到關注。您可以想像,這家公司軟體服務營收已經超過20%的IC設計公司嗎?服務業大爆炸,但媒體業獨憔悴。近幾年亞馬遜(Amazon)的Jeff Bezos與Salesforce等科技人投資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時代雜誌(Time),他們的經驗在在顯示,懂科技的人不見得理解媒體如何在科技大爆炸的時代趨吉避凶。洛杉磯時報虧損3,000萬~4,000萬美元,時代雜誌大概在2,000萬美元左右,這些大媒體的員工,原本期待懂科技的新老闆可以改變經營生態,但顯然事與願違。媒體員工自己不改變,卻期待媒體因為網路巨擘的加持就能翻身嗎?台灣媒體能自外於大環境嗎?大家認為股市資訊很重要,但新聞內容的定義與價值跟著股價的變動,很可能就會落入「新聞失準」的困境。我選擇放棄大家關注的股票新聞,從資訊結構、布局思考內容的經營策略,不也是找出一片天嗎?業界關心的是如何擷取關鍵資訊,並以「化繁為簡」的模式,提綱挈領地掌握關鍵訊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AI應時而生,也正好是為專業資訊消費者「去疑解惑」的最佳工具。過去閱讀報告或新聞時,我的腦海裡會浮現查詢資訊的關鍵字,這些關鍵字仍然有效,但現實是企業、組織裡,很少人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去探索足以成為決策的答案。未來的新聞網頁更將會有革命性的改變,如何在一個入口網站中,以10個、30個,甚至50個關鍵字推演重要的產業趨勢與決策參考資訊。以下這個圖表,有多少關鍵字跟您有關呢?我們相信在網路世界裡,所有的問題都會有答案,只是怎麼問問題而已,電腦終將超越人腦的極限,儘管工具的應用無法完整替代專業的顧問,但必然會使得專業分析工作更為精確。所以,問對問題更重要!
202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