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先進科技與環保思維 建新國際創造智慧化物流服務
穩定原物料向來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天然資源匱乏的台灣尤是如此,煤炭、紙漿、礦砂…等材質都需倚賴進口,透過船運物流將之運送到各製造場域中。早期此類散雜貨在港口裝卸時難免會出現大量粉塵,作業效率也不佳,後來環保意識抬頭,相關廠商也逐漸導入自動化設備,上述情況已然大幅改善,在此一歷程中扮演先行者的建新國際,不僅是台灣最早建構自動化系統的企業,近幾年更在台北港投入大量資源打造智慧物流倉儲園區,為台灣
上雲夥伴決定數位轉型成敗 緯謙助企業建構最適雲平台
近幾年產業環境快速變化,市場競爭壓力急遽升高,善用數位化技術推動轉型,成為多數企業追求永續營運的重點策略,在數位轉型中,雲端平台是最常用到的工具之一。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認為經過多年推廣,多數企業對雲端概念與平台功能雖已不再陌生,不過在實際執行時,仍有諸多挑戰需要克服,對此他建議業者善用外部專業力量,讓上雲一事更快速簡潔,順利啟動企業的轉型步伐。 台灣是全球資通訊產業重鎮,相
數位轉型不能獨善其身 企業內外同步啟動方能成功
近幾年全球經濟遭逢巨變,先是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讓全球製造業板塊出現大幅挪移;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則讓供應體系直接斷鏈;在此同時,產業內部也發生變化,快速普及的新科技帶來一波產業升級浪潮。 在內外兩面的壓力下,數位轉型被多數企業視為面對未來競爭的重要策略,不過數位轉型是過去未曾接觸的全新思維,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該怎麼做?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理事長沈柏延提醒業者,科
塞港難題 中國貨櫃用新科技為港口運輸升級
在全球物流鏈中,海運貨櫃場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2020年的COVID-19(新冠肺炎)讓各國港口壓力大增,再加上各種難以掌控的因素頻頻出現,像是2021年長榮海運長賜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造成堵塞、2022年中國大陸因疫情和管控導致船隻延誤造成缺船、少櫃、塞港問題,都打亂了船公司時程與調度,牽連全球運輸供應鏈,鐵路、卡車等運輸作業也跟著吃緊,中國貨櫃董事總經理吳清泉指出,這都讓港口作業量持續維持在高
電動化與智慧化並進 宏佳騰劍指機車界Tesla
電動化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趨勢,這股浪潮也席捲機車領域,身為機車王國的台灣,近幾年各大燃油機車業者紛紛啟動相關布局,宏佳騰則是其中動作最積極者,不僅2020年的電動機車銷售量將近萬輛,2021年更一口氣推出3款新車,在此領域交出漂亮成績單。執行長林東閔指出,電動機車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這也將是未來宏佳騰產品策略中的重點。 電動化雖已是必然趨勢,但對長於內燃機引擎的燃油車業者來說,
自主技術延伸產品價值 為昇科擁車用毫米波雷達競爭優勢
汽車產業進入智慧化時代,感測技術在車體系統的應用漸趨多元,重要性也快速升高。感測器導入至汽車領域已有多年,初期僅作為倒車雷達之類的防撞用途,後期安全意識提升,各類應用也逐漸浮現。 近年來資通訊技術導入車用系統的速度加快,汽車走向智慧化已是大勢所趨,面對此趨勢,為昇科科技資深副總經理鍾世忠指出車用感測器除了必須與時俱進外,業者還須掌握技術的自主權才能進一步取得市場優勢。
善用長期造車優勢 光陽工業多元布局電動機車市場
台灣被稱為機車王國,年銷售量經常超過百萬輛,即便受疫情影響,2021年仍有80萬輛的成績,在這其中,光陽工業憑藉多年累積的技術能量與品牌口碑,市佔率長期居於市場首位。 近幾年環保成為全球焦點議題,電動化成為汽車產業的重要趨勢,此浪潮也席捲機車領域,針對此趨勢,光陽除持續深耕燃油車外,也著手強化電動機車布局,2018年在東京摩托車展展前的全球記者會上發布「Ionex車能網」後,
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抓緊社會脈動 智慧建築才能打開市場
〝以人為本〞向來是各類智慧化場域的系統設計精神,在建築領域,由於智慧建築系統仍非住戶的剛性需求,因此無論是功能設計、使用體驗都需更進一步貼合住戶需求,並對建商的物件銷售有所助益,方能受到青睞。 深耕台灣商辦、廠辦市場多年的麗明營造,不僅已有多項指標性建案,近年更積極將智慧化功能導入至各類型建築中,董事長吳春山強調,無論是企業大樓或工業廠房,智慧建築概念都必須貼合使用者,方能避
完善政策為電動車發展定錨 公信電子讓技術根留台灣
電動化是汽車產業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此趨勢不僅改變車輛的動力輸出模式,同時也翻轉了長年以來少有變動的汽車供應鏈,台灣因經濟發展方向不同,在汽車市場的著力點較少,燃油車技術能量也相對不足,因此無法掌握此市場的商機,但如今電動車成為全球政府與產業焦點,未來潛力雄厚,台灣在此將有難得優勢。 面對這場產業變革,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認為,台灣近年政府強化電動公車布局,尤其是前交通部長林佳
以整車平台增強台灣優勢 唐榮車輛劍指全球高階電動公車市場
在全球減碳趨勢下,可大幅降低碳排汙染的電動車成為各國政府重點發展產業,不過放眼未來,乘用車市場仍將為汽車大廠的天下,整體產業鏈不會有太大變化。至於商用大型電動車輛部分尚未遭壟斷,市場量能明確,尤其是電動公車,多數國家都已制定出相關計畫,若能在此站穩腳步,將可創造出龐大商機。為協助台灣汽車、電機、電子產業掌握此商機,政府訂出「國車國造」政策。要達此目標,台灣產業並須化零為整,以團體戰方式迎接全球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