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打造機台醫生 生產效率提高3成
面板大廠友達立足智慧製造、深耕數位轉型多年,整合智慧物聯網(AIoT)、工業物聯網(IIoT)與數據分析等技術,打造機台醫生,透過AI為工廠進行多元健檢,再結合綠色製造經驗,將老舊廠房轉型為永續智慧工廠。 友達近年來積極推進數位轉型,發展AUO Digital Network Connectivity(簡稱AUDNC),透過感測器蒐集設備數據,並搭配廠內大量部署的Wi-Fi基
廣達強攻智慧醫療 擴大亞太區合作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1日在「ABAC數位健康論壇」中指出,AI正引領醫療領域的革命,盼推廣Medical care as a service,讓智慧醫療隨時隨地應用、普及到每個人身上。他也說,美國2023年將擔任APEC輪值主席國,相關合作之動能與成果可望再擴大。 ABAC數位健康論壇由廣達電腦、廣達醫療科技基金會、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PEC Business Advi
林百里:AI引領醫療革命 美國輪值APEC有助合作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今日在「ABAC數位健康論壇」中指出,AI正在引領醫療領域的革命,盼推廣Medical care as a service,讓智慧醫療隨時隨地應用、普及到每個人身上。他也說,美國2023年將擔任APEC輪值主席國,相關合作之動能與成果可望擴大。 ABAC數位健康論壇由廣達電腦、廣達醫療科技基金會、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PEC Business Advi
壯大科技廊帶 高雄智慧轉型彎道超車
高雄雖為台灣六都之一,但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轉型起跑的比較慢,面對智慧城市的趨勢,必須想方設法彎道超車。 以高雄產業概況來看,2021全年銷售額達到近新台幣5.58兆元,其中,二級產業(製造業、營建工程業等)約佔54.46%,而在這之中,化學材料業(中油等)、基本金屬業(中鋼等)、電子零組件業(日月光等)佔高雄製造產業值65%。目前高雄除了金屬產業產值佔全國31%、石化產業產
科技產業與科技應用並進 桃園打造永續智慧城市
面對中美關係、氣候變遷、紅色供應鏈等國際情勢,甚至是半導體產業前來投資,或是台灣回流等產業動態,均成為台灣無法逃避的新挑戰。在此情景下,全國甚或是城市的能源轉型、低碳轉型、數位轉型成為首要課題。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是一座快速發展的城市,除了人口之外,「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中,約有18%落腳在此,因此,桃園積極朝永續、智慧發展規畫。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
疫情助推 XR、AIoT穿戴新創急增
穿戴式裝置在2010年代的發展,受限於電池及裝置使用之半導體處理能力有限,僅站穩特定利基市場,如醫療保健、外接VR/AR顯示器;但疫情迫使眾人擴大居家隔離,以VR代替實際上班、旅行的元宇宙(Metaverse)市場出現,以及5G與AIoT技術進化,帶來穿戴式裝置應用大爆發。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穿戴裝置相關新創投資,2021年成長到近14億美元,不管廠商數還
企業用車也共享 可降低60%通勤及維護成本
雖然台灣疫情逐漸獲得掌握,旅遊及企業差旅需求復甦,但病毒的威脅仍不容小覷,如何安全、安心地通勤成為防疫新生活相當重要的一環,再加上減碳低碳已成為企業營運重要課題,為此,共享汽車平台Zipcar推出企業方案(Zipcar for Business,以下簡稱Z4B),有效協助企業降低60%通勤及維護成本,不僅可以提升效率,也可以將公司資源運用最大化。 隨著節能減碳趨勢興起,以及大
宇瞻攜手華碩雲端 工控資安落地導入封裝大廠
記憶體模組廠宇瞻與華碩子公司華碩雲端攜手合作,以OmniStor企業儲存雲整合宇瞻獨家專利CoreSnapshot秒速備份還原SSD韌體技術,提供IPC工控系統資安保護方案,並成功導入知名封裝大廠完成落地測試。 隨著疫情影響及5G、AIoT快速發展,推升遠距及智慧工廠雲端物聯多元應用,但網路駭客攻擊或無預警的系統當機狀況,也可能導致企業營運風險及損失事件,透過自動化解決方案將
5G垂直應用客製需求大 驅動產業跨界分工新機遇
5G商轉邁入第三年,從2022年初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到甫於上月底結束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2),不約而同以5G作為核心主題,除此之外更意在詮釋5G在各產業具體的應用情境。全球5G垂直應用發展進入加速期,但值得關注的是,5G時代並不是單純象徵技術進化,更大意義在於構成全新跨產業互聯的網路基礎設施,不論導入或應用皆是系統化的發展,在產業端更形成分工互補的模式。換言之,如果
AI、5G加速大數據分析 運算技術成發展關鍵
人工智慧(AI)與5G等科技加速了處理大數據與分析的速度,在晶片上加上AI功能的各式AIoT晶片與裝置需求大幅攀升,工研院指出,面對新一代晶片少量多樣與多元需求特性,傳統晶片設計模式將轉變為小晶片系統設計,或是走向微縮製程的路,才能解決龐大數據在高速運算過程中,兼顧運算效能且降低耗能,下世代記憶體技術也就成為發展關鍵。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指出,因應整車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