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史上第四度單季虧損 1H23恐續虧
- 陳玉娟/台北
如市場所預期,受到板卡、NB出貨大幅下滑及庫存去化緩慢影響,加上高達13.5%銷售折讓未收效,華碩2022年第4季出現重大虧損,金額達新台幣(以下同)38.23億元。這也是史上第四次再度發生單季虧損。展望2023年首季,華碩全產品線出貨與營收將持續下滑,估計整體營收會持續下跌,但仍可能出現小額虧損,不過首季將是全年谷底,第2季起將逐季好轉。
華碩第4季品牌營收1,173.59億元,季減11.72%、年減17.25%,毛利率至個位數,僅達8.17%,季減 3.42個百分點、年減 11.41個百分點,營益率轉負為-4.24%,稅後虧損38.23億元。
此為華碩自2008年第4季、2009年第2季,以及2018年第4季提列鉅額手機虧損後,第四次單季虧損。
華碩2022全年品牌營收4,934.66億元,雖僅較2021年小幅減少1.4%,但毛利率僅12.8%,較2021年大減7.5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46.91億元,較2021年大幅衰退67%。
華碩第4季本業陷入虧損,不過,庫存金額為1,327.73億元,較第3季1,745 .06億元縮減23.9%;第4季庫存天數為130天,較第3季148天進一步減少。
展望首季,華碩預估PC營收、出貨將再季減15~20%,包括板卡等零組件營收也會再下滑5~10%。
對於2022年獲利崩跌,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與胡書賓也向投資人致歉,明確說明衰減原因。華碩表示,2022年第2季PC需求反轉,第4季更是急跌,造成營運發生短期異常,此狀況將持續至2023年上半,首季業績將再季減15%,估將是全年谷底,第2季會再季增10%且逐季回升。
華碩也坦言,2021年供不應求市況,讓華碩也對2022年設下相當積極的成長目標,當時並未全面考慮到市場風險,大幅提升採購備料。面對2022年初突如其來的中國擴大封控與俄烏大戰爆發,全球通膨壓力急速拉升,整體市場大環境變化超乎預期等危機下,來不及因應而導致庫存上升與財務負擔;華碩已記取此次經驗教訓,積極改善業務訂單預估、供應鏈生產安排、年度目標設定等,2023年營收與獲利成長目標會將會更為務實。
事實上,華碩過度樂觀、策略失準已非第一次。
華碩2008年第4季就發生成立以來首度單季出現虧損,係因NB市況反轉,小NB成長動能不足,蘋果(Apple)iPad讓NB產業重新洗牌,再加上金融海嘯突襲,讓華碩跌入谷底,當時華碩也公開承認自家營運出問題,並允諾記取採購、業務失準教訓,將全面展開組織體質調整,在全面撙節成本與景氣回溫下,華碩2009年第3季後又展現活力,體質、獲利都顯著改善。
但在2018年營運又陷危機,為改善手機事業營運體質,華碩第4季提列一次性費用逾60億元,包含存貨損失、權利金資產攤銷及組織調整費用,致使單季陷入虧損,當時也使得華碩全面改組與裁員,執行長沈振來也交棒胡書賓與許先越,華碩再次承諾會全面修正PM、業務與行銷等策略。
2022年市場策略再次失準來看,華碩仍有諸多問題並未解決,踩油門,也要懂踩煞車,如何讓終端業務到向總部回報更為快速與精準,已成為華碩迫切改善關鍵。
責任編輯:張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