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電子支付龍頭如何轉虧為盈? | 台板卡廠佈局AI伺服器終收效
- 陳奭璁
-
早安。
台積電第3季業績與第4季、全年展望優於市場預期,10月營收更是自3月以來首度年增轉正且寫下單月新高,全球多家金融與調研機構眼鏡碎滿地,原本看衰台積電的風向迅速轉向,多認為台積電營運正穩健朝復甦之路前進。
儘管產業頻傳缺少太空相關人才,但近年愈來愈多太空相關科系成立,包含既有的國立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所、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成功大學新成立太空工程研究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也新成立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產業重點新聞摘要:
全球經濟受通膨反覆升溫及貨幣緊縮的滯後效應影響,加上中美科技爭端、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等,已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經濟部評估認為,外部因素會影響台灣製造業生產表現,需持續關注並審慎因應。
全球景氣灰濛濛一片,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日前表示,區域政治及中美的貿易及科技角力,會讓整個需求都萎縮下來。中美兩大經濟體不好,全球就不可能會好。王文淵指出,原本各界預期景氣回落半年後即可反彈,但目前看起來並沒有這麼快,也許需要1年甚至更久。而影響景氣的因素是人為的政策操作(戰爭、科技戰),無法用產業正常的供需角度來判斷。
自2018年取得電子支付(以下簡稱:電支)執照後,街口支付的用戶數已達628.5萬人,交易金額也是電支市場龍頭。市場看似百家爭鳴,然而潛在成長空間仍龐大,而專營電支的業者,比兼營業者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3年9月底,台灣有10家專營電支機構及20家兼營電支機構。電支帳戶總使用者人數約2,607萬,當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新台幣150億元。金管會數據顯示,用戶數及交易金額呈持續成長趨勢。
AI持續為各產業進補。自動化設備測試業者倚強科技在行動裝置測試業務面臨市場競爭壓力之際,遂擴大戰場,預期未來包括AI伺服器、新能源車等將成為接下來2024年主要營運成長動能。尤其在AI題材加持下,又以伺服器業務中的GPU模組測試成長動能最強勁,將有70~80%成長力道。
倚強日前於線上法說會說明2023年第3季營運概況與2024年業績展望。倚強表示,近年積極拓展新業務有成,像是耕耘2年的車用目前營收佔比已來到10~20%,2023年才布局的伺服器業務,雖然才剛推出自動化測試設備,目前還未明顯貢獻營收,但預期2024年可一舉來到15~20%,成長幅度驚人。
中國進口ASML微影機受限,促使本土微影機業者加緊投入研發。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近日大舉開出高薪職缺,對外招兵買馬,祭出高級光學工程師最高人民幣4萬(約5,500美元)月薪,吸引各路英雄好漢投效,同時正規劃邁向IPO之途。
中國微影機供應鏈奮發向上,不論針對較成熟的製程或先進製程所需的EUV、最重要的光源與機電系統,當地科研機構都已取得一定進展。
板卡廠布局伺服器終收效 技嘉業績飆升,華碩拿下歐美、東南亞大單
由NVIDAI領軍的AI伺服器熱潮飆升,不僅廣達、鴻海與緯創等傳統產業鏈搶食大餅,深耕伺服器領域多年的華碩、華擎與技嘉等板卡大廠也展現研發設計高效率與板卡佈局全球經銷通路的強大人脈實力,迅速加入AI伺服器戰場。
其中,隨著AI GPU供貨增加,技嘉近期上修全年伺服器營收目標,估將達500億元,2024年衝上700億元,而目前伺服器佔營收比重低個位數的華碩,也立下在AI伺服器出貨帶動下,未來5年整體伺服器營收將成長5倍的目標。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