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中國大陸:未來台灣電子業另一個智財訴訟的主戰場

未來台商在大陸遭遇智財訴訟只會越來越多,侯慶辰呼籲台商(特別是電子業)要開始注意大陸智財訴訟的風險。Image by Daniel Bone from Pixabay

今年5月底時國內各大財經媒體均報導了群創在中國大陸被重慶惠科控告專利侵權的訴訟中取得了勝利,群創成功無效了重慶惠科的五篇中國專利。雖然這一仗台商獲得了初步勝利,但一葉知秋,未來台商在大陸遭遇類似的智財訴訟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筆者長期呼籲台商(特別是電子業)要開始注意大陸智財訴訟的風險。

從上世紀八零年代起,台灣電子業就不斷遭遇美國智財訴訟的打擊,當年不少台灣明星級企業消極地選擇放棄有可能侵權的產品或直接跟原廠談license,這些企業很多現在都離開了市場。相對地,當年選擇積極應對,成立專業智財部門設法破解美國專利壁壘的公司,例如宏碁與鴻海等,在後來都成為行業中的領頭羊,或許注重智財與企業發展真有某種正相關因素?

然而,過去台灣企業幾乎都把心思放在美國智財訴訟上,這可能一方面是美國企業確實掌握了底層技術,也可能是美國向來是台灣電子業的最大市場。我認為未來美國依然會是台商面對智財權問題的主戰場,但不一樣的是,這句話要加上「之一」。也就是美國將不會是唯一戰場,中國大陸在智財權上的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聯發科早在2017年就選擇在中國大陸對其競爭者博通提告,很明顯是看清了這個趨勢。

有趣的是,過去台商在美國的智財權訴訟往往是作為被告,然而台商在大陸的智財權訴訟卻是擔任原告居多,例如上面提的群創與聯發科的案子。最近台灣電子業在大陸所提的智財權訴訟中還有一個現象值得提出,那就是不少案子都是涉及營業秘密的,案情事實大多都是台商工程師跳槽到大陸競爭者後,台商對該名工程師以及其競爭者企業提出侵害營業秘密(大陸叫商業秘密)的告訴。這也看得出來紅色供應鏈確實一點一點在挖台商的牆角!

台灣在10年前成立了智慧財產法院,一度曾期許藉此成為亞太智財案件的審判中心,但10年下來智財法院所發揮的功能似乎不如預期。以上所提到台商在美國或在大陸的大型智財權訴訟,這些年來很少在台灣看到。台商為何不在台灣提告?或被告?或許就如湯馬斯•佛里曼的名著「世界是平的」所述,智財權其實也在全球的範圍競爭,台灣在這方面恐怕也難逃被邊緣化的命運吧?

兼具三種身份,律師、學者與CEO。 曾於台灣智財法律事務所與律師事務所任職多年,後陸續擔任過凌陽、藝墨文創與威盛的法務主管。 2012年在台北創辦了慶辰法律事務所,2013年在大陸南京創立了南京華訊知識產權顧問有限公司,並自2015年起在北科大智財所兼任教職。 讀過六所大學:政大、台大、北京大學、賓州大學、柏克萊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擁有3碩士及1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