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電動摩托車 越南領先東南亞
越南近年來在多個產業發展出令人矚目的新創企業場景,也正在成為電動雙輪車等綠色交通的創新中心。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一份有關印度和越南的電動雙輪車報告,電動雙輪車對亞洲城市的潛在環境利益可能非常巨大,特別是如果以其取代燃油雙輪車。越南河內科技大學(USTH)指出,越南電動雙輪車每年銷量8萬輛,佔越南總體機車銷量2 % 。另根據市場預測,全球電動雙輪車市場的出貨將
Dat Bike打造越南首款本土自製電動雙輪車
越南新創Dat Bike使用其在越南國內設計和生產的關鍵零組件製造電動雙輪車,並宣布籌集了由Jungle Ventures領投、Wavemaker Partners參投的530萬美元A輪融資,使該公司自2019年創辦以來籌資規模達到1,000萬美元。 Dat Bike創辦人暨執行長Son Nguyen表示,儘管中國和印度已經主導越南當地的機車製造,但東南亞沒有本地的摩托車品牌
AI真是萬靈丹? 產業AI化有哪些挑戰與迷思?
COVID-19新冠疫情自2020年衝擊全球,2021年台灣也因疫情實施半封鎖,遠距辦公成為新工作型態、仰賴線下營運的零售業幾乎沒有人流、工廠生產力放緩等,產業各自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也因為疫情暴露原先組織結構的弱點,企業彈性應變能力變得更加重要。 創投基金蜂行資本(Hive Ventures)日前所發表的一份「2022年台灣企業AI趨勢報告」中就發現,台灣已有近6成企業導入
雲端代工廠現身 台灣AI創新生態系萌芽
40年前政府主導台灣成立新竹科學園區,工研院技轉成立聯電、台積電,開創了台灣晶圓代工產業的序幕。時至今日,AI幾乎已無所不在,台灣能不能在軟體與AI技術上也開創新的可能?科技部幾年前已經有了答案,在政策支持下,AI創新生態體系正在萌芽中。 政府幾年前提出「AI科研戰略」報告時提到,台灣有幾十年的資通訊研發與製造經驗,應該結合本土廠商的力量,建構出優異的超級電腦和雲端平台,讓產
產業數位轉型 AI已無可替代
政府資源投入對學研界乃至產業界都有引導作用。按照行政院當前政策,台灣未來幾年都將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深耕前瞻技術研發,推動產業導入智慧製造、人工智慧(AI)、5G應用,強化產業優勢。根據政府部門規劃,經濟部和科技部(計劃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將共同投入以AI為核心技術的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任務。 根據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的定義,A
搭工業元宇宙熱潮 所羅門推穿戴式AI探索人工賦能
元宇宙題材火熱,而工業元宇宙因相較消費市場更具有剛性需求,也被看好是可率先普及的市場。AI視覺大廠所羅門也看好工業元宇宙的潛力推出「AI智能擴增實境視覺系統 」,可快速輔助人員進行像是辨識、計數、流程導引等作業,透過人工賦能,滿足現有產線無法導入全自動化的需求,而透過獨家AI演算法,據悉最快僅要15分鐘,即能完成上線部署。 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觀察,近年因應缺工導致市場對於自動
從AI 1.0到AI 2.0 人人可用才能加速普及
AI晶片公司Blaize成立於2010年,4位創辦人Dinakar Munagala、Ke Yin、Satyaki Koneru以及Val Cook過去任職於英特爾(Intel),具有多代GPU開發經驗。目標從AI 1.0走向AI 2.0,提供新的技術平台與產品,讓AI更容易為企業所用。 Blaize在創辦人的空房間中誕生,原本是私人專案(side project),如今擁有
2028年全球智慧電表市場規模將逾557億美元
Global Market Insights發表研究報告,預測2026年全球智慧電表(Smart meter)市場規模將成長152億美元、2028年規模將超過557億美元。智慧電表解決方案快速普及與民間投資強勁,將驅動亞太地區智慧電表部署,2022~2028年市場成長率將逾14%。 根據Smart Energy International報導,Global Market In
觀光和旅遊業將借重3D技術創新服務
方興未艾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和地緣政治壓力,重創了觀光和旅遊業,根據研究機構GlobalData表示,業者正紛紛投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等技術,以讓觀光和旅遊業也搭上元宇宙的成長列車。 根據Breaking Travel News網站引述GlobalData最新發布報告《2022年擴增實境用於旅遊和觀光業》(Augmented R
如何幫助產業智慧化?宜鼎率子弟兵全力衝刺邊緣AI
全球工業級儲存與嵌入式週邊領導大廠宜鼎國際發表最新營運策略,將鎖定邊緣AI(Edge AI)做為集團最新策略發展方向,由於看好AI技術在未來產業發展扮演的重要角色,將目光從AIoT更進一步聚焦於AI與Edge AI邊緣運算,期望加速產業AI智慧化與應用落地,近年已協助上千家客戶實現各式智慧應用,並將率領轉投資子公司全力衝刺Edge AI邊緣運算技術與應用,加速產業AI智慧化與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