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觀光需求旺 藍色起源計劃打造更多New Shepard火箭
藍色起源(Blue Origin)將打造更多New Shepard火箭以滿足太空觀光市場的強勁需求,由於機位供不應求,預估2022年的載人任務數量能輕易的較2021年的3次翻倍成長。 根據CNBC報導,藍色起源、SpaceX、Virgin Galactic各以不同的方式營運太空觀光業務,Virgin Galactic於2022年2月中開放向一般大眾售票,起價為45萬美元;Sp
搭電梯上太空有望實現否?
打造太空電梯(space elevator)的理論已存在數十年,目標是作為高成本燃料火箭推進升空的替代方案,資深太空電梯技術研究者Brad Edwards評估基於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纜線的太空電梯每座造價約需80億美元。 根據Bloomberg報導,科學家表示太空電梯技術不僅會顯著改變人類從地面前往空中的方式與能力,人類社會、人類與太空的關係也可能從此改
無人車運送到月球 日本新創2022開始營業
由政府主導太空計畫的時代,在2020年代將劃下句點。美國SpaceX及Blue Origin展開運輸量超過500公斤的太空物資運輸事業;日本也想加入太空市場,但選擇方向不同,根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日本太空新創iSpace與Dymon將在2022年內開始30公斤以下物資的太空運輸事業。 選擇不同方向的原因,是尋求同業合作而非競爭,尤其iSpace與Dymon同樣
衛星沒燃料 淪落太空垃圾怎麼辦?美日攜手幫「續命」
日本研發清除太空垃圾技術的新創企業Astroscale,與美國研發衛星再補充推進劑技術的Orbit Fab,在美國時間2022年1月11日簽署合作協定,共同開發延長衛星在軌使用壽命用衛星LEXI(Life EXtension In-orbit),該衛星能攜帶最大1,000公斤推進劑上太空。 現在雙方正向各國推銷構想,並搭配發展能快速添加推進劑的介面RAFTI,2023年進行低
最有價值太空新創Relativity Space受SPAC青睞
生產3D列印與可重複使用火箭的Relativity Space是目前最有價值的私人太空新創公司,也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最希望合作的對象之一,不過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Tim Ellis並不感興趣,反而偏好透過私募融資,迄今已獲得13億美元、估值於2021年6月達42億美元。 根據Bloomberg報導,Relativity Space有能力在各輪私募計畫獲得高品質投資者
人造衛星也環保 日本2023年將木製衛星送入太空
創業將達331年的日本木材建設公司住友林業(Sumitomo Forestry),現在要開拓令人意外的新事業:太空事業,該公司與日本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進行宇宙木材計畫(LingoStella Project),預定在2023年把木造人造衛星(LingoSat)送上太空,提供迥異於現有衛星概念的產品。 根據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木材的主要優點在於幾乎不干擾
Orbital Insight推出多類別交通工具偵測辨識演算法
地理空間智慧領導廠商Orbital Insight宣布,在GO平台推出多類別(multiclass)物體偵測演算法,運用先進電腦視覺技術,辨識與區分人造衛星影像所拍攝到的各類飛機、船舶、車輛,對國防與情資領域的安全與供應鏈等關鍵應用將可立即受惠。 據Geospatial World報導,Orbital Insight的多類別物體偵測演算法可協助軍方與情資單位自動監測數千個目標
三菱重工首推Z-Sat超小型防災衛星
三菱重工(MHI)航太事業以飛機火箭等載具為主力,人造衛星由同集團的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負責,但在SpaceJet計畫中止後,三菱重工現在也加入衛星事業行列,推出雙波段紅外線攝影超小型衛星,重量僅46公斤的Z-Sat爭搶防災市場。 三菱重工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這是JAXA的革新衛星技術實證計畫(Innovative Sat
維珍、SpaceX相繼突破大氣層 太空旅遊正式起飛
隨著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創辦人Richard Branson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亞馬遜(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相繼成功完成太空旅遊,加上後續Elon Musk旗下SpaceX也成功將全平民宇航員送上太空軌道3天,不僅創下民間航太史上重要里程碑,也為太空旅遊產業正式揭開序幕。 不過,甫於年前接下維珍銀河執行長的
NASA完成Orion太空船組裝 準備執行Artemis I首發任務
美國國家航空與太空總署(NASA)在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完成Orion太空船與巨型(mega)火箭太空推進系統(Space-Launch System;SLS)組裝,將用於新的無載人環繞月球軌道任務,這也是Artemis I飛行計畫的一環。 據Futurism報導,NASA署長Bill Nelson指出,人類距離進入深太空(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