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數據如何具備佐證力? 區塊鏈業者:非前裝車廠難主導
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理事長吳盟分日前於智慧車輛關鍵資料存證記者會表示,過去在車禍、事件發生後,車主會引自裝車前記錄器作為呈堂證供,然而由於所有車載資訊皆存在竄改、置換等可能性,因此有些資料在法律上無法作為具有公信力的直接證據。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葉名山專門委員提到,目前國內針對車載資料存取尚未整合發展,未來期待以法規建構作為驅動力,推動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車載數據紀錄平台,未來
企業減碳是越級打怪? 業者:需仰賴數位治理
歐盟於日前正式宣布,將在2023年起進行進口商品碳排放申報,並自2026年開始正式啟動碳邊境稅制(Carbon border tax),針對「碳密集型產品」如電力、水泥、化學肥料、鋼鐵、鋁等重工業材料率先實施,爾後不排除針對其他商品的碳排管制。除歐盟外,近期美、中、日、韓等與台灣進出口來往慎密的國家,皆有針對碳排交易立法的進程與傾向。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與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合作報
數位、永續轉型並行 AWS提供五大見解
DIGITIMES Research舉辦科技大勢2022,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半導體產業解決方案資深架構師黃振維指出,近年多企業往永續經營方向前進,公有雲可以讓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CSR)時發現商機,黃振維更強調,亞馬遜(Amazon)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採購商。 近年業界十分關注循環經濟、碳足跡,永續的趨勢日漸,部分企業主張供應鏈需有永續經營的義務,因此
為何綠色供應鏈難落實? 大廠很難叫得動、小廠需要手把手
台灣用電大戶條款將於2022年期滿一年,表示台灣契約用電量超過5MW用電戶的節電年限,僅剩短短4年。 勤業眾信(Deloitte)永續發展服務團隊風險諮詢部總經理陸孝立指出,未來建置再生能源發電容量、購買碳權將會吃掉企業部分利潤,同時,減碳趨勢亦影響科技產業未來產線布局,因此欲從根本降低碳排,前期必得投入技術轉換、研發新製程、工廠智慧化等轉型成本。 企業
美建商將於德州打造最大3D列印社區
美國住宅建商Lennar與建築科技新創公司Icon合作,將在德州奧斯汀(Austin)打造目前規模最大的3D列印社區,希望解決目前建築業勞力短缺的問題,但如果想要加速建築流程,還需等待更成熟的3D列印技術。 據Ars Technica報導,由Lennar與Icon合作打造,2022年即將於德州奧斯汀動工的新社區,是截至目前規模最大的3D列印社區。社區內100棟建築物將由Ico
供應鏈碳足跡難追 IBM改良AI工具提對策
解決問題就要從源頭著手,像是消除碳汙染就要先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找出汙染源。這對電力或交通產業而言或許還說得通,但如果是農產品或消費性電子等領域可就不一定了,專家通常需耗時3~6個月,甚至更久才能針對特定單一產品,成功追蹤及量化溫室氣體排放量。所幸,IBM發展出一套人工智慧(AI)工具來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兩大挑戰:減緩及適應。 據Ars Technica報導,研究員要從龐大的供
能源效率服務為綠能新選項 企業紛加大投資與部署
儘管許多企業與個人都已意識到節能減碳的重要性,但龐大的技術費用,仍不免讓企業吃不消。近年能源效率服務的崛起,不僅解決了技術成本的問題,也讓企業組織能隨時使用到最先進的能源技術,不必擔心汰換過快的問題。 據ESI-Africa報導,購買、安裝、維護能源效率系統所產生的龐大資本支出,是許多企業組織在考慮採用新技術時最大的阻礙,再加上環境變化快速,相關技術持續改進,企業員工還得不
能源服務新商模 「即服務」模式應運而生
越來越多組織為達碳排淨零目標而願意外包能源效率提升計畫,歐洲最大私有公用事業公司Enel,成立新子公司Gridspertise配合能源轉型進程加速,提供數位電網服務解決方案協助全球電力配送業者升級電網,另外印度新創Smart Joules則提出「即服務」(As-a-service)模式,針對整個設施或特定設備的不同節能主體,發展出相對應的商業模式以及收費基準。 據路透(Reu
美華府打造首座全電動公車車庫
美國華盛頓都會區交通局(Metro/WMATA)宣布將在華盛頓特區西北區打造第一座能支援全電動公車車隊的車庫,並希望能藉由這項設施降低環境碳足跡,改善公共衛生,以及推動運輸設施的現代化。 據Intelligent Transport報導,Metro的電動公車車庫在完成所有申請程序後,預計花費4年完工。車庫內的基礎設施與設備,將可支援全電動車隊的運作。車庫啟用後除供現有Metr
Colgate採用Emerson解決方案減少碳足跡
美國消費性產品製造商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將採用自動化平台供應商Emerson的解決方案,以減少組織內包裝設施的能源浪費與碳足跡。 據Smart Energy International報導,Colgate-Palmolive全球工程服務(Global Engineering Services)副總裁Warren Pruitt指出,跟Em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