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淨零學院課程開跑 企業積極培養綠色轉型人才
台灣碳淨零學院經過二個月甄選,20位來自半導體、製造業、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的企業學員齊聚一堂,正式開始為期18個周末的碳淨零永續工程師學程。台灣碳淨零學院結合產官學共90名頂尖學者專家,推出長達216個小時的學程,目的是在2030年前培育出2,000名熟悉環境科技、財務分析、及跨國資源整合能力的碳淨零工程師,協助企業完成碳淨零路徑圖。 台灣碳淨零學院創辦人呂原一表示,碳淨零工
ESG人才不好找 企業尋找數位化減碳管理
根據安侯建業(KPMG)發布的《2022全球製造業展望》調查報告,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等因素,全球製造業高階主管、CEO比以往更關注「雙重轉型」目標:數位轉型與ESG議題。製造業是台灣經濟發展主力之一,不少企業也希望加速發展ESG,以因應迫在眉睫的減碳目標進程。 在COP26會議上,各國訂下2030年需達成碳排減半的階段性目標,原物料大廠像是化
比爾蓋茲基金會投資Antora協助重工業能源轉型
能源儲存新創公司Antora已獲得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與風險投資人Chris Sacca的Lowercarbon Capital投資,未來將透過熱電池技術推動工業流程的減碳發展,協助重工業完成能源轉型。 據CNBC報導,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與Lowercarbon Cap
助下游業者減碳 中鋼導入AI智慧煉鋼
面臨未來碳中和的趨勢及挑戰,中鋼近年積極投入智慧製造,透過製程改善、精簡製程等計畫,進一步從上游材料端就力行減碳,以協助下游業者落實低碳轉型。先前已完成智慧高爐建置,近日軋鋼三廠冷軋智慧製造產線也完成建置。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曾表示,未來零碳挑戰不是個別產業的事,而將是整體供應鏈的競爭,因此上下游必須共同面對。 鋼鐵業一向被視為排碳大戶,因此在碳市場機制上總被列為頭號對象。中鋼總
高鋼價時代 手工具、扣件業等下游業者如何延續外銷佳績?
歐盟碳稅、台灣碳費將陸續上路,鋼鐵業被列為第一波課徵對象將首當其衝,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因此表示,未來鋼鐵成本每噸至少要多30至60美元。而面對高鋼價時代來臨,未來恐不只是個別產業或企業的競爭,而將是供應鏈競爭,因此不只是上游鋼鐵業,中鋼也呼籲中下游業者也需積極朝高值化轉型,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透過建立更緊密的上下游夥伴關係,才能擺脫碳有價所帶來的壓力與束縛。 歐盟碳關稅初步看來對
從製造成本到房價 碳稅影響環環相扣
全球零碳賽局起跑,首先迎面而來的是碳有價時代的來臨。專家觀察,碳一旦有價,不旦影響製造成本,甚至可能間接影響房價,影響層面甚廣。然產業雖對減碳感到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挑戰與機會並存,華碩電腦永續長吳澤欣認為,科技創新是實現零碳的重要關鍵,因此也看好如氫能、碳捕捉、碳移除等的新興技術將加速發展並商業化,讓企業在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創造競爭優勢。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
能源效率服務為綠能新選項 企業紛加大投資與部署
儘管許多企業與個人都已意識到節能減碳的重要性,但龐大的技術費用,仍不免讓企業吃不消。近年能源效率服務的崛起,不僅解決了技術成本的問題,也讓企業組織能隨時使用到最先進的能源技術,不必擔心汰換過快的問題。 據ESI-Africa報導,購買、安裝、維護能源效率系統所產生的龐大資本支出,是許多企業組織在考慮採用新技術時最大的阻礙,再加上環境變化快速,相關技術持續改進,企業員工還得不
鋼鐵生產運用資料推動轉型 年營收成長逾千萬美元
涂翠珊/綜合外電 對鋼鐵生產等資本密集的產業而言,要在市場變化中追求穩定營收,往往是一項艱難的挑戰。為保持市場的領先地位,就得設法持續改進各項關鍵指標。鋼鐵業者Tata Steel Europe看好資料分析對改進關鍵指標的影響,於是啟動了數位轉型計畫,並收到良好的成效。 據IndustryWeek報導,Tata Steel在2016~2017年期間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