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心趨勢預測 首重可持續性發展
面對缺料導致晶片供應問題,專業認證機構Uptime Institute總監林家恒指出,將進一步促成IDC產業標準化和規模化。面對新資料中心的容量需求不斷增加,將推動供應鏈協作,增強聯合工程和標準化,提高IT機架負載,而小型資料中心營運商若還未跟上工業化、標準化,恐在這時期更落後於人。 面對減碳浪潮,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然Uptime In
雲端代工廠現身 台灣AI創新生態系萌芽
40年前政府主導台灣成立新竹科學園區,工研院技轉成立聯電、台積電,開創了台灣晶圓代工產業的序幕。時至今日,AI幾乎已無所不在,台灣能不能在軟體與AI技術上也開創新的可能?科技部幾年前已經有了答案,在政策支持下,AI創新生態體系正在萌芽中。 政府幾年前提出「AI科研戰略」報告時提到,台灣有幾十年的資通訊研發與製造經驗,應該結合本土廠商的力量,建構出優異的超級電腦和雲端平台,讓產
產業數位轉型 AI已無可替代
政府資源投入對學研界乃至產業界都有引導作用。按照行政院當前政策,台灣未來幾年都將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深耕前瞻技術研發,推動產業導入智慧製造、人工智慧(AI)、5G應用,強化產業優勢。根據政府部門規劃,經濟部和科技部(計劃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將共同投入以AI為核心技術的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任務。 根據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的定義,A
既有法遵面臨挑戰 雲世代資安長如何應對?
資安事件頻傳,讓各界對於資安部署更加重視。據AWS統計,全球有132個國家地區已制定資料保護與隱私相關法規。台灣金管會2021年底發布設立資安長(CISO)的新規定,未來不同規模等級的企業需設置相對的資安長與資安人員,以制定適合的資安方針。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提到,愈來愈多企業走上轉型之途,企業內部業務範圍擴大、導入新興技術提升營運效率的同時,皆為原本法遵的環境帶來
上雲夥伴決定數位轉型成敗 緯謙助企業建構最適雲平台
近幾年產業環境快速變化,市場競爭壓力急遽升高,善用數位化技術推動轉型,成為多數企業追求永續營運的重點策略,在數位轉型中,雲端平台是最常用到的工具之一。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認為經過多年推廣,多數企業對雲端概念與平台功能雖已不再陌生,不過在實際執行時,仍有諸多挑戰需要克服,對此他建議業者善用外部專業力量,讓上雲一事更快速簡潔,順利啟動企業的轉型步伐。 台灣是全球資通訊產業重鎮,相
數位分身技術在海洋資料蒐集與水底溫室的應用
根據Automation World報導,新創業者Nemo’s Garden與Saildrone展示小企業也能善用西門子(Siemens)的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技術,為現有與全新的製造作業創造更多機會。 Saildrone設計、製造、營運一組用於航海安全、海洋地圖製作、海洋資料收集的無人水面載具(USV),將USV收集到的資料賣給有需要的客戶。Saildron
汽車輪胎胎紋深度也能自動偵測警示
胎壓監測系統(TPMS)供應商Sensata Technologies的胎紋深度監測(TDM)解決方案,運用全球TPMS領導供應商NIRA Dynamics AB基於專屬先進車載分析與道路感知技術的胎紋磨損評估軟體,只需使用已經安裝在所有新車的TPMS感測器即可收集胎紋深度的資料。 根據Design News報導,Sensata Technologies的TDM解決方案運用複
助力家電業者數位轉型 電器行雲服務聯盟成立
第32屆台北電器空調3C影音大展於8日登場,同日叡揚資訊也攜手全台電器公會、大金空調、大同、飛利浦照明、世磊、品感覺等各大家電品牌、通路商,以及金屬中心、軟協、亞太行銷數位轉型協會等,成立「電器行雲服務聯盟」,一起替產業的數位轉型努力。 中華民國電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廖全平理事長表示,2021年台灣首波疫情緊張之時,民眾在家中的時間變長,促成視聽、冷凍、空調、生活家電等產
電動二輪載具需求大 台塑斥新台幣7億助攻台灣電動機車發展
淨零碳排趨勢使電動移動載具近年蓬勃發展,不僅各大國際車廠發布停售燃油車的時間,電動車款也持續增量。市場預言,2033年全球電動車與燃油車銷量將呈現黃金交叉。而二輪車方面,近年無論傳統機車起家的光陽、或電動機車龍頭Gogoro也加速電動二輪車市場的擴張。 Gogoro加速在全球各大二輪車市場的擴張 Gogoro於紐約時間4
電動車造車夢還在嗎?台塑陳勝光:12噸電動環保垃圾車2023年上市
談起「電動車」三個字,台塑汽車貨運董事長陳勝光鎮定地說,節能減碳從國家發展政策到各產業發展已成關鍵趨勢,大多數廠商甚至以此為關鍵事業。許多國家、甚至國際車廠都已提出禁售燃油車輛的實施年限,對於車輛減碳、從燃油車轉型成電動載具,已是必然趨勢,各式車輛都無可避免。 卡車電動化,台塑不缺席 眾所周知,電動車輛已成為產業布局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