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半導體需求 盧超群:2024年將爆發成長 智慧應用 影音
computextaipei
ST Microsite

AI驅動半導體需求 盧超群:2024年將爆發成長

  • 韓青秀台北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表示,台灣不能錯失AI帶動半導體成長的契機,預期2024年將是爆發成長的好年。

DIGITIMES適逢成立25週年,推出《矽島.春秋》系列紀錄片,見證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軌跡。盧超群在記者會上指出,台灣半導體製造扮演全球關鍵地位,在即將實現人機進入共「想」、共做的智慧新時代下,必須透過台灣的IC和晶圓才能達成,
 
 
 

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從1973年RCA計畫啟動至今,經歷從萌芽到茁壯的50年發展歲月,自2020年起G2新時代來臨,台商回流帶來700億美元,產業進入去全球化、區域分工的趨勢,如今台灣半導體產業處於日正當中,未來還有50年的好光景。

黃欽勇認為,過去PC、手機產業是由上而下的線性供應鏈,面對區域分工及智慧應用興起,全球供應鏈關係交錯,轉變為矩陣型結構,包括印度、越南的製造地位都在轉變中,也需要與台灣進行合作。

而台灣擁有最多產業資源,國際級企業要將硬體製造概念落實,最後一哩路就落在台灣身上,因此台灣企業是要跟世界級對手比拚,但政府卻已很久沒有推出國家級產業戰略。

根據近期DIGITIMES推出的台灣IC產業白皮書,台灣IC產業佔全球18%,南韓僅佔1.3%,2030年,若台灣IC產業持續維持約6%年成長率,預計到了2030年,台灣還需要3.4萬名IC設計工程師。

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李建樑攝

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李建樑攝

黃欽勇指出,半導體產業是百年大業,人才不足的問題需要提早因應,包括如何吸引僑民子女歸國的銜接、對於全球人才提出更開放的措施等。

盧超群表示,台灣從1970年代開始不斷訓練人才,才推動RCA技轉成立,後來「次微米計畫」只花了4年多發展出8英寸晶圓0.5微米的製程技術,包括台積電、聯電、華邦電等共同參與,當時是採用DRAM作為驅動。

雖然DRAM在台灣沒有做起來,但他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如同是經歷了巴哈、莫札特的時代,但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還沒問世。

回顧台灣產業發展,盧超群認為,過去雖然抓到PC和無線通訊的優勢,但在手機、記憶體、顯示產業沒有抓好機會。

隨著AI浪潮來臨,人與機器將朝向共「想」、共做的智慧時代,台灣將夾帶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可望切入AI人與次系統應用,預計2030年AI影響的經濟層面將達到80兆美元,儘管現今面臨到國際政經的問題,但台灣可以不用懼怕,唯一要怕的是AI時代帶來半導體成長機會沒有抓牢。

針對近期產業景氣,盧超群預期,此次半導體復甦將是U型反轉,估計約有30~50%公司可望在第2季落底、第3季起成長,成長動能將會是由車用、高速傳輸(HPC)和AI運算帶動,從2024年第1季或第2季起,將有不少廠商接到特別訂單,進而推動邁向未來5年的成長,並看好2024年將成為爆發的一年。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李建樑攝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李建樑攝

儘管記憶體產業遭遇庫存高升及銷售低迷的壓力,但盧超群指出,記憶體產品標準化較高,其產業起伏也比較大,但預計記憶體產業已到谷底,AI採用記憶體規格變動不大,但未來5年因應AI所需記憶體量將翻升5~10倍,現在的庫存終將能陸續去化。

至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採取記憶體減產措施,盧超群認為是正向產業訊號,在經過新的邏輯設計出售後,並把資源拿來準備下個世代的記憶體,或有更多資金邁向3奈米晶圓製程,這是很聰明的戰略,未來三星動態將值得關注。

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中)、鈺創科技創辦人盧超群(右)、Garmin亞洲汽車事業群總經理沈致瑋(左)共同參與「矽島.春秋」紀錄片首映會及論壇。李建樑攝

DIGITIMES董事長黃欽勇(中)、鈺創科技創辦人盧超群(右)、Garmin亞洲汽車事業群總經理沈致瑋(左)共同參與「矽島.春秋」紀錄片首映會及論壇。李建樑攝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