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程技術陸續突破 寬能隙半導體市場進入加速期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626
ST Microsite

製程技術陸續突破 寬能隙半導體市場進入加速期

  • 尤嘉禾台北

化合物半導體的新市場、新應用、新趨勢。台灣電子設備協會
化合物半導體的新市場、新應用、新趨勢。台灣電子設備協會

集高耐壓電場、高飽和電子速度、高散熱係數等特點於一身的寬能隙半導體,近年在各產業大廠的致力投入下,陸續克服多種技術挑戰,市場已開始加速發展。台灣電子設備協會日前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化合物半導體國際論壇」中,就邀請多位產業專家,針對此議題發表精采演說。

羅姆半導體技術中心副總經理陳宗鼎在演講中指出,GaN在電源供應器的應用大有可為,但提升開關頻率會帶來EMI問題。他以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為例指出,GaN的高速開關特性雖然可顯著降低功率損耗,卻也加劇EMI問題。在Totem-pole PFC電路中,主要有三大EMI問題:AC零交越點造成的共模干擾、快速開關產生的高dv/dt干擾,以及漏極對地寄生電容造成的共模電流。建議可從布局佈線、元件選型、驅動電路、隔離耦合等多方面進行優化設計,他強調,GaN在PFC的應用,需在實際設計中多方測試,以克服EMI問題。

馬來西亞自動化設備製造商Pentamaster(檳傑科達)營運長尤進德則針對SiC晶圓老化的測試問題,發表專業觀點。他提到SiC製程測試會遇到多種挑戰。對此Pentamaster推出Trooper系列解決方案,此方案具備完全自動化特色,且可承受200°C高溫。系統配備2合1探針卡,無需更換即可進行多種測試,並可即時監控漏電流和閘極源漏電流,精確度達5nA,且每顆晶粒都有獨立保護電路。Pentamaster近期與專注前端製程設備的易發精機合作,提供SiC客戶全製程測試方案,雙方並互補客戶服務資源,可協助客戶提升SiC產品可靠性與競爭力。

電動車充電樁是SiC的重點應用,碳矽電子創辦人李坤彥在演講中指出,SiC應用於DC-DC轉換器、驅動逆變器和車載快充電源時,可讓逆變器輕量化,並大幅提升效率提高到99%。近年電動車電池容量快速增加,因此亟需提高充電速度,目前三級充電標準中,只有三級快充可在40分鐘內完成,一級和二級分別需要40小時和10小時,未來若要在10分鐘內充飽,至少需要500kW功率,SiC元件耐壓可達1200V以上,在500A下可輕鬆實現500kW快充,將充電時間縮短到10分鐘內,他預計2025年後,大多數電動車將採用800V SiC系統。

科希倫(Coherent)是垂直整合的化合物半導體公司,目前已透過多次購併掌握了InP、GaAs、GaN等技術,聚焦於工業雷射、航太國防、光通訊等核心市場,並布局車用感測、矽光子、碳化矽等成長領域。該公司業務經理林育廷表示,在光通訊上,科希倫是光元件和模組的領導廠商,旗下的1.6T的高速解決方案,可滿足AI時代的傳輸需求,目前已投資擴充6吋InP晶圓產線,滿足高功率連續波雷射二極體的市場需求。碳化矽方面,科希倫計畫於2025年實現8吋晶圓量產,矽光子部分,則將進一步強化InP製程能力及開發異質磊晶技術能力。

GaN與SiC同為寬能矽半導體重點技術,英飛凌資深經理魏致祺在演講中提到,這兩種元件在650V等級應用中各有所長。在比較開關特性時,需綜合考量導通電阻、電容、反向恢復電荷和閘極電荷等參數,其中GaN開關速度是SiC MOSFET的8倍,但缺乏短路耐受能力,較適合搭配電池使用的伺服器和車用電源。展望未來,隨著CPU功耗增加,對電源模組功率密度的要求將大幅提高,英飛凌推出的整合SiC和GaN方案可大幅提升功率密度與效率。他最後表示,英飛凌是全球電源半導體領導廠商,未來將持續投入SiC和GaN製程研發技術,協助客戶打造效率與可靠性俱佳的新世代電源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