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ADI
ST Microsite
林一平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曾任科技部次長,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興趣為物聯網、行動計算及系統模擬,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等領域/場域。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
我與IBM
我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是基於IBM的大型資料庫及硬體RISC架構的排列演算法。1968年IBM 發展出第一個層次型數據庫(Hierarchical Database)管理系統,稱為MS V1運作於IBM 360電腦。直到今日,仍有很多企業在使用該數據庫。這麼多年來,S/360系統一直都是IBM在金融市場的主力,也是藍色巨人的金雞母。有趣的是,指令精簡的RISC架構,也是IBM的首創。IBM的寇克(John Cocke,1925~2002年;圖一)主導基於RISC架構的建置,於1975年推出IBM 801電腦。
2019/10/14
太空科技的濫觴
今日我們談第六代無線通訊,主角之一是低軌道、低成本的通訊衛星。通訊衛星(Communications Satellite;COMSAT)是用於電信的人造衛星。圖一是收藏於中華電信的通訊衛星模型,當中圖右為Intelsat-3衛星,設計壽命5年,造價530萬美金。
2019/10/5
資料庫逸事:科技創新的接力賽跑
1960年後有了快速的排序演算法,資料庫的技術如虎添翼般的進步。1970年是資料庫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年。這一年,IBM的研究員柯德(Edgar F. Codd,1923~2003。圖一)發表了業界第一篇關於關係資料庫理論的論文《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首次提出關係查詢資料庫的模型理論。這篇論文是計算機科學史上最重要的論文之一,奠定了柯德的「關係資料庫之父」的地位。
2019/9/24
一加一大於二:胖瘦搭檔的螢幕傳奇
我多次模仿畫兩位古早的喜劇演員勞萊和哈台(圖一)。
2019/9/16
IBM軼事:從交大到人月神話
IBM剛成立時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包括員工計時系統、啟動切肉機和打孔卡設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IBM也生產M1卡賓槍和勃朗寧自動步槍這類武器。以IBM的打卡機做複雜的計算,加速了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
2019/9/4
電報文學:簡訊文學的先祖
電報是19世紀後期及20世紀前期重要的通訊方式,也對文學造成重大影響。
2019/8/27
影響電磁學的3個男人
無線電波是一種電場和磁場的波動,可由頻率很高的交流電通過天線輻射產生;換言之,它是電磁波的一種表現形式。
2019/8/14
軍隊通訊逸事─科技如何影響了美國南北戰爭
全世界軍隊的正式通信編制是由美國人邁爾(Albert James Myer,1828~1880年。圖一)所催生。邁爾13歲時曾經擔任電報報務員,後來學醫,1851年由醫學院畢業。之後擔任軍醫時,根據他早期的電報經驗,發明Wigwag旗語進行軍事通信,亦即所謂的Aerial Telegraphy。 這套系統的原理類似於摩斯碼(Morse Code),由一個人拿一支旗子,朝三個方向揮舞,代表不同字母。
20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