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me強化競爭力 廣納AI、創新與AIoT領域百位人才
為加速集團版圖擴張,深化電商、金融、賦能三大事業板塊布局,PChome網路家庭23日宣布,將擴大招聘AI核心技術、創新服務與AIoT智慧物流等三大核心領域專業人才,總計釋出上百職缺,做為創造電商新時代的重要根基。 儘管疫情導致實體通路營運受阻,取而代之的是電商平台業者的營運竄起,但礙於零件生產短缺、物流受阻導致部分商品供需失衡,同時電商競爭激烈,讓電商業者營運與獲利同受衝擊。
友達投入智慧減碳 與供應鏈聯手對抗氣候變遷
面板大廠友達光電表示,正式成為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會員,同時也是全球顯示器製造業中首家承諾於205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的企業。友達同時也號召價值鏈投入深度減碳,希望攜手關鍵供應商在2030年前達成減碳20%目標。 友達指出,秉持環境永續的責任,友達亦是在全球公信力審查通過的科學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SBT)基礎下,逐年降低碳排總量,
大企業拚ESG有成 中小企業如何跟上腳步?
面對全球環境的極端變化,企業在ESG的相關行動逐漸成為國際趨勢備受重視的課題,現在企業除了營收與獲利,還必須更加重視ESG等永續發展議題。不過業界觀察,台灣企業在永續發展上呈現「M型社會」現象,大企業拚ESG有成,但中小企業卻未必跟的上。不過即便中小企業資源有限,但專家認為,數位轉型也是一道解方,疫情加速數位轉型腳步,不妨就順勢而為,將其視為永續發展策略的一環。 ESG一詞分
全球充電樁基建潮 台灣市場準備好了嗎?
美國自2019年拜登上任後積極推動淨零碳排政策,其中針對車輛部分,規劃2030年後電動車於新售車的佔比須達50%。對此,紐約時報指出,充電樁不足將會是各國汽車電動化過程中的最大阻礙。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統計數據,204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將破5億台大關,而屆時充電設備至少須達2.9億座,方能達到「電動車:充電樁」比例「2:1」的最小量需求。紐約時報認為,以現階段美國配
從製造成本到房價 碳稅影響環環相扣
全球零碳賽局起跑,首先迎面而來的是碳有價時代的來臨。專家觀察,碳一旦有價,不旦影響製造成本,甚至可能間接影響房價,影響層面甚廣。然產業雖對減碳感到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挑戰與機會並存,華碩電腦永續長吳澤欣認為,科技創新是實現零碳的重要關鍵,因此也看好如氫能、碳捕捉、碳移除等的新興技術將加速發展並商業化,讓企業在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創造競爭優勢。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
突破性資料處理技術有助提高物聯網效率
物聯網的願景是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安全與便利,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先提高資料處理速度,產生即時情報,讓物聯網資料在幾秒鐘內做出明智決策。 根據Electronic Design報導,物聯網每天都在產生大量資料,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估計,到了2025年,全球每天產生的資料量將達到463EB。在許多情況下,物聯網資訊大多以原始形式傳輸,儲
石化產業甩碳脫油 台泥、中油跨界布建快充站
電動車在2021年大幅成長,同時帶動布建充電樁商機,無論是傳產、車廠,或是石化產業龍頭皆大動作投入充電樁。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指出,全球充電站商機可達新台幣14兆元,然以現狀來看,2020年歐盟、美國銷售電動車與充電樁的比例約在8.5:1~16:1之間。台灣目前電動車掛牌數約1.6萬輛,充電站約有1,100~1,200座。全球充電樁的數量明顯不足,且多以慢充為主。市場指出,不只車廠進入充電樁市
ESG缺衡量標準 UL:量化數據為最佳解
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等議題不斷加溫,帶動永續發展的需求,各國對於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的關注程度持續拉升,許多大廠也紛紛投入、探討該如何落實ESG。 過去企業的永續推動主要著重於單面向的社會公益與社會責任,然而如今已轉向綜合指標性的永續發展活動。藉著ESG,企業能以更具策略性的方式推動永續發展,並進一步將永續發展與業務成果結合,甚至改善營運與財務表現、優化風險管理等,進一步
智慧派遣有多夯? 物流、叫車、派遣都靠它
過去2年,由於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商整體銷售額在一年之間大漲將近20%,運貨量攀升導致物流載運供不應求。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調查預估,2030年全球前百大城市的貨運車輛將增加36%,而相關排碳則預計增加32%,致使市區交通壅塞程度加劇約21%。 由此可見,電子商務的需求激增正為物流供應鏈及城市交通網路帶來衝擊。美國DHL創新副總Gina Chun
電動載具疫後需求看漲 泰國電動車產業迎新商機
涉足電動車業務的泰國新創公司預估,該產業將在後疫情時代快速成長,出現更多充電設施和電動車共享服務平台,服務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Bangkok Post報導,疫情使人們更加了解醫療保健,加上全球更加努力於解決全球暖化,零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電動車時代即將成為現實。 曼谷電動摩托車開發商Etran(Thailand)Co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Sora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