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定義汽車趨勢下的四大關鍵技術人才需求
「五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議題近期受停電、氣候變遷影響,再次浮上檯面,此外第六缺「缺晶片」為眾所皆知。缺人才,也從短期問題變成結構性失衡,人才短缺問題實為刻不容緩。 面對全球電動車(EV)產業蓄勢待發,產業人士指出,汽車產業面對新四化:電動化、智慧化、聯網化、共享化的趨勢,也就代表著,將會有愈來愈多新能源動力系統發生;自駕與駕駛輔助系統也漸成熟;車聯網應用於交
Volvo攜手Starbucks 在美部署快充網路先導計畫
Volvo汽車(Volvo Cars)正評估設置自有直流電(DC)快速充電網路,2022年3月15日宣布跟星巴克(Starbucks)與ChargePoint合作先導計畫,第一階段將在科羅拉多與西雅圖間設置DC快速充電站,支援旗下電動車與其他品牌的任何CSS Combo相容電動車。 根據Electrek報導,DC快速充電網路對長途行駛的電動車或缺乏 Level 1/2充電設施
工業4.0帶來的機車製造三大趨勢
將近百年以來,車輛界以油車為主要商品獲利,發展歷程長,位居難以撼動的地位,然而自2008年,Tesla發表第一輛電動車Roadster後,終於為平靜無波的汽車產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大改變。 品睿綠能(Ottobike)總經理許理彥指出,傳統二輪、四輪車廠在面對取傳統引擎而代之的電池、馬達動力系統,其轉型步調在前期相對緩慢,主要原因在於油車仍於市場上佔有穩定的銷售利潤及營收成長,
越南精密當後盾 Ottobike全力衝刺歐洲市場
作為Tesla底盤模具零件代工商的越南精密(VPIC),近年針對二輪、四輪電動車關鍵零組件著力頗深,特別是自2013年與品睿綠能(ottobike)總經理許理彥合作創立品牌以來,更加大力道於二輪電動車市場的投入。 傳統代工業以5~10年為一單位,製造業的好光景在於如何贏在起跑點,一旦周遭競爭對手在設備及技術上愈趨成熟,原先的競爭優勢則將逐漸削弱,市場將再度淪於毛三到四的價格競
做自駕車的隱形雙眼! 勤崴看好高精地圖於自駕車應用
隨更高等級自駕車發展需求上揚,再加上光達、雷達等感測器價格遲遲居高不下,使得各車廠對於高精地圖的需求更加鮮明。根據市調機構Markets & Markets預估,自駕車市場的高清地圖市場市值將於2030年達到169億美元高峰,而從2021年至2030年複合成長率將會達到31.7%。 在技術端,由於視覺AI技術持續進展、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準確性也有了顯著的提升,使得
搶地、搶電、搶會員 充電站營運市場發展3大趨勢
2021年末,拜登政府於4兆美國就業計畫(The American Jobs Plan)5大項目中,涵蓋了一項由50萬座充電站組成的充電網路基建計畫,彰顯大國對於電動車普及化的決心。其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表示,當前阻礙電動車普及化發展的元兇,便是人們總是搞不清楚能夠於哪裡、以及該如何充電。 無獨有偶,各國針對充電站基礎建設的資金投注與日俱增,亦助長全球充
Tesla台灣充電站幕後功臣 創玖科技建樁三策略
Tesla繼2016年進軍台灣市場後,便號召在地充電站建置、營運夥伴,直至今日在全台已設置逾40座超級充電站。 2019年起加入Tesla特約廠商行列的創玖科技創辦人李俊毅表示,目前全台共有16~18家廠商與Tesla簽訂合作關係,其主要業務除了協助其車主安裝家用充電樁之外,亦協助公共場域建置超級充電站。 李俊毅指出,截至今日創玖於新竹、南投等數家7-1
電動化與智慧化並進 宏佳騰劍指機車界Tesla
電動化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趨勢,這股浪潮也席捲機車領域,身為機車王國的台灣,近幾年各大燃油機車業者紛紛啟動相關布局,宏佳騰則是其中動作最積極者,不僅2020年的電動機車銷售量將近萬輛,2021年更一口氣推出3款新車,在此領域交出漂亮成績單。執行長林東閔指出,電動機車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這也將是未來宏佳騰產品策略中的重點。 電動化雖已是必然趨勢,但對長於內燃機引擎的燃油車業者來說,
Continental與Volterio合作開發電動車用充電機器人解決方案
隨著自駕車逐漸成為主流,自動充電的便利性也日益重要,Continental與新創業者Volterio合作開發電動車充電機器人的計畫,希望在2022年中完成接近量產的系統、2024年進入量產,目前原型系統的充電能力為交流電22 kw或直流電50 kw。 根據Green Car Reports報導,Continental與Volterio的充電機器人外觀雖然類似透過磁場傳輸電力的
全球充電樁基建潮 台灣市場準備好了嗎?
美國自2019年拜登上任後積極推動淨零碳排政策,其中針對車輛部分,規劃2030年後電動車於新售車的佔比須達50%。對此,紐約時報指出,充電樁不足將會是各國汽車電動化過程中的最大阻礙。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統計數據,204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將破5億台大關,而屆時充電設備至少須達2.9億座,方能達到「電動車:充電樁」比例「2:1」的最小量需求。紐約時報認為,以現階段美國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