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要聞-網路打敗行動電話 成奧運轉播大贏家 智慧應用 影音
Vicor
Event

IT要聞-網路打敗行動電話 成奧運轉播大贏家

  • 閩潔台北

北京奧運剛落幕,媒體轉播戰勝負也揭曉,上網收看奧運節目的人次創新高,澆熄了業者對於手機收視的期待。根據Google所屬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與國際奧委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的協議,網友可免費從YouTube上欣賞奧運賽事,這項創舉提供網路資源貧乏的伊拉克及阿富汗地區網友收看官方奧運節目的管道。

除了YouTube外,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iPlayer,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皆提供網友線上收看奧運節目的服務。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共計1,000萬名網友連上其奧運轉播網頁,超過600萬小時的觀看及5,600萬次的下載紀錄,是2004年雅典奧運的20倍。

相較於其他運動轉播節目,如一級方程式賽車(Formula One;F1),僅能透過電視觀賞,國際奧委會對於網路轉播認知的改變,是造成網路觀賞熱潮的主因。英國市調公司CCS Insight總監Ben Wood對此相當肯定,他表示,奧運理當有廣大的觀眾,而數位媒體就肩負提供全球各地觀眾收視的任務,且在免費網路資源充足的情形下,盜版影像完全沒有立足空間。雖然數位轉播風潮正熱,但其合約內容仍屬於電視轉播的一部分,難以界定轉播權及收費方式。目前國際奧委會已經談妥2010及2012年的轉播合約,2014及2016年的部分尚在進行中。

大陸最大通訊系統業者中國移動(China Mobile)通信集團表示,透過中央電視台的授權,奧運首週有100萬名觀眾,透過行動電話收看實況轉播超過30萬小時。這個數字僅為中國移動通信6億名使用者的一小部分,顯示在南韓及日本等成熟市場以外的地區,行動收視並未有突出表現。雖然行動收視在奧運舉辦前備受看好,但實際使用上顯然不是這麼回事,倫敦1名使用者便抱怨,他受夠了拿著諾基亞(Nokia)智慧型手機到處尋找奧運節目的覆蓋範圍,他表示:「到最後,我發現還是拿出電腦,透過網路收看比較有用」。


議題精選-2008京奧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