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手機導入AI新品熱鬧開場 記憶體用量增 高成本問題仍需解決 智慧應用 影音
aispecialreport
Event

PC、手機導入AI新品熱鬧開場 記憶體用量增 高成本問題仍需解決

  • 劉憲杰台北

微軟正式定名Copilot+ PC,集結高通及眾多ODM大廠,宣告生成式AI進入PC市場的時代已然降臨。微軟
微軟正式定名Copilot+ PC,集結高通及眾多ODM大廠,宣告生成式AI進入PC市場的時代已然降臨。微軟

AI應用導入PC和手機的熱潮已經正式展開,在手機端,SoC大廠高通(Qualcomm)和聯發科集結眾多Android陣營品牌推出各種導入生成式AI功能的新機種及新應用。

而PC方面,微軟(Microsoft)更正式定名Copilot+ PC,集結高通及眾多ODM大廠,宣告生成式AI進入PC市場的時代已然降臨,各種新產品和相關應用持續竄出,一切看起來都熱鬧滾滾。

除了各大處理器SoC業者受惠之外,周邊IC廠商也都樂見其成,不過,各家業者共同的看法,都還是認為現階段相關新產品的成本還是很高,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來取得技術突破。

市場人士認為,這波AI走入邊緣的浪潮之中,受惠最多的自然是身為推動技術升級最核心的處理器業者,其他周邊IC相關廠商,就要看實際需求和AI功能的關聯性大小而定。

仍然有相對保守的IC設計業者認為,AI走入手機和PC等應用,並不是對所有晶片都能帶來規格升級的紅利,頂多能夠在其帶動的換機潮當中取得一些出貨成長。

但整體來看,這波浪潮對於有打入手機及PC應用的IC設計業者,基本上都能夠找到爭取中長期成長動能的機會。

不少IC設計業者,包括聯發科、高通等受惠最大的廠商,也都提到現階段邊緣AI的相關應用,仍有不小的成本壓力,最明確的成本就是來自於記憶體使用量的增加。

這是因為7B~13B參數的生成式AI模型,普遍都會需要用到非常多的記憶體空間,基本上所有機種都應該會配備至少16G的記憶體,更甚之各類旗艦機種應該會陸續擴大到24G的規模。

即便現在有許多透過演算法技術調整的方式,來減少生成式AI的記憶體消耗需求,但考量到單一機種還有許多其他額外的AI功能會導入,基本上記憶體的空間仍然是留越多越好。

相關業者指出,記憶體的增加會是眾多成本提升當中相當龐大的一塊,加上更多採用先進製程的高階處理器導入,這些成本的增加,多多少少會讓其他周邊IC的高階產品單價上限受到一些壓迫,甚至可能在一些升級必要性相對較低的晶片上,採用相對比較沒那麼高規的產品。

畢竟從現在一些已經看得到的產品定價來說,打著AI旗號推出的手機和NB確實偏高,如果要加快整個AI應用在市場上的普及度提升,那下游ODM客戶基本上應該會開始積極地要求所有零組件業者控制相關成本。

相對高成本的狀況,也是現階段所有AI機種都集中在高階或是旗艦機種的主要因素,而對於IC設計及整個供應鏈業者來說,下一步就是希望可以盡可能將更多高階功能下放,擴大可觸及的商機範圍。

包括聯發科和高通都曾經提到,接下來將會推出更多不同等級,可以導入AI功能的新平台,如聯發科手機SoC的8300系列,以及高通手機SoC的Snapdragon 8 Gen3 Plus系列與PC SoC的Snapdragon X Plus等等,都是已經推出且力求要擴大市場觸及的平台。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