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與災害防治 智慧應用 影音
瑞力登
ST Microsite

智慧城市與災害防治

複合式災難已成為城市防災的主要挑戰。wikimedia
複合式災難已成為城市防災的主要挑戰。wikimedia

在世界生活的每個人,都一定會暴露在任何程度的災難之下,但災難不見得就會變成災害而危害生命安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指出,災害的影響必須是建立在暴露加上敏感性的狀況下,而形成潛在衝擊,若是人們及所生活的環境有好的「調適」能力,即便有潛在衝擊,「脆弱度」也不至於過於嚴重。

所謂的「脆弱度」,包括自然脆弱度(地震、颱風等)與社會脆弱度(社福醫療、消防救災等),最怕的就是雙重脆弱度,因此聯合國提醒,若能減少脆弱度就能增加小至社區、大至城市的的韌性。

從消防的理念來看,「防」比「消」重要,亦即「防」災比「救」災重要。wikimedia

從消防的理念來看,「防」比「消」重要,亦即「防」災比「救」災重要。wikimedia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客座教授陳亮全在「2016臺北智慧生態社區公益論壇」上指出,安全、健康、便利、舒適是居住環境的四大要素,而其中「安全」為首要條件,尤其近年來因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又日趨顯著,再加上人為因素造成許多都市社經環境的改變、脆弱化等現象,「安全防災」已成為智慧城市無法迴避,必須積極面對的重要課題。

社區為智慧城市災害防治的根本

要讓智慧城市充分發揮災害防治的功能,「智慧生態社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關鍵。智慧生態社區中的「智慧(intelligent)」,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率地整合運用於各領域。

以社區層次來說,智慧不只是技術的運用,還應該包含智慧型設備、裝置、知識、認知、行動或生活,若沒有好的認知,再好的智慧型設備都難做最有效運用。

至於生態社區,則有不同層次及尺度,包含基地尺度的「綠建築」、都市尺度的「生態城市」、社區尺度的「永續生態社區」、多重尺度的「永續景觀」,生態城市也存在各種模式,包含生物多樣性、產業、交通、能源循環、健康等,其中更包含了「社區防減災」。

一般災害的防救或管理,包括減災、整備、應變、復原重建等四大階段及面向。而就智慧城市的面向來看,最常提及的是災害風險「調適」,包含改變建築或土地使用、生活或行為模式,甚至是認知或價值觀等調適方式,用以降低風險的負面衝擊,或增強、強化其正面效應。

面對未來氣候變遷,提供社區民眾可能採取的災害防治與調適策略,科技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開始推動「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建置計畫(TCCIP I、II)」,分析未來台灣氣候變遷可能引發的議題。

如在台灣雨量變遷方面,TCCIP計畫將氣象局一百多年的資料數位化及建檔,發現台灣降雨日數普遍呈現減少的趨勢,而大豪雨日數(日雨量大於200mm)在近50年和近30年卻有明顯增多的趨勢。極端強降雨颱風發生機率也愈趨頻繁。過去總降雨量雖沒有明顯變遷,但颱風降雨比例卻逐年增加。

由於暖化情況日趨嚴重,豐枯水期的差異越明顯,短延時強降雨之都市型水災將成為常態。由此可知,都市社區最有可能面對的氣候變遷災害風險,將會以極端的強降雨(含颱風、豪雨,或平時的短延時暴雨)引發之都市水災、坡地災害(限坡地社區),熱浪高溫與乾旱為主。

智慧城市或社區面對氣候變遷災害風險可能的因應策略,主要是以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為主,如面對水災的防治,已由傳統的集中、約束與防堵風險,轉為分散、減緩或降低風險的思維與作法,包含綠屋頂、透水鋪面、雨水再利用等,如臺北市做了很多防強降雨的滯洪池,就是以社區為本的氣候變遷災害風險的調適行動。

防災比救災更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防災必須要從人的角度出發,設法將原有社區的鄰里系統網絡納入防災體系,才能讓防災觀念深植人心,使得社區自助、互助、共助,成為智慧城市災害防治的根本。

在災害發生時,防災、消防工程或醫療體系若要在第一時間尋求救助資源,必須善用鄰里系統或社區發展協會的網絡,打破專業垂直式的準備工作,才能讓防災資訊流通更加迅速,對於災害防治將更有成效。

如因為氣溫劇烈變化對高齡長輩健康影響甚鉅,只要氣溫達38度C以上,臺北市社會局就會啟動「酷暑關懷服務」計畫,透過原有的照顧網絡,聯繫獨居老人社區可避暑的公共空間,以此方式達到減災的目的。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長吳俊鴻指出,從消防的理念來看,「防」比「消」重要,亦即「防」災比「救」災重要。尤其是近期的災害都是複合式災害,如發生地震的同時可能也會引發火災,颱風來襲的同時也會帶來水災,必須以「全災害管理(All-hazard approach)」的方式思考,提供完整的訊息,才能達到智慧型防災的要求。

如市府防災資訊網可以透過通訊軟體「Line」,主動告知市民淹水區域,並事先做防災準備。以往中央跟地方的資訊防災訊息流通雖然還算順暢,但針對鄰里的訊息傳達不足,內政部消防署因此也正積極推動「深耕計畫」,希望能補足鄰里及企業主防災訓練的不足之處。

吳俊鴻指出,由於2020年人口老化程度將達五比一,消防局也正積極提倡CPR和AED訓練,未來長者若面臨突發性的心肌梗塞,家屬才能及時救援。市民的教育訓練是重要的,提高市民防災知識及技能,讓市民自助,旁人互助,最後才是公部門的公助,就能降低災害的發生。

事實上,目前不只是台灣,各國都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醫療健康環境生態,才能建立良善的防老、養老的環境。必須要考量城市的在地化差異,將服務模組化,設法和在地資源整合形成上層設計,再反過頭來根據社區的特性,設計在地化的服務。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則是積極推動海綿城市與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先是固守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接著才思考如何因應超量的氣候變遷。但海綿城市的概念,只能防堵與保留水資源,或許可以思考水資源如何再利用,在無法打掉建築跟建設的前提下,多一點綠、多一點水,以舒緩氣候問題。

但即便減緩氣候變遷,總有一天仍會有突發狀況,無法立即處理。社區自主防災的應變也就顯得特別重要,除了針對各種情境模擬治災外,搭配社區防災地圖,讓居民了解社區環境,並以智慧化的方式及時得到防災資訊,也是智慧城市災害防治的重點。

如台灣的降雨因為不太均勻,若能透過雲端的網路訊息,利用系統感測器將相關訊息快速透露給民眾,才能及時降低災害。因此智慧城市的災害防治,不僅要致力於軟硬體建設,更要能適時傳達防教與環境教育的觀念,「軟硬兼施」,才能建立共識、相互協力,共創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