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轉型新路 生產力4.0讓台灣從製造到智造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DForum0522

智能製造轉型新路 生產力4.0讓台灣從製造到智造

東捷資訊林本源副總經理(左一)、Exosite美商遠景科技郁正德亞洲區行銷長(右二)、施耐德電機李乾瑋總經理(右一),出席7/21「生產力4.0創新製造服務網絡系列活動—智能製造轉型新路論壇」就台灣智能製造產業商機與合作機會等議題交換意見。
東捷資訊林本源副總經理(左一)、Exosite美商遠景科技郁正德亞洲區行銷長(右二)、施耐德電機李乾瑋總經理(右一),出席7/21「生產力4.0創新製造服務網絡系列活動—智能製造轉型新路論壇」就台灣智能製造產業商機與合作機會等議題交換意見。

自從美國AMP、德國工業4.0等計劃陸續推出,台灣在2015年行政院也正式核定「生產力4.0發展方案」,極力促使重點產業導入生產力4.0相關技術應用。本月21日工研院辦理「生產力4.0創新製造服務網絡系列活動」,首先登場的是「智能製造轉型新路」論壇,聚集業界各路好手共同集思「台灣智造」的下一步。

台灣轉型智慧產業之路

首先登場的是東捷資訊副總經理林本源,他的分享圍繞在三大主題:1.工業4.0相關規範及架構之下,回顧各國政策內容;2.東捷資訊如何協助東元電機,發展自動化相關計劃項目;3.台灣的企業要往智慧製造路徑,可以從哪些方面切入。

首先,林本源舉出德國2013年梅克爾政府提出RAMI4.0後,全德國共273家工廠實際走向工業4.0,這個數字跟大家想像有些落差,顯示各國要把產業推向工業4.0,實際面臨許多挑戰。一間工廠要走向4.0,其實要經歷一連串部門、資訊整合,從資訊孤島→產供銷整合→製造業全價值鏈→物聯網階段→工業4.0階段。除了德國,還有美國的IIRA工業互聯網體系;中國智慧製造系統架構。

接著林本源提到,東元電機的工廠經歷60年,製造端面臨各種實際問題,包含準交、工單、品質等問題。東元電機導入智能系統模組,建立One TECO Platform平台、TECO IoM(Machine) Cloud架構,串接SAP ERP、SAP ME、CPS、能源監控模組、AGV等系統。智能系統導入步驟包含:1.定義生產製程;2失效模式檢視製程;3設備、製程管理;4資料分析及應用。

最後一部分,對於台灣企業想把工廠升級為IoT架構,林本源給予三項建議:1.定義企業IoT實踐藍圖(診斷企業資訊化及自動化程度,依實際需要擬定IoT步驟);2.選擇傳輸及資料採集方式(評估企業內部IT資源,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3.在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企業定位在哪?(每五年評估一次,針對資訊化技術、物聯網與互聯網+、通信技術、管理與文化做整體評估)。

物聯網新時代的競爭優勢

論壇第二場接著由Exosite美商遠景科技亞洲區行銷長郁正德上場,他從物聯網感測、控制、訊號傳遞角度來看工業4.0,因為網路普及、硬體設備價格低廉化,讓物聯網的商業模式百花齊放。

郁正德接著說物聯網不再是產品而是服務。麥肯錫顧問公司2015年提出一份研究,到2025年物聯網產生11兆產值,但是弔詭的是,同一份調查顯示95%受訪者認為三年內要做物聯網;63%認為沒做物聯網會被競爭對手超越;但僅有40%正在研究IoT;17%才正要執行IoT計劃。這個數字顯示,大家都知道物聯網是未來趨勢,但真正導入時才發現門檻重重。

郁正德解釋此現象,物聯網其實不是新科技,但體系、標準技術相對複雜,架構牽涉使用者、觀察者、控制者、硬體、感測器、雲端平台技術。當軟硬體要整合時,首先就面臨技術門檻,例如自建雲開發雲端資訊管理,在API、使用者資料取得SDK,往往需要3?6年時間整合,相關的成本、技術都不是短期可以負擔。

他更表示:「真正物聯網能真正成功導入的關鍵點,不一定在於技術,而在於如何創造物聯網背後所隱含的商業價值。」Exosite著重與企業客戶創造物聯網的創新價值,關心客戶和終端使用者的物聯網需求,把除了將連網產品的基礎架構做好並且增加客戶服務體驗、營運效率與商業決策能力。

郁正德更以Exosite的成功案例——Parker派克軟硬體技術與物聯網結合運用,強化智慧製造工業4.0概念,Parker的SensoNode為客戶創造全新的可能性,不但能提供預測分析,更能協助客戶推動最佳商務決策,通過雲端可以同步即時瀏覽和參考歷史數據,對設備系統性能有全面的了解。

郁正德補充:Exosite了解物聯網,知道如何有效運用物聯網的策略,透過商業轉型與技術諮詢服務,可以針對企業客戶與合作夥伴介紹部署連網產品的最佳實務作法,幫助企業客戶快速地找到新的商業模式,雙方可以充分合作互補長短,尋求企業獲利與永續的解決方案。

為了降低物聯網導入的鴻溝,郁正德認為產品導入加入物聯網平台是非常適合台灣業者的選擇方案,目前Exosite平台提供高度彈性與客製化能力,節省開發時間成本,提供完整開發流程與工具、技術諮詢?設計能力。

郁正德更強調,選擇量身訂做的軟體平台與解決方案將至關重要,因為物聯網產品絕對是客製化的方案而非標準化產品,每一個客戶與專案都會有不同的硬體或商業模式需求。

Exosite能以產品設計諮詢顧問的身分,提供完整部署計劃,從產品特色構思、前後端功能設計到工程、現場測試與量產規劃,都能協助工業型客戶或製造商進行物聯網的部署。

邁向工業4.0智慧製造

最後則是施耐德電機工業暨機械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李乾瑋,他指出全球目前能源趨勢到2050年都市化人口達25億,城市能源用量、自動化設備勢必須要再升級,政府、企業皆需要新的計劃。而物聯趨勢,預估2020年有500億個裝置互聯,分散式裝置管理是未來方向,而工業用電到2050年增長50%,如何控制能源需求、穩定供?用電是棘手問題。

接著李乾瑋說明,回到工業4.0生產控制端,施耐德認為未來工廠除了滿足大量生產之外,接著走向個人化、客製化的工廠管理模式。產線控制、樓層控制需要更多感測器監測,設備更需要智能服務功能且彼此溝通無礙,同時需要更開放的通訊平台,串接各資料庫讓生產虛實化。

最後李乾瑋解釋全球工業4.0有三大發展趨勢:1.企業經營角度,從生產壓低成本思維,轉型為機台、生產價值,思考的是帶給客戶多少價值。2.設備虛擬、雲端化,生產者要知道如何定義工廠整體走向。3.商業模式整合更多智慧機台自動化,智慧化的生產工廠,當一條產線發生故障,其他產線能馬上補足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