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添柴火 孕育眾多新創尖兵 智慧應用 影音
瑞力登
ST Microsite

大數據添柴火 孕育眾多新創尖兵

  • DIGITIMES企劃

富比世(Forbes)公佈的「2015年最熱門的全球百大新創物聯網公司」中,Gogoro為唯一進榜的台灣企業,高居第七名;顯見其結合聯網、雲端、手機軟體與大數據,成功驅使商業模式與科技創新,因而深獲肯定。Forbes
富比世(Forbes)公佈的「2015年最熱門的全球百大新創物聯網公司」中,Gogoro為唯一進榜的台灣企業,高居第七名;顯見其結合聯網、雲端、手機軟體與大數據,成功驅使商業模式與科技創新,因而深獲肯定。Forbes

根據調查機構IDC預測,時至2017年,全球大數據市場價值將衝高至324億美元,哪家企業愈能實踐「Big Data、Big Deal」,就愈有機會躍為市場贏家;因而導致大數據新創公司(Big Data Startups)應運而生,並獲得可觀融資挹注。

近年來,搭上大數據熱潮的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橫空出世;單單是提供獨特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用戶利用大數據產生商業價值的業者,便不在少數。

創始於2011年的SumAll,便算是一個例子。該公司的成立初衷,在於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即時性的資料分析服務,分析範圍含括社群媒體及電子商務之相關數據,例如社群網站的網頁流量、經由亞馬遜平台產生的銷售量...等等,可按每週、每月等用戶所需要的週期,產出可視化分析成果,最終呈現於互動介面,以利用戶追蹤消費者動向。

此外,成立於2012年的Flatiron Health,對於人類社會更顯得意義非凡,因為其可協助推動癌症治療。擅長於癌症數據分析的Flatiron Health,經由多種途徑廣泛彙集病患臨床記錄、醫師診斷記錄、病患治療結果、繳費記錄、基因資料...等等多樣化數據,運用大數據技術予以整合、分析,再將結果提供予腫瘤學家,從而協助醫師優化臨床診療決策與方法,現今全美國使用該公司數據分析成果的腫瘤學家已突破千人。

大數據分析個人能力  幫助企業尋人與留才

至於創立於2010年的DataStax,則是在2014年獲得高達1.06億美元的E輪融資,因而震驚各界。該公司的主要業務相當明確,便是發展Apache Cassandra的商業化版本,而Apache Cassandra的特點在於擴展性高、容錯性強,並深具開發靈活性、搜尋效率,是一種遠較傳統關聯式資料庫更適用於大數據儲存環境的NoSQL資料庫,包括Cisco、eBay等赫赫有名的企業,都已成為DataStax的用戶。

而創設於2013年的Tamr,則源起於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植基於大規模離散數據整合的研究成果,擅於提供機器學習演算法暨相關軟體,可以化繁為簡,有效整合管理紛亂的資料來源,幫助用戶建立一個集中目錄,並統合資料展示與管理機制,從而快速辨別大量資料來源之間的關聯性;目前包括豐田、GE、Novartis等知名企業,都已採用Tamr所提供的解決方案。

除了提供大數據解決方案外,憑藉大數據技術滿足其他服務或應用需求的新創企業,其實也不少。比方說有一家名為WhoKnows的公司,其提供一項App程式,並運用一種堪稱特殊的演算法,可分析出使用者的數位足跡,例如在網路上的留言或點擊狀況,從而計算出個人能力,提供給企業雇主,作為尋人、用人、留人的決策依據,以實現人力資源運用效率的最大化。

就連PayPal都參與投資的Loop Commerce,乃是一個線上送禮平台,標榜能夠為顧客提供便利的購物體驗,強調僅需簡單三個步驟,即可輕鬆挑選好禮物,致贈給親朋好友。其步驟包括:一、送禮人選出禮物,再輸入電子郵件地址,接著由Loop Commerce寄送賀卡給收禮者;二、收禮人收取賀卡後,可挑選自身所喜好的款式(例如顏色、尺寸);三、Loop Commerce會根據收禮者所提供的收件地址,將禮物寄送至該處所。

剖析氣候、土壤與作物生長  提振農業生產力

暫且撇開歐美系新創公司,看看與台灣較為鄰近的亞洲地區,是否也有靠著大數據而崛起的生力軍,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位在印尼的Ci-Agriculture,成立宗旨其實也別具意義,只因為該國農業生產技術欠佳,導致每年都必須向東南亞鄰國進口糧食作物,促使Ci-Agriculture決心將無人機、物聯網與大數據等技術套用在農業,幫助農民擺脫經驗法則,改以科學化依據來制定栽種決策,藉此改善印尼的農業生產力。

論及Ci-Agriculture的做法,乃是運用感測器監測土壤狀況,再以無人機空拍農地,持續不斷地彙集大量資料,最終結合大數據分析,終至產生數項有助於農業生產的核心產品,其一是精準作物,透過分析氣候、土壤與作物生長速度,為農民提供精確資訊,使之能掌握何時應當播種、施肥,並知道如何正確地去除蟲害;其二是供應鏈平台,上自最上游的農民、下至最終消費者,所有參與者都藉由此平台加以整合串聯,每位成員隨時都可從中搜尋最新訊息,作為預測商品價格、市場供需的決策依據;最後是農民保險,Ci-Agriculture基於氣候天災對作物收成的衝擊、保障農產品收購價格...等種種有益於農民的動機,設計不同保險專案。

至於日本的SmartDrive,則動用一套小巧配件,輔以App程式,藉以組成可供追蹤車況與駕駛資料的解決方案,其做法是將配件連結到車載診斷系統(OBD),接著透過藍牙與智慧型手機的App進行同步,此時手機便開始蒐集引擎統計數據、燃油資訊。

展望未來,SmartDrive希冀依循B2B2C途徑來賺取收益,譬如協助汽車保險業者掌握客戶車輛的細部訊息,以便能根據每一客戶的駕駛狀態、風險係數,量身打造最恰如其分的保險計畫。

無獨有偶,出身於台灣,由TMI台灣創意工廠投資、偕同台大創新研究中心打造的Drive Curve,設想的兩項獲利方程式中,其中有一項與SmartDrive的構思頗為相近,皆是協助保險公司獲知其顧客的駕駛行為。Drive Curve提供一種訴諸駕駛人的遊戲,意在透過記錄駕駛行車相關數據的分析與評分系統,協助使用者改正不良的駕駛習慣,更進一步實現省油、減少零件耗損等諸多效益。

對駕駛人而言,只要在準備行車上路前開啟Drive Curve App,即會開啟自動偵測,詳實記錄所有駕駛過程,旋即進行評分,以期促使駕駛理解亟待改進的行為。論及該公司所設想的獲利方程式,其一如前所述,係與汽車保險業者合作,另一則是尋求與硬體廠商合作,期盼能靠著搭售軟體來盈利。

分析消費者跨螢行為  作為投放廣告依據

除了Drive Curve外,台灣仍有其他大數據新創企業,由前宏達電創意長陸學森打造的Gogoro電動機車,正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因為其電動機車深具智慧化,從頭到尾共計內建多達80顆感測器,並與後端監控系統隨時連線、上傳資訊,故而可以蒐集路況資料並進行分析,還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騎乘習性,執行電力最佳化,使電池供電效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不僅如此,也能在第一時間掌握諸如輪胎漏氣、車尾燈故障等異狀,並立即提醒車主,藉以確保行車安全。

推出91 App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九易宇軒,旨在讓有志從事電子商務的公司,無需斥資找人代為製作App,即可藉由租賃型式以最快速度開設App商店,而其賴以贏得電子商務公司青睞之處,其實不僅止於可便宜租用App,而是利用大數據分析,深入洞察消費者習性,進而幫助電子商務公司洞燭機先,提高獲利機率。

另一個令人驚艷的例子,則出自於擅長於人工智慧的沛星互動科技(Appier),幾個月前才獲得多家國際知名創投共同挹注相當於新台幣7.5億元的B輪資金。Appier透過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可協助客戶端的行銷管理人員,深度理解終端使用者穿梭於手機、平板、個人電腦乃至電視的「跨螢」使用行為,同時藉由跨螢分析,掌握使用者之所以形成採購決策的關鍵所在,好讓客戶找出最有價值的使用族群,進而精準投放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