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與物聯網技術為關鍵 迎向智能醫療新紀元 智慧應用 影音
Wolfspeed
DForum0522

平台與物聯網技術為關鍵 迎向智能醫療新紀元

隨著資訊技術與數位科技的大量應用,醫療服務不僅提高了品質,也形塑出智慧化的全新面貌,帶給人們更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隨著資訊技術與數位科技的大量應用,醫療服務不僅提高了品質,也形塑出智慧化的全新面貌,帶給人們更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日前三星在巴賽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推出新一款智慧手機,使用了指紋識別技術,同時還內置有監測心跳的感測器與健康保健類的應用功能。無獨有偶,蘋果也正在全力打造醫療方面的硬體產品,力爭在智慧醫療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面對科技巨頭紛紛進軍智慧醫療的情況,研華數字醫療事業處協理林金輝認為,科技產業的重心正在逐漸變遷。醫療照護人員的短缺、醫療支出因人口高齡化佔整體GDP比重越來越高,與日益精進的半導體技術等3個因素驅動傳統照護模式產生不同的變化。

新型態照護模式:point of care(即時照護)興起,隨著資訊技術與醫療的進一步結合,智能醫療將快速走進一般民眾的生活,帶給人們更高水準的服務。

高齡化與新科技  驅使醫療快速進化

林金輝分析,就人口高齡化來看,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經過半個世紀後年歲漸長,加上新生兒出生率越來越低,導致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聯合國人口發展基金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60歲以上的人口數在2012 年已達到8.1億,佔總人口數11%;預計2050年將達到20.3億,佔總人口數22%。

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醫療費用佔整體GDP比重也逐年成長,這也意味著政府未來需要負擔龐大的醫療支出。此外,半導體技術進步,處理器價格降低但功能卻越來越強,連帶改善了醫療設備的效能,在這些因素交互影響下造就出point of care的照護模式。

在新的照護模式下,資訊技術與數位科技被大量應用,不僅提高了服務品質,也形塑出智能醫療的全新面貌。舉例來說,在儲血血袋上裝設RFID Tag及溫度偵測器,溫度偵測器用來確保這袋血從入庫保存、提領到使用的過程中,都維持在一定的溫度,RFID Tag則做為生產履歷的用途,記錄這袋血相關資料,包括捐贈者、血型和是否有傳染病等,從而降低醫療疏失發生的可能性。

IBM曾經為智能醫療描繪出一個理想藍圖,當病患進入醫院,醫護人員就會為其戴上Tag(可能是條碼或RFID)隨時掌握蹤跡。當病患接受診療服務時,醫護人員透過電腦掌握目前所能使用的資源及其所在位置,像是醫療儀器、藥品和材料等。將病患、醫生、護士、治療儀器等所有相關醫療資訊都串連在一起,不僅是智慧醫療的終極理想,也與物聯網將所有資訊整合在單一平台的概念相吻合。

智能醫療三階段  從數位、移動到遠距

林金輝表示,智慧醫療強調的是以病患為中心提供醫療服務,其目的有3個,第一是讓病患得到更好的照護;第二則是降低醫療成本;第三為提升醫療服務的品質,避免發生用藥錯誤等醫療疏失。

換句話說,在智能醫療情境下,被照護者(即病患)所享有的自由度變高了,不一定要侷限在某個地方才能接受醫療服務,而單一照護者(即醫護人員)所能照護的病人數量也越來越多。

傳統醫療服務要怎麼做才能走向智慧化?林金輝認為必須循序漸進,從數位化、移動化、最終達到遠距照護的目標。第一步數位化為的是降低成本,如導入電子病歷(EMR)、醫療影像擷取與傳輸系統(PACS)、臨床資訊系統(CIS)等。接下來進展到移動化,提升病患和照護者的自由度與便利性,如醫囑處理系統(CPOE)、無線實時定位系統(RTLS)等。

最後則是遠距照護,病患即便在醫院外更廣的範圍都能接受醫療照護服務,如:遠距開刀、遙測監護儀(Telemetry monitoring)等。如果以這3個階段來看全球智慧醫療的發展現況,美國的數位化與移動化已經相當成熟,目前正在發展遠距照護;歐洲多數國家已完成數位化,至於移動化和遠距照護則是從西歐國家開始發展,以同心圓的方式慢慢擴散到歐洲其他國家;而大陸則呈現跳躍式的成長,三級醫院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數位化,其中三甲醫院也開始發展移動化如導入移動醫療推車,一級和二級醫院目前仍停留在數位化階段。

為了協助推動大中華區的智慧醫療應用,研華發展出包括智慧就診服務、優質醫護,以及數位一體化手術室等智慧解決方案,融合一系列的應用情境於醫院大廳櫃台、護理站、病房、手術室等,打造友善的醫護環境。

林金輝強調,智慧醫療需要一個好的電腦平臺與物聯網技術,而研華所提供的數位醫療照護裝置,不僅針對醫療環境而設計、且均經過IEC606011、EN606011及UL606011安規認證,方便醫師、護理及照護人員存取各種臨床資訊。

經過10年的長期經營,已在大中華區累積不少應用案例。未來希望結合台灣醫院的導入與管理經驗推向大陸,協助大陸醫院邁向智慧化,不僅讓成本控制在水準之內,同時還能提升醫護品質,帶給人們更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本文由研華科技提供,林稼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