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全台40萬失能者 復健機器人的商模與付費機制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1/04/16
隨著機器人工業的蓬勃發展及醫療服務科技導入日盛,醫療院所復健科近年陸續採購不少復健機器人。目前全台已有不少醫學中心和復健診所使用復健機器人幫中風病人復健。主要搭配健保與自費兩大方式進行,而到院復健與居家復健的費用計算方式也有些不同。 醫療院所應用 助科學化復健服務 以現階段來說,復健機器人的商業模式,主要分為廠商與醫院之
賦能全台40萬失能者 復健機器人的商模與付費機制
【遠距醫療專題—市場定位篇3】如何提升遠距醫材臨床接受度?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4/15
新式手術醫療器材的市場推廣,有賴於醫材通路商定期舉辦實作工作坊,以及提供醫療院所臨床使用人員即時的客戶服務。這樣的方式同樣可應用於遠距醫療解決服務提供者的眾多軟體、硬體、AI演算法服務,更有機會讓台灣遠距醫療科技真正走進各國醫療產業。 降低臨床人員使用門檻 提升機構購買意願 遠距醫療解決
【遠距醫療專題—市場定位篇3】如何提升遠距醫材臨床接受度?
晉弘整合AI與光機電 劍指全球遠距醫療市場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1/04/14
台灣數位醫材公司晉弘科技,著重創新醫療光機電模組與系統開發,近年來聚焦數位五官鏡產業,同時切入AI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軟體開發,及mPDA醫療用手機事業。在2021年4月13日興櫃前法人說明會上,晉弘科技董事長鄭竹明表示,希望以數位即時醫療影像診斷器材的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者的定位出發,推進全球遠距醫療發展。 2010年創立的晉弘從眼底鏡開發起家,陸續推出耳、鼻、口、皮膚等五官基本檢
晉弘整合AI與光機電 劍指全球遠距醫療市場
【遠距醫療專題—市場定位篇2】幫國外建置遠距醫療服務 台廠機會在哪裡?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4/13
在醫療產業數位轉型快速且需求迫切的地區,如美國、中國、歐洲,台灣遠距醫療業者或可聚焦資訊串接、數據分析、醫療資源節省等服務與概念,同時提供以各地區醫療保險制度客製化的解決方案,並與當地廠商成為夥伴,可望在既強又廣的資訊輔助和穩定服務之下,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 醫療是相當在地化且分科零碎的服務,且十分講求病人與醫師之間的信任,更看重醫療服務提供商如醫院、醫師、保險業者之間的條款
【遠距醫療專題—市場定位篇2】幫國外建置遠距醫療服務 台廠機會在哪裡?
【遠距醫療專題—市場定位篇1】在家也能看醫生 還差哪些關鍵步驟?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4/12
在大都會和關鍵醫療資源投放地區,民眾就醫非常便利;然而仍有些疾病和不適症狀有時難以開口與及時就醫,在台灣若希望不到醫院也能獲得良好醫療服務,還有待醫療相關法令的鬆綁、遠距醫療技術的安全有效風險驗證、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共同協力。 根據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醫療調查統計,截至2017年,全台灣各縣市醫師公會的會員數約莫47,847萬家,比全台11,755家的便利商店還要多。如
【遠距醫療專題—市場定位篇1】在家也能看醫生 還差哪些關鍵步驟?
規模化長照機構需要什麼?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4/08
長照機構床數從49床擴增至200床甚至更多,需求並非空穴來風,而是面對2025年全台21%超高齡社會的照顧需求,台灣健保與社會如何因應,更是迫在眉睫。隨著機構規模擴增,在後端管理者、前端服務者、終端被照顧者之間,需要資訊系統、軟體應用、硬體整合,才能替人力不足解渴。 智齡科技(Jubo)執行長康仕仲與總經理陳裕元接受DIGITIMES專訪時表示,藉由雙邊合作全面提升在地長照資
規模化長照機構需要什麼?
【王欽堂專欄】疫情延長賽 促數位醫療加速轉型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4/07
當疫苗供應日益加快,看似解封有望,歐、美、日單日確診卻在近期創高,全球各洲有效病例再生數和解封指數,更重回警戒線之上,讓COVID-19(新冠肺炎)正式進入第三波流行。呼籲民眾「再撐一下」,暫時仍不宜出遊,且應嚴守戴口罩等措施,顯現人們對於封鎖的彈性疲乏,是造成疫情再次升溫的主因;另一個更令人擔憂的,是巴西、德國、法國的加護病房(ICU)相繼崩潰,對醫療量能已到臨界點的示警。
【王欽堂專欄】疫情延長賽 促數位醫療加速轉型
守護懷孕期寶寶安全 新創澔心推醫療級偵測貼片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2021/04/01
懷孕時程長達40週,除了產檢以外,孕婦仍時刻關心胎兒健康,但苦無適合的科技可用,加上2020年新生兒已跌至約莫16萬5千人,在在使得嬰幼兒健康科技發展迫在眉睫。台灣新創公司澔心科技希望藉由生物感測技術,並整合演算法的微型感測貼片,提升懷孕期寶寶安全。 澔心科技推出的醫療級「智能照護穿戴裝置孕期管理與新生兒照護方案」,在孕婦貼上貼片後,系統將資訊無線傳輸到手機App,孕婦即能看
守護懷孕期寶寶安全 新創澔心推醫療級偵測貼片
【遠距醫療專題—資訊篇3】 健保卡的安全機制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3/31
醫療數據的資訊安全,對於醫療院所的意義在於確保客戶資料與營業秘密。隨著工商業社會的生活需求,國人在各縣市之間遷徙流動,透過健保卡即能就診,其中的資安防護需要跨單位共同建立安全機制,以及健保署等中央的政策配套才可望落實。 此外,為了發展大健康產業,醫療資訊未來和AIoT的串接構想與配套,也都需有更全面性地規劃與前導計畫。 健保卡的安全機制分為整體、個人資料
【遠距醫療專題—資訊篇3】 健保卡的安全機制
【遠距醫療專題—資訊篇2】解析健保IC卡4大區段功能 智慧醫療 》醫電整合 2021/03/30
看醫生帶健保卡,識別身分相當方便,都是由於健保IC卡當中包含「個人基本資料」、「健保資料」、「醫療專區」、「衛生行政專區」等4大種類的資料存放區段,使醫療人員透過讀卡機,就能夠「讀」取這些資料,並且「寫」入每次看診的病歷內容。這4大區段當中,更有身分確認、數據警示、病人關懷等應用。 首先、健保卡正面印有持卡人姓名、身分證號、出生日期、個人相片,左下角還有卡片的流水編號,以供另
【遠距醫療專題—資訊篇2】解析健保IC卡4大區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