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心控制技術 精呈科技深耕電加工領域
廖家宜/台中 在半導體、光電與通訊等高科技,到電動車蓬勃發展的背後,潛藏的是龐大的模具與加工設備商機,而被廣泛應用在模具製造的放電加工機,需求同樣龐大。台灣中部地區是機械業大本營,在這裡約有20多家放電加工機製造商,總產值約新台幣70億元,特別的是,台灣放電加工機的控制器是自行研發,不需仰賴進口,這也讓放電加工機成為台灣少數可和日商競爭的產品之一。 如說
產業鏈重整引爆新需求 智慧建築市場快速加溫
王明德/台中 智慧化是建築領域的重要趨勢,根據研究機構日商環球訊息的統計,此市場正以10.5%的複合成長率(CAGR)快速起飛,其產值將從2025年成長至1,089億美元,龐大的產值吸引了大量廠商投入。整體而言,智慧建築的加速成長,包括了市場與技術兩大層面。 在市場方面,近年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廠商出走潮是關鍵之一。21世紀開始,中國成為全球各大企業的重點布
用新科技為建築加值 PropTech延伸智慧建築概念
王明德/台中 智慧建築概念問世已久,不過多年來都僅侷限在建築體內的智慧化功能,近年來此概念進一步延伸,將不動產也含括入內,衍生出「房地產科技(PropTech)」一詞。PropTech與智慧建築的最大差異,在於前者的面向更大,除了建築物中的軟硬體系統外,也將不動產業者與建商的營運需求納入,並且透過各種新科技強化效率,例如使用大數據與AI建立土地與建物的估價系統、利用AR/VR
製造業充滿變數 彈性供應鏈因應抵抗風險
廖家宜/台中 COVID-19(新冠肺炎)雖持續在全球蔓延,隨著疫苗問世,接種進度較快的歐美各國已開始準備復甦。不過在2021年,製造業者依然沒有太多樂觀的本錢,在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未來中,維持營運能力只能算是基本,更具挑戰的是疫後諸多不可控因素再再考驗業者的應變能力,例如近期全球海運的緊繃,再度為供應鏈的穩定帶來衝擊,這也使得接下來如何透過發展智慧製造體系增加供應鏈韌性與敏捷
英特爾5G智慧工廠 大秀工業4.0優勢
涂翠珊/綜合外電 英特爾(Intel)與義大利電信(Telecom Italia)等產業夥伴合作,在義大利Verona打造了一座結合最新5G與人工智慧(AI)技術的智慧工廠,希望藉此向想要維持市場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展現數位化所能帶來的各項優勢。 IoT Tech News網站引述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研究指出,智慧製造市場到了
消弭工程師學用落差 GE家電自訂工業4.0發展課程
陳明陽/綜合外電 過去5年GE家電(General Electric Appliances)投資10億美元建立與營運9個智慧製造設施,但許多工程科系畢業生缺乏在這些數位生產設施工作所需的技能,因此GE家電自行發展工業4.0發展課程(Industry 4.0 Development Program)以解決工程師學用落差。 根據IndustryWeek報導,
手握電動車大單 齒輪廠本土的「低成本智造」心法
廖家宜/台中 台灣齒輪廠本土,不僅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品牌在台齒輪供應商,前陣子更搶先打造出亞洲首個電動車二速齒輪變速箱,跨出台灣從汽車零件製造往模組系統發展的一大步。而成立40年,本土除了深耕齒輪開發製造,近年也積極深化「內在」,透過智慧製造備戰電動車新時代。 在電動車心臟的動力系統中,除馬達外,另一個核心零組件,就是幫助電動車變速的齒輪箱。一直以來,單
洛克威爾新品牌 無縫銜接傳統設備與智慧科技
廖家宜/台北 為協助公司企業在數位化時代更快速地創新並改善效率,自動化大廠洛克威爾(Rockwell)不斷更新服務和提升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並於近日宣布推出新品牌「LifecycleIQ Services」,透過專業服務結合知識和科技,解決工業價值鏈的各項挑戰。 LifecycleIQ Services將打造一個更親密的客戶互動參與模式。洛克威爾指出,透
機器人需求續增 ABB推遠端線上「問診」服務
廖家宜/台北 後疫情時代將催化自動化需求大增,業界看好2025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大增6成。然看準當前全球疫情仍未完全止息,機器人大廠ABB日前也對此推出遠端線上機器人自動化評估服務,將協助業者可透過數位平台與ABB原廠直接對談,協助解答對於機器人自動化的疑問,並針對需求評估可行性。 ABB表示,因不可抗力因素驅動的數位化及自動化需求,大幅加速智慧製造
降低成本與提高品質 微軟三方合作數位轉型
陳明陽/綜合外電 Mars宣布跟微軟(Microsoft)與Accenture合作進行全球業務數位轉型,跨事業採用雲端優先的策略,整合人工智慧(AI)、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物聯網(IoT)以建立智慧供應鏈,在每一個接觸點(touchpoint)提供超相關(hyper-relevant)的消費者體驗。 根據Automation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