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llum承襲以色列IDF血脈 推一站式車載資安解決方案
電動車是各國打造「運輸去碳化」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資訊安全在汽車領域的重要性無庸置疑。隨著全球車廠將產品數位化,更需要擬定戰略來保護旗下汽車免遭受網路攻擊。為了協助車廠更有效率地找到合適的安全解決方案,總部位於以色列的車載資安公司Cybellum設計了獨家產品安全平台,確保車輛在整個生命週期中的網路安全。 Cybellum執行者兼共同創辦人Slava Bronfman將「永續
新全局快門感測器可強化駕駛監測系統效能表現
歐美交通機關分析95%的道路交通事故肇因於人為疏失,必須倚賴法規與科技輔助,駕駛監測系統(DMS)能持續追蹤駕駛人的頭部移動,辨識睏倦或分神的徵象並透過車載系統發出警示,以保障乘客與其他用路人安全。 根據Electronics360報導,意法半導導(STMicroelectronics)新推出的VB56G4A全局快門(Global shutter)感測器,基於自製的先進3D堆
技術能量深獲全球大廠肯定 凱銳光電讓車載影音體驗大升級
影音技術快速進化,消費者對數位內容的使用需求同步提升,過去僅在電視、電腦出現的影片、音樂,在智慧手機普及後,出現在各種行動裝置,線上內容(OTT)也隨之蓬勃發展,如今汽車走向智慧化,消費者對車輛影音娛樂系統的功能與品質也越來越重視。凱銳光電長年深耕此領域,在今年4月20日至23日舉辦的2022 Taipei AMPA系列展(
AR產業發展迅猛 應用場景遍及日常生活
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無論是日常生活或是工作都愈來愈仰賴網路來進行,包括線上購物、學習或是遠端會議等「新常態」;這也促使應用程式加速發展帶來大規模擴增實境(AR)內容創作,加上包括Meta等科技巨擘大舉投入帶動,AR產業迎來迅猛發展。 WebAR SaaS平台業者Geenee發布的2022年AR趨勢報告指出,一項新技術要達到廣泛採用一般要花上3~5年時間,
以整車平台增強台灣優勢 唐榮車輛劍指全球高階電動公車市場
在全球減碳趨勢下,可大幅降低碳排汙染的電動車成為各國政府重點發展產業,不過放眼未來,乘用車市場仍將為汽車大廠的天下,整體產業鏈不會有太大變化。至於商用大型電動車輛部分尚未遭壟斷,市場量能明確,尤其是電動公車,多數國家都已制定出相關計畫,若能在此站穩腳步,將可創造出龐大商機。為協助台灣汽車、電機、電子產業掌握此商機,政府訂出「國車國造」政策。要達此目標,台灣產業並須化零為整,以團體戰方式迎接全球挑戰
自駕車肇事歸責難判 工研院:區塊鏈技術有解
車載資訊為道路事件發生時重要的歸責依據,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車載系統所記錄的感測參數、影像錄音等,皆因缺乏可信任機制的鑑定,而無法作為具法律效力的例證。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專門委員葉名山於25日出席智慧車輛關鍵資料存證管理應用之產官學SIG啟動大會時提及,未來自小客車的交通數據在擷取、儲存、引用上,皆需採納如船舶動態資訊系統、無線電通聯系統等模式,為用路人建立起基於區塊鏈的可
汽車產業軟硬體合作成共識 Arm:思維需轉變成以軟帶硬
2021年度的產業關鍵字,絕對非電動車莫屬,產官學界都提出未來車產業必須與軟硬體合作,過往台灣建構在硬體製造、代工的模式,隨著任何載具都往軟體自動化發展,台灣的科技產業應善用過往累積的產業能量,走向軟硬體整合的解決方案,大方向上具有硬體產製的工藝結合軟體應用服務,進行系統性的創新技術研發。 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表示,從過去IT產業來看,大部分是硬體決定軟體的架構
高品質連接器滿足市場嚴苛要求 健和興串聯電動車龐大商機
在一片減碳浪潮下,電動車成為全球政府與產業的汽車重點政策,根據勤業眾信研究報告指出,未來10年電動車的複合成長率將達29%,2025年電動車總數將從2020年的250萬輛成長到1,120萬輛,2030年更將超過3,000萬輛。 但電動車的發展歷程仍在初期階段,必須透過不同領域投入者的創意與技術能量加快產業腳步。今(2021)年10月20日至22日於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