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產業典範轉移 Solar as a Service以能源數據為依歸
熱浪侵襲英國,Google與甲骨文資料中心傳出冷卻系統故障,美國超過1億人收到「超高溫警告」、南韓恐怕在7月的第四週發布8年來首見的能源緊急狀態令,而台灣則進入「類熱浪」時期。 雖然台灣已經確立2050淨零碳排路徑,但實際上不論是民間或是企業,仍然瀰漫一股不安定氣氛。如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大幅落後、企業自建電廠門檻及維運成本過高、綠電交易機制未臻完善等。而在台灣,中小企業貢獻5
AIF更新台灣AI生態系地圖 溫怡玲:軟硬整合跨域人才最欠缺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日前公布2022年上半「台灣AI生態系地圖」,醫療領域及製造應用新創佔有極高比例,但缺乏數據資料及驗證場域仍為兩大挑戰。AIF執行長溫怡玲表示,政府應整合點狀分散資源,而企業最需要熟稔軟硬系統整合的跨領域人才,如何從供應鏈線性觀點轉化到生物學式、演化適應性的生態系觀點,背後學問很深。 AIF於16日發布文章表示,其與AppWorks之初加速器及台灣
台灣減碳生力軍 新創「接地氣」商業模式吸睛
為了鼓勵創新技術業者運用數位技術協助產業營運,由中華軟協主辦的第8屆「Young世代-金漾獎」19日公布得獎名單,範圍包含醫療、金融、不動產,此外,隨著節能減碳風潮興起,也不乏共享載具、永續包裝、電動車智慧充電服務等業者參與。 隨著台灣在3月發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願景、台灣台灣電動車滲透率成長。與此同時,充電樁等基礎建設需求也持續看增。台灣碳資產事業版圖中,不僅擁有綠能資產
阿里巴巴國際站9月全球採購節 台灣館主打五大產業
阿里巴巴國際站(Alibaba.com)台灣總經理郭奕麟昨(19)日表示,推出「數位化外貿系統4.0」升級平台服務,9月全球採購節將增設台灣館,主大汽配、機械、五金、家居及食品等五大產業。針對物流塞港問題,阿里巴巴國際站會持續提供散貨集運協助,也將打通台美物流專線。 郭奕麟昨於「台灣外貿通膨因應對策」記者會中表示,近半年開始收到很多台灣中小企詢問,該如何因應經濟景氣變化、疫情
新創寒冬來臨?林之晨:Web3 勢不可擋 正是創業好時機
針對國際創投相繼示警新創市場寒冬來臨,之初加速器(AppWorks)董事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對真心想創業的人,現在正是最好時機,Web 3浪潮、區塊鏈相關應用勢不可擋。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則說,盼強化台灣與東南亞新創連結。 之初加速器昨(14)與緯創資通舉辦新創Demo Day,林之晨開場演講便拆解所謂的「新創寒冬」說。 他說,過去半年來由於
百家上市櫃公司年底前須設資安長 企業資安思維該換腦袋了
金管會明訂2022年底以前,台灣113家上市櫃公司有條件地需設立資安專責單位與資安長(CISO)一職,截至三月底,目前已有41 % 公司完成設置,剩下的67家還在加快腳步。隨著數位時代到來,金管會大動作重視企業資安管理機制,包括即將掛牌的數位發展部,也將資安視為重組之後五大關注領域之一,顯見對「資安即國安」的重視。資安人才已成當紅炸子雞,甚至於資安長的設計,也意味著面對未來
站穩北美居家監控市場 新創阿福管家再推首款攝影機
主打以舊手機就可建置即時監控服務的台灣軟體新創阿福管家(AlfredCamera)正式跨足硬體開發以擴充產品線,12日宣布將推出首款網路攝影機「AlfredCam」,並鎖定美國為第一個海外販售市場,台灣則最快將於2023年開始販售。 阿福管家也計畫藉由首款硬體產品的推出,打造更完整的居家安全監控系統。未來用戶將可自行結合阿福管家軟硬體方案,以DIY方式打造出專屬的居家保全系統
電商營收兩樣情 Momo刷新、PChome下滑
富邦媒Momo昨公告1-6月合併營收刷新高、較2021年同期成長18.4%,而PChome網路家庭日前則表示,前6個月的合併營收年減1.44%。電商產業主管表示,兩家電商的產品和客群略有不同,PChome主打3C產品,其業績某種程度反映了消費電子產品的市況。 Momo表示,旗下通路包含購物網、摩天商城、電視購物及型錄,6月單月全公司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88.6億元、創同期新高及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 積極搶攻日本無人機
中光電旗下子公司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與日本電信大廠KDDI子公司KDDI Smart Drone合作,共同開發全自主無人機系統與雲端服務平台,此外,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同時也和日本知名物流電商與多家服務型公司展開無人機物流、巡檢、警備、測繪等多項應用合作,積極搶攻日本市場。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與KDDI雙方於2020年4月簽訂MOU,共同開發全自主無人機系統與雲端服務平台,KDDI
即時運力需求大 皮卡物流搶攻短鏈商機
物流需求熱,衛星倉與即時運力搶攻短鏈商機。物流新創業者皮卡物流(Pickupp)以科技與共享經濟為服務核心,顛覆傳統物流商業模式,透過即時運力來補足物流服務的「最後一哩路」,其在台成立滿周年即累積破萬名用戶。 疫情使得電商及零售業者的配送需求愈趨多元,除了宅配服務,也需要更彈性更客製化且費用合理的新型態物流服務,例如美食外送、生鮮宅配等。而對物流服務商來說,如何在缺工及配送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