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實力不遜中美 達盈管顧建議:先聚焦本土再出海、提供優質服務體驗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ADI

台灣新創實力不遜中美 達盈管顧建議:先聚焦本土再出海、提供優質服務體驗

達盈管理顧問投資總監盧志軒。DIGITIMES攝
達盈管理顧問投資總監盧志軒。DIGITIMES攝

在政府政策引導與產學界致力投入下,台灣社會的新創氛圍愈來愈熱絡,也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活水。2023年全球政經環境出現大幅變化,企業面臨的挑戰愈來愈嚴峻,對於台灣新創團隊,達盈管理顧問投資總監盧志軒建議穩紮穩打,先成功取得本土市場,再將業務觸角延伸至海外。

善用人才與彈性兩大優勢 台灣新創競爭力十足

相較於全球新創,盧志軒認為台灣新創團隊的優勢在於人才素質。他提到儘管台灣的人口數量無法與美、中等大國相比,但在專業素質方面豪不遜色,此一優勢不只聚集在半導體產業,這幾年也進一步擴展至生技、軟體,大幅強化這兩大領域的競爭力。

除了人才優勢外,台灣新創的第二個優勢是具備高度彈性,此優勢體現在兩大層面,一是營運思維的調整。台灣企業過去以硬體製造為主,這類產業高度倚賴代理商與通路商銷售產品,但軟體產品多是面向消費市場,因此台灣新創開始學習經營品牌,直接面對消費者。

對於營運模式的思維調整,凱鈿行動科技與玩美科技,這兩家新創公司的軟體下載數都已破億,具備直接接觸巨量消費性市場的能力,並在相關領域的全球供應鏈中佔有一席之地。上述案例不僅標誌台灣新創的轉型意圖,更已取得實質成果,這兩家公司已通過消費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考驗,進入企業發展新階段。由此可見台灣的新創團隊已然進化,除了維持既有的技術專業優勢,營運策略的思維也快速調整中。

另一個彈性優勢是台灣新創對產業趨勢的掌握與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近幾年全球產業出現兩大變因,一是突破地域疆界的Web 2.0趨勢,如樂排(inline)已透過Google Map將業務範圍擴張到全球。二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少台灣新創從中找到新商機,例如AsiaYo快速反應疫情市場需求,協助民眾快速找到防疫旅館,在逆境中持續成長,展現出台灣新創結合創意與技術的獨特價值。

連結生活與科技 翻轉創新思維

對於近期安侯建業(KPMG)統整全球市場趨勢後,選出綠能、健康醫療、金融科技、零售/電商、食農科技、人工智慧、交通科技、航太科技等八大深具發展潛力的領域,盧志軒也贊同此一分析結果,他表示食農之外的其他七項,達盈目前均有投資的新創團隊。他進一步指出,這八大領域的市場商機龐大,未來發展可期,關鍵是如何從中倒出切入點。

盧志軒以達盈投資的東聯互動EUI為例,金融領域嚴格要求法遵,創新看似不易,但仍可從現有的機制中找到符合法規的新作為,東聯互動就透過便利商店系統可24小時提供跨境匯款的KIOSK,解決在台外勞因銀行營業時間限制匯款不易的問題,此一服務機制透過目標客群容易運用的創新,但市場需求高、商機龐大,是精準且成功的選題。

此外達盈也看好近期廣受市場矚目的人工智慧(AI),達盈天使投資由台裔創業家創辦的生成式AI工具Gamma.app,更是在半年內席捲全球千萬用戶。盧志軒提到AI的潛力在於應用廣泛,例如動見科技是將AI影像辨識用於車隊管理、杰倫智能則讓科技、傳產等不同領域的製造業都能使用AI,打破以往只有資料科學家或內部有專業團隊大型廠商才能享受AI效能的限制。

整體而言,在AI、5G、物聯網等新科技興起後,許多原本看似與科技有一段距離的產業,如今也可成為創新的選題之一,過去新創團隊必須不斷尋找全新的切入點,現在則可透過科技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即可掌握數位化時代的新商機。

釐清目標受眾需求 專注企業基本營運

在國際市場布局方面,盧志軒強調每一題材和市場都有其特點,因此市場的選擇不應只看國家,而是考慮目標受眾,前述的外勞跨境匯款,就是受眾明顯、市場需求具體,從而創造出成功商業機會的最佳案例。他接著指出,東南亞市場人口雖多,但整體消費能力還未完全提升,如果有意發展,較佳的切入點仍是提供當地既有的需求產品。

至於日本,他認為儘管該國仍是一個大型經濟體,但持續貶值的日圓匯率是否侵蝕利潤?如何融入當地較為特殊的商業模式?是新創企業必須特別考量之處。此外,他也建議新創可以反向思考,日圓貶值有利於台灣企業招募日本員工開拓當地市場,並透過因疫情興起的各種遠端工具管理海外據點,此模式也可應用於歐美國家,降低以往經營海外市場的門檻與成本。

在布局海外市場的同時,也須關注全球經濟市場的各種變因。盧志軒談到烏俄與以巴兩處戰火,讓國際資本市場更為保守,資金流通比以往更為緩慢,已對新創團隊的募資與市場營運帶來實質影響。面對此一變化,他建議新創公司採取穩健策略,謹慎規劃財務政策,例如前兩年因疫情所致估值過高的醫療、航運物流等新創,在疫情結束後業績下滑,後續募資難度大增,造成營運壓力。因此他建議新創企業仍須回歸基本面,只要業務仍持續成長,即便處於虧損狀態,市場和投資人仍會繼續支持。

至於投資方看待新創的角度,盧志軒則列出幾項重點考量。首先是早期投資階段,團隊仍是關鍵要素,他指出選題雖然重要,但決定成敗者最終仍是團隊的能力和與態度。其次是選題,他再次強調持續成長是新創企業的首要之務,所選題材必須有足夠的市場潛力,做出選擇後則應專注單一市場,在當地市場取得成功建立基礎後,再考慮拓展至其他市場。

鑑於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創投也會適時調整投資策略,不過達盈的原則仍是看個別新創企業的產品策略與市場狀況而定,投資前會先釐清該新創企業的目標市場經濟狀況與服務族群面貌,因此他也提醒新創企業需更完整的掌握上述資訊,方能提升投資者意願。

瞭解更多《2024 KPMG 台灣新創趨勢調查與展望報告》,請上官網查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