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MES銜接IT與OT 落實智慧製造資訊管理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DForum0925

以MES銜接IT與OT 落實智慧製造資訊管理

  • DIGITIMES企劃

MES能串聯多個工廠、站點及供應商與即時資訊,並整合企業現有應用系統,有助管理者即時掌握生產現場動態,迅速下達最精確的決策。來源:Siemens
MES能串聯多個工廠、站點及供應商與即時資訊,並整合企業現有應用系統,有助管理者即時掌握生產現場動態,迅速下達最精確的決策。來源:Siemens

曾有過一篇以「工業4.0不是什麼」為題的精闢文章,解開了多數人對於工業4.0的若干誤解。比方說,作者直指工業4.0不是「機器人」,因為德國早在工業3.0時代即運用機器人,其他一些過往對於工業機器人使用率較低的國家,如今為了實現工業4.0拼進度,才特別強調機器人,但持平而論,機器人絕非工業4.0重點所在,就算勉強是,頂多也圍繞在具備M2M的智慧型機器人。

此外工業4.0不等於智慧設備,因為智慧設備的角色與機器人很類似,都是企業邁向工業4.0目標過程中的重要手段,但仍不宜反客為主躍居要角;不僅如此,其餘包括物聯網、工業電腦,也都存在相同狀況,它們都不直接等於工業4.0。

儘管ERP一向是支撐企業營運管理的主幹,但位居上層的它,對於現場自動化及設備資料擷取,仍有鞭長莫及之處,需要倚靠MES填補能力缺口。來源:STI

儘管ERP一向是支撐企業營運管理的主幹,但位居上層的它,對於現場自動化及設備資料擷取,仍有鞭長莫及之處,需要倚靠MES填補能力缺口。來源:STI

而工業4.0其實也並不等於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事實上,此項論述並無錯誤,因為MES是成就智慧工廠的重要成份,但儘管如此,也只能算是工業4.0的其中一環而已;意欲實現智慧工廠,需要仰賴資訊技術(IT)與操作技術(OT)的完美融合,而MES僅象徵OT的一部份。

話雖如此,沒有人可以否定MES之於智慧製造、智慧工廠的重要性,因此若把MES視為實踐智慧造所需的重要資訊管理系統之一,其觀點絕對正確,並無謬誤之處。

工業4.0不等於MES  但仍少不了MES

既然處在工業4.0時代,MES顯得愈來愈重要,也有愈來愈多的製造企業,紛紛著手補強或導入MES系統,那麼就需要回歸到初衷,先看看MES究竟代表何等涵蓋。按MESA(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olutions Association)對製造執行系統MES的定義,在產品從工單發出直到成品完工的整段歷程中,MES足以發揮訊息傳遞功效,對於優化生產活動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換言之,在產品產製的過程,負責生產製造任務的人員,可憑藉MES即時傳遞的精確資訊,適時做出正確的應變,一方面減少無附加價值的生產活動,二方面也可望有效提高作業效能,由此看來,MES可謂一道關鍵軸心,讓企業內部與供應鏈之間的重要生產訊息,能夠及時雙向流動,是企業賴以提升投資報酬率與淨利水平、改善現金流、加速庫存週轉與保證及時出貨的必備利器。

也許有人存在諸多疑問,例如早在工業4.0概念萌芽之前,生產活動早已存在,為何過去不談MES、現在卻要談?事實上,MES絕非此刻才誕生的新系統,它已存在多時,今昔的差別,並非從無到有,而是從Nice-to-Have進階到Must-to-Have,只因當前正在興起巨大的工業變革,迫使產品研發週期愈來愈短,如果企業依舊奉行大量生產策略,唯恐產出一些過時品,不利於營運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借重可靠的市場預測與規劃,並佐以大量精確的營運數據。

在此前提下,企業不但需要倚靠強而有力的ERP,催生有效的生產計劃,也需要在工廠端部署完善的營運管理系統,承載ERP生產計劃的執行重任,並作為銜接上層執行系統與現場作業控制層的樞紐。

綜觀一般的MES系統,通常內含製程管理、訂單管理、物料管理、生產排程、品質管理、設備管理等攸關生產活動的重要機能,除此之外,也提供一些對於外部系統的整合介面,譬如ERP與PLM。

所以可以這麼說,MES是將企業生產製造所需要的核心資訊,包含訂單、供應商、品管、生管、物管乃至設備保養等流程訊息加以整合的系統,企業可視訂單、產品或交期的實際變動狀況,彈性調整MES參數,據此實現庫存管理最佳化、降低採購成本,並大幅提升準時達交率,使企業的工廠及產線都邁向智慧化,繼而從容管控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生產模式,不會礙於頻繁變動而自亂陣腳。

有人這麼說,隨著工業4.0、智慧工廠蔚為顯學,如今企業關注的軟體應用焦點,不再僅定於ERP一尊,已逐漸轉向MES,而企業對於MES的期望值,也有普遍提高的趨勢,不僅需要與ERP對接,協助ERP填補能力缺口,將企業管理觸角延伸到現場自動化、設備數據擷取等環節,更需要針對現場控制系統進行資料整合,甚至納入產業規範與知識管理;所以很明顯的,MES不再是聊備一格的配角,而是牽動智慧製造基礎資訊化程度的當然要角。

至於ERP與MES的差異,在於前者定位在企業資源管理層,管控的週期以月、週、日為時間軸,一旦接獲訂單,即可向下傳遞工單至生產現場,但此後想要接著對於現場執行管控,則力有未逮,反觀MES定位於執行層,帶有承下啟下的使命,承接ERP下達的工單後,便即時發送到產線,進而對現場數據進行擷取蒐集,其採用的管理時間單位,則可精細到現在、也就是即時。

另外,ERP普遍為人熟知的管理功能,主要落在產、銷、人、發、財等構面,MES則主掌工單派發、製程管制、SPC品質控管、整體設備效益(OEE)分析、產品履歷追溯等功能範疇。

MES與SCADA  並列智慧工廠骨幹

值得一提的,每當談論智慧工廠、智慧製造的骨架,許多專家皆不忘提到兩大關鍵系統,其一是MES,另一則是SCADA,後者負責提供系統監控與資料擷取等重要功能。難免有人好奇,MES與SCADA又有哪些顯著不同?

關於SCADA,它的目標很明確,即是藉由資料的擷取與監控,據以產生電力、空調、門禁、製程等等各種設備資訊,適時反應這些設備的即時運作狀態,倘若設備出現異常,管理者從遠端便可即時掌握,縱使沒有異狀,管理者亦可善用SCADA所傳數據,建立長期的設備維護資料庫,可用以優化調整維護人力資源配置,進一步強化設備機台的維護品質與運作效率。

而SCADA採集到的資料,可即時提供予MES,幫助MES精準追蹤管理生產活動中的在製品、原料、機台狀況、製程預定生產狀況,及實際生產結果,俾使管理單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回顧過往猶未導入MES時,多數製造企業面臨的情況是,必須動員可觀的人力工時,執行現場資料的抄寫動作,由此衍生諸多盲點,無助於提升工廠管理效率,這些盲點包括了所得的資料往往不具時效性,不利於管理單位即時掌握現場狀況,以及重工製品的執行進度。

其次,不同生產部門所提出來的資料,無論格式與定義都未必一致,導致資料過於雜亂,難以有效率地予以整理分析,也不利於後續檢討改進。種種盲點,都可望拜MES的導入,而獲得有效改善。

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基於工業4.0目標,迫切需要先讓生產流程走向透明化,於是決定導入MES,而在滿足了生產活動資訊的即時取得以外,也冀望借助MES指引「最短停滯路徑」,幫助管理者做出最有效的派工投產規劃,以利提升生產效率、縮短產品交期。

另一項好處是,時值少量多樣生產模式蔚為常態,每當作業員操作機台,第一步動作即是根據生產任務所需,下載對應的生產配方,但不可否認,由於各企業所同時擁有的配方種類很多,所以不排除有下載錯誤之虞,此時即可藉由MES建立防呆機制,避免產生錯誤。


議題精選-2017自動化/機器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