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常規筆電競爭與iPad夾擊 Netbook如何變化策略再創熱潮 智慧應用 影音
f5輝達
IBM 數位行銷

面對常規筆電競爭與iPad夾擊 Netbook如何變化策略再創熱潮

  • DIGITIMES企劃

要將完整電腦功能濃縮成一平板構型有設計上的難度
要將完整電腦功能濃縮成一平板構型有設計上的難度

原本呼應全球景氣乘勢而起的Netbook市場,除其在犀利的價格優勢造成紅極一時、無畏景氣的熱賣景象,觀察Netbook的成功條件並不僅只價格優勢,而在體積、續航力、運算能力與系統架構等諸多因素影響,但關鍵的地方在於重新審視使用者需求的簡化設計,剛好打動消費者需求,都是能讓Netbook熱賣長紅的關鍵,但Netbook在新概念的類iPad TabletPC與常規Notebook夾殺下,Netbook如何維持優勢持續發展,值得持續觀察...

本文:
先前不管在咖啡廳或是搭捷運,幾乎人手1部的Netbook景象,目前已經略有改觀,而原先大受影響的常規筆電,在Intel的新款i5、i7運算平台採效能前提優勢下,在新款處理器效能優勢誘因,使常規筆電的銷售現況已略有拉抬表現。

WinTel的Tablet PC優勢在於提供完整的PC使用體驗與介面

WinTel的Tablet PC優勢在於提供完整的PC使用體驗與介面

iPad可以說是目前最成功的平板電腦案例

iPad可以說是目前最成功的平板電腦案例

HP Tablet PC tx1000為常規筆電的Tablet PC設計

HP Tablet PC tx1000為常規筆電的Tablet PC設計

X200 Tablet PC

X200 Tablet PC

再加上後繼常規筆電在螢幕尺寸、搭載配備規格持續提升、與超越Netbook規格的低價筆電相繼推出,甚至因Apple iPad大賣造成相關廠商重新評估將Netbook平台改採TabletPC概念設計的觸控平板電腦產品蓄勢待發,讓原本十分熱門的Netbook市場又面臨原有競爭對手與自己衍生相關產品相互競爭現況。

價格前提實務化設計 Netbook仍可滿足多數用戶需求

面對常規筆電價格持續探底、規格不斷墊高的強勢競爭,其實Netbook採實用導向的設計方向,採顛覆以往筆記型電腦的設計思考邏輯,仍會受到部分商務行動人士青睞,只是採價格優先的一般使用者,在比較規格後也可能轉向相對更划算的常規筆電。原有的常規筆電在以前的設計觀念中,往往會陷入桌上型電腦的設計思考邏輯,就是處理器的速度一定快、硬碟容量一定得大、記憶體最好可以安裝4GB以上,還必須搭配獨立顯示晶片提升畫面重繪效能。

但實際上,多數消費者真正的使用需求可能僅是偶而上網瀏覽網頁、回覆電子郵件或是編輯文件資料...等輕度電腦應用,畢竟不是每個電腦使用者都必須要在筆記型電腦上執行得耗用大量處理器效能、繪圖卡3D運算的電玩、影音剪輯或是大型應用程式,當然也不會有過多用戶需要有如獨立顯示晶片、大量記憶體或是海量硬碟容量...等高規格的電腦配備,相對的,當電腦的配備不斷墊高,可能帶給用戶的不見得是規格提升後更寬裕的使用操作環境,反而會因為如記憶體持續增加,徒增加系統耗電速度與產品的重量,產品的取得成本可能也因規格提升而增加更多負擔。

至於在這種詭異概念下的筆電產物,可能徒使整體的產品成本大幅增加,而將高耗能的獨立顯示晶片硬是整合至運算架構中,處理器又換成高效能的款式,這相對也代表系統的主/被動散熱需求與架構空間增大, 而最終的筆電設計的產品自然得又大、又重,且不好攜帶了。

觀察一般使用者應用筆記型電腦的模式,似乎搞1部高效能、高單價的筆電並不實際,這也是Netbook設計邏輯關鍵,透過評估常見需求、進一步簡化系統設計,回應了真正使用者只想編輯文件、網路聊天、資料搜尋的目的,經由最新技術的精簡設計,實踐既便宜、又實用的產品設計觀念。

Apple iPad效應 加速Netbook衍生平板化產品

但Netbook的熱賣景象,在Apple iPad發表後(尚未開賣前),即吸引不少原本預期購買Netbook的使用者,轉移其興趣焦點,等候新款iPad上市後再決定於iPad或Netbook進行選擇,此也造成iPad在2010年4月開賣前幾個月,Netbook的市場銷售成長呈現大幅下滑狀況,還有業界人士預言Netbook庫存將成為燙手山芋,造成一波業者清庫存動作紓解存量。

而在Apple平板電腦(Tablet PC)iPad上市後,該產品在28天內即創下超過100萬台銷售量的佳績,原先TabletPC產品在PC業界可以說是幾年前就在WinTel平台投入重金嘗試的產品樣態,但始終無法造成如iPad般的熱賣景象,而在iPad熱賣的同時,Netbook市場也同時出現銷售趨緩的現象,iPad的推出不只是造成消費者的行動運算需求的解決方案選項更多,也讓消費者重新考量,行動化的輕量運算需求,透過平板化的電腦設計樣態去解決應用需求的新思考。

據市調機構NPD統計,觀察Netbook的美國市場銷售數據會發現,Netbook的銷售表現自2010年1月即逐月下滑,當2010年1月年增率還可以達到68%左右,至2010年4月時Netbook銷售表現,其年增率已下探至5%,其間的劇烈降幅雖然受4月Apple推出iPad影響甚鉅,也代表消費者期待透過類似iPad這類平板式運算平台,去取代原有預期透過Netbook解決輕度運算需求的使用模式。

雖然iPad的出現與Netbook市場銷售狀況的下滑現象,兩者間是否有無直接因果關係目前尚未能直接提出實證,但其實際表現數字的差異上,很明顯可看出Netbook在iPad發表後整體銷售即呈現持續下探現象,相關業者庫存滿手的狀況下,以清庫存或減價促銷的方式,仍難以拉抬Netbook買氣,而早在2009年第4季,Netbook市場的銷售疲態,已在過多廠商投入市場惡性競爭的環境下,呈現成長趨緩的現況,iPad概念產品的出現也是加速Netbook產品及早面對現實的催化劑。

MID、UMPC市場遭擠壓 朝結合Android平台發展

而在Netbook氣勢由盛轉衰,原以橫掃千軍之勢搶攻市場,現卻成為庫存無人問津,其實原先定位UMPC(Ultra Mobile PC)為商務用途的第2台筆記型電腦,其生存空間也受到強烈擠壓!多數業者採直接變更推出時程或終止計畫喊停因應。

但另一方面,Android的平台的氣勢也不會比Apple弱,尤其在目前相對也是極為熱門的電子書、Tablet PC應用方面,Android系統平台的選項,不啻為WinTel外的新選擇,尤其是Android作業系統具備開放源碼的低成本、進入門檻較低優勢,目前已有不少大陸業者將MID或PMP定位的產品直接改採Android平台推出,但同時也提供WM系統的升級彈性,提供使用者更彈性的系統選擇空間,亦可將這類MID產品用於電子閱讀器、PMP或MID多元用途。

回應市場現實 Netbook規格持續進化

原先由Asus、Acer等筆電業者所定義的Netbook規格,即為針對整機重量限1公斤內,螢幕7~10吋的小型筆記型電腦,或是近似Sub-Notebook的行動運算產品,至於電池續航力目標設定在5小時以上,網路接取彈性可透過Wi-Fi或3.5G行動上網,當初價格定位為199美元至599美元。

若檢視Netbook規格要求,會發現原針對教育市場堆出的OLPC(One Laptop per Child)公益電腦的開發計畫,目標售價即每部100美元,在Netbook早期關鍵零組件處理器、晶片組無配套情解決方案下,壓低成本的目標並不容易達成,最早的設計產品多數沿用沿用低價化定位的低電壓版Celeron處理器實踐設計,但實際的省電效益並不容易達成,後來Intel針對Notebook需求配套的Atom系列晶片組合,才讓Netbook設計更趨於實用與最初概念要求。

但最初定位的Netbook,在歷經消費市場的嚴苛考驗發現,7吋的使用環境並不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後雖以8.9~10吋為主流規格,相關業者為了突破Intel的Netbook限制,改採Nvidia或是AMD解決方案推出12吋上下的大螢幕版本,這算是當時相當顯著的LCD螢幕規格改變。

除了尺寸的差異外,為讓Netbook更具商品吸引力,也有業者嘗試採Netbook硬體平台,發展如Tablet PC的產品線,或是Netbook搭配可旋轉螢幕的Tablet PC設計構型,例如Asus和技嘉科技都有相關產品推出,但產品也因此成本增加,市場反應一般。

AMD重新定義Netbook規格 螢幕不受限、支援3D繪圖

而在多數Netbook多採Intel Atom解決方案,而VIA、AMD、nVidia...等處理器、晶片組業者,也不放棄這Netbook市場,加上Intel將Atom設定為以10吋液晶尺寸為產品臨界點避免Atom賣太好而影響其它常規筆電處理器的市場,將其解決方案增設限制,反而成為其它競爭廠商的賣點。

例如,AMD當時就為此發表Yukon、Congo平台,藉以取代Atom產品線,而AMD定義的Netbook超越10吋規格,將鎖定便於編輯文件、處理文書的12~13吋尺寸。而AMD規劃的Yukon、Congo平台架構,整體是採體積更小巧的BGA封裝,架構上也能銜接IEEE 802.11n與3G無線上網技術,另以ATI Radeon繪圖技術進行更緊密的整合,,雖同為ATI Radeon但差異在Congo為支援HD畫質的ATI Radeon,另Avivo也是HD版本,其餘細節則與Yukon差異不大。改善原有Atom搭配945G的有限繪圖性能,至於AMD的Netbook解決方案將處理器與晶片組的總體功耗壓低至25W以下,另在處理器的核心設計方面,甚至還有單核心與雙核心2種購買選擇。

而Netbook推出即讓Atom出現巨量需求,但在Intel所提供的配套架構,繪圖性能是關鍵問題,使搭載Atom解決方案的Netbook應用繪圖與娛樂應用總是差強人意。為此,NVIDIA即創造可搭配Atom處理器的ION平台,並特別在HD影音播放方面進行架構強化,儘可能發揮Atom的低價優勢與高效處理效能,優異的效能表現與HD體驗,甚至還有公升級的桌上型電腦相繼採用ION解決方案。

NVIDIA的ION架構,其實Netbook筆電的採用量有限,反而次AIO電腦或是公升級電腦的使用接受度較高,因為ION平台為以GeForce 9400為顯示核心,再搭配Intel Socket 775系列處理器為主要架構,而此平台應用不只限於Netbook產品,而是可以延伸戰線至強調多媒體應用模式的AIO產品,提供低成本要求前提下的HD畫質影音運算平台解決方案。

iPad與常規筆電夾殺 Netbook多元變形突破重圍

Netbook雖然在運行效能無法如同常規筆電強,但實際上他的有限硬體也讓其具備輕盈體態與更輕鬆的取得成本,仍具備低價市場的應用需求,而在Apple平板電腦的強勢競爭下,Netbook的常規設計可能無法面對其競爭,因為消費者只要多一點點購機預算,就能購買到常規筆電的配備內容,沒必要屈就較小的鍵盤與有限的顯示空間,因此,原先發展Netbook的業者也嘗試採原有Atom解決方案,改用單板式產品構型搭配觸控螢幕,初期的產品礙於整合度較筆電型態的Netbook更緊緻、複雜,可能使用的電路板的成本即相對較高,散熱與相關零組件都必須重新考量,以因應極度薄化的產品外型設計,尤其小尺寸的觸控面板又佔了整體成本的絕大部分,Netbook Tablet PC構型的變化設計,考驗的是業者量產與壓低成本的生產能力。

不管是關鍵的處理器、晶片組供應商,還是筆記型電腦的系統廠商,在這波Netbook風暴中,與iPad的強勢競爭下,相關業者都同樣置身於該變或是不該變的兩難抉擇。因為Netbook美其名為針對上網應用而開發的筆電產品,骨子裡就跟1部完整的筆記型電腦沒什麼兩樣,上網、看影片、作文書,任何應用都足以取代市售正常規格的筆記型電腦,平板、觸控化整合後的產品能否創造如iPad的應用體驗,或是取代電子書的應用方式,仍是消費者能否接受這類產品的重要關鍵。


議題精選-COMPUTEXT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