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整合RFID力量 打造工廠自動化終極目標 智慧應用 影音
f5輝達
Event

MES整合RFID力量 打造工廠自動化終極目標

目前MES系統用來蒐集生產資訊的技術以一維條碼為主,產業作業員在開始操作機台設備以前,必須先持掃描器讀取工單上的條碼,才能將生產資訊記錄至系統中。(照片來源:康耐視)
目前MES系統用來蒐集生產資訊的技術以一維條碼為主,產業作業員在開始操作機台設備以前,必須先持掃描器讀取工單上的條碼,才能將生產資訊記錄至系統中。(照片來源:康耐視)

前言:

MES與ERP是製造業兩大關鍵資訊系統,尤其MES更是扮演著生產工廠與營運中心溝通橋樑的角色,過往,MES多半透過條碼技術來蒐集生產現場的所有資訊,如今隨著RFID技術成熟發展,使用RFID標籤取代條碼,縮減製造人力成本以及提升效率,成為製造業最新發展趨勢。

台灣製造業過去在成本壓力下,曾經一度引起西進大陸設廠的熱潮,但隨著大陸經濟起飛、工資上漲,製造業又重新面臨降低成本的挑戰,傳統「逐低廉勞動成本而設廠」的思惟模式已不復見,提升工廠自動化程度才是企業強化競爭力的最佳解答。照片來源:西門子

台灣製造業過去在成本壓力下,曾經一度引起西進大陸設廠的熱潮,但隨著大陸經濟起飛、工資上漲,製造業又重新面臨降低成本的挑戰,傳統「逐低廉勞動成本而設廠」的思惟模式已不復見,提升工廠自動化程度才是企業強化競爭力的最佳解答。照片來源:西門子

本文:

台灣是全球製造重鎮,許多國際品牌商的產品標籤上都能看見「Made in Taiwan」字樣,範圍涵蓋電腦、手機、家電用品、腳踏車、雨傘、成衣…等各種不同商品,數年前,台灣製造業者在成本壓力下,紛紛將生產重心轉移至大陸,原本冀望藉此改善獲利結構,只不過在大陸經濟快速起飛、廉價勞動成本優勢不再的情況下,業者不得不重新思考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過去那種「逐低廉勞動成本而設廠」的方式已不可行,提升工廠自動化程度成為現今最被看好的做法。

換句話說,透過自動化生產設備與資訊系統,降低人工參與的比重,進而提升作業效率與降低成本,已經變成台灣企業強化競爭力的最佳管道,這也讓整合RFID的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變得越來越重要。

MES稱職扮演工廠與營運中心間的溝通橋樑

在製造業中,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與製造執行系統是最重要的資訊系統,ERP主要用來整合企業營運中所需要的資料,據此做出最佳的資源配置規劃,MES則如同製造工廠與營運中心間的溝通橋樑,負責蒐集從接受訂單到製成最終產品過程中,所有生產活動的狀態與資訊,藉由統一管理工廠資源的方式,達到品質管理、零配件管理、生產調度、物料管理、機台與設備維修管理、製程管理等目標,從而提高製造產業競爭力。

一般來說,MES系統主要有三大任務,第一是接收來自ERP系統的訊息,例如:工單、BOM表、供應商、庫存數量、製造指令…等等;第二則是將這些ERP資訊下達給位於控制層的產線作業人員與生產設備;最後再把生產結果、人員操作訊息、設備操作狀態與結果、庫存狀況、品質檢測結果等即時傳輸回ERP系統。

為了要確切掌握生產現場的所有資訊,MES系統通常會在每一道產線入口設置資料蒐集器,透過蒐集器來擷取各種生產訊息,或是諸如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LC)、感測器、I/O、機器手臂等自動化設備的運作狀態,再即時回傳、儲存至後端伺服器。

目前,資料蒐集器使用的技術為一維條碼,工廠管理人員經由MES系統產生工單,工單上則有各個料件或製程的條碼編號,產線作業員在作業以前,必須先持掃描器讀取工單上的條碼,以便將生產資訊記錄至系統中。

這種做法雖然具備成本便宜、操作簡單的優勢,卻無法達到全自動化製程的理想,因為條碼必須由人被動讀取,掃描器本身不具主動讀取的能力,因此只能被歸類為半自動化的生產作業。再者,工單上的條碼也許不只一個,作業員每多掃描一個條碼,就增加1秒的作業時間,將這1秒放大至整個製程時間來看,其影響絕對不會只有短短1秒而已,尤其當產品數量高達上百萬件時,產線也累積了上百萬個1秒,工廠產能可能就因此減少10%。

導入RFID落實工廠自動化終極目標

當然,條碼應用所產生的自動化與生產效率等問題並非無解,就目前來看,RFID技術是最好的替代方案,其具備主動識別、讀取距離長、資料儲存容量大等優點,不僅可以落實工廠自動化的意涵,也同時提升生產效率,只要在產線的出入口或生產機台架設RFID讀取器,當貼附RFID標籤的工單或原物料載具經過時,讀取器會自動讀取、記錄產品從進入工作站到離開的所有資訊,省去以往由人工逐一掃描的過程,大幅縮減人力成本或作業時間。

不過,這種主動識別技術通常都會談到有關讀取率的問題,這也是RFID目前最引人爭議之處,如果RFID系統不能做到100%讀取的話,不如沿用傳統條碼技術,雖然比較耗費時間,但至少不必擔心資料遺失的風險。

對此,市場業者表示,RFID技術在過去幾年有了長足發展,目前工業級RFID讀取器已能做到100%讀取率,至於兩個讀取器距離太近容易發生的干擾與錯讀現象,也可以靠著系統整合商的技術與經驗去克服,換句話說,製造業者只要選擇對的產品與系統整合商,就不必擔心讀取率的問題。

除了整合生產機台提升效率外,RFID設備還可以整合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確保生產作業的正確性,舉例來說,工業用機械手臂因為造價昂貴的緣故,通常一間廠房只會有1~2台,再匯流不同生產線所製成的產品,統一交由機械手臂來加工,此時的RFID系統就變得很重要,它必需要能清楚辨識產品身分,並將資料傳送給PLC,PLC才能判斷需要進行的加工程序,再下命令給機械手臂,這對經常進行混線生產的工廠而言特別重要,可用來避免錯誤加工程序造成的損失。

若要如上所述,將RFID應用工廠生產的各個環節,現行MES系統在軟硬體方面必須有所變動,先就硬體來看,原有的標籤管理系統必須從條碼輸出改成RFID標籤輸出,生產線出入口的條碼掃描機也要改成RFID讀取器,至於軟體方面,則要整合與RFID系統相關的中介軟體,才能將MES系統與RFID系統的資料串連起來。

綠色法規把關 MES與RFID整合方案前景佳

台灣製造業者早期以代工生產為主,在導入MES系統時,多以工作現場管控、亦即所謂show floor control為主要目標,但是隨著歐盟RoHS、WEEE等綠色環保法規上路,產品回收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為整合RFID的MES系統帶來新商機。

製造業者可以應用RFID記錄產品生產資料,做為符合綠色法規的保證書,同時也是進軍歐盟市場的敲門磚,倘若產品真的發生問題,業者也能透過MES系統列出使用同一物料的相關產品ID,或是利用生產日期記錄來推估是哪些產品發生問題,藉以縮短及降低回收產品的時間與數量。

除了生產履歷外,RFID標籤也可兼做產品生命週期管理之用,目前醫療產業已經有使用RFID管理針對、藥水…等易感染物品的應用案例,倘若將此經驗延伸至電子製造業,業者可利用RFID追蹤廢棄電子產品的去處,恰好能符合WEEE規範下,製造商必須負起蒐集、回收並妥善處置廢電子電機產品的要求。

未來,在自動化需求升溫以及綠色環保法規要求下,「RFID版」MES系統將在製造業掀起另一波換機潮。


議題精選-無線傳輸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