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分散風險等考量 企業終將部署混合雲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Computex
Event

基於分散風險等考量 企業終將部署混合雲

  • DIGITIMES企劃

數位無限軟體總經理陳文裕。
數位無限軟體總經理陳文裕。

早在2008年,數位無限公司的研發團隊,便積極投入「多雲與混合雲管理平台」的研發,迄至目前已有7年歷史;因此若說該公司是台灣雲端資源管理領域的先驅者,其實並不為過。

正因如此,當數位無限總經理陳文裕看待混合雲趨勢與應用時,通常更能看出一些令人玩味的玄機,這些發現對於亟欲邁向雲端應用的企業而言,著實深具參考價值。

陳文裕從「你大概知道的雲」開始說起。他指出,在早期,雲端運算還是個眾說紛云的模糊概念,直到美國NIST針對雲端運算賦予所謂的「五四三」定義,意即5種必備特徵(構成)、4種部署型態(建置)、3種類型的服務(功能),人們對於雲端運算的輪廓,才逐漸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

PaaS服務可攜性差  企業務須留意

在此之中,意指3種類型的服務-SaaS、PaaS與IaaS,時至今日,多數對它們理應不太陌生,但其實對於從事IT工作的人,都會認為3者皆是新瓶裝舊酒。

其中SaaS近似於2000年.com時代的ASP,兩者都是利用Web來操作服務,但不同之處,乃在於今日的SaaS,訴諸使用者可以透過任何終端裝置來存取服務,這是過去ASP所不具備的特性,而且SaaS有另一層次的意涵,意即可望在IoT世代扮演頗為吃重的角色。

至於IaaS,新瓶裝舊酒的意味則更濃厚,只因其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包括運算、儲存及網路,現今IaaS仍是圍繞在這些資源的提供,只不過透過諸如虛擬化等技術上的改善,並以新的包裝方式重新詮釋,使之展現不同於以往的風貌。

相較於前兩者,PaaS與人們日常生活距離最遠,且僅與開發人員息息相關,故而大家對它較不熟悉;比較值得一提的,PaaS相較於另外兩者,爭議點反而較多,問題也相對嚴重,此乃由於,通常PaaS服務供應商,都會要求用戶依照其所訂定的規則開發程式,所以會有供應商綁定的疑慮,可攜性較為不足。

至於「你已經知道的雲」,不外就是大家更為熟知的公有雲、私有雲或混合雲等分類型態。陳文裕形容,公有雲之於私有雲,就好比公共澡堂之於家中的浴室,前者成本較低,後者則有較高的私密性,各自利弊得失。

而大部分企業,只要手邊現金足夠,以往一定傾向走私有雲架構,但在近兩年,明顯可見企業對公有雲的接受度呈現攀升,主要是因為,多數企業的私有雲環境,住房率已經不低,偏偏此時景氣較為晦暗不明,考量及此,業主多不傾向再掏出大把鈔票加以擴建,故而開始將諸如網路、型錄下載或FTP等非關鍵應用,搬遷到公有雲環境執行,導致「混搭」的風潮愈趨熱烈。

異態、異質或異地  皆屬於廣義混合雲

「事實上,依照人性,本來就喜歡分散風險,所以『混合雲』逐漸抬頭,可謂必然的發展趨勢,」陳文裕說,根據RightScale最新調查,目前使用公有雲的企業比重為88%,私有雲則為63%,似乎與大家的認知不同,此乃由於主辦單位對於私有雲的認定較為嚴謹所致,例如企業若僅實施伺服器虛擬化,則不被認定此為私有雲;但更重要的觀察點是,其實公私兩種雲並非互斥,而有所交集,因此現今使用混合雲的企業比例,已來到58%不低水準。

人們普遍認知的混合雲,無非就是一種「異態」,混搭公私雲資源便是如此。但其實除了異態外,尚有「異質」、「異地」等不同樣態,亦可被歸類於廣義的混合雲。

比方說,運用兩種不同公有雲服務,是異態;藉由兩種不同平台建構私有雲,也是異態。另外,假設企業採用單一公有雲服務,譬如AWS,但機房來源卻同時涵蓋東京與新加坡不同地域,便可稱之為異地。根據統計,企業雲端涉及異態、異質或異地的合計比例,在2014年即高達74%,預估2015年將更進一步攀升至82%,顯見企業對於廣義混合雲的適應性,其實愈來愈高。

相對而言,僅考量以「同質」型態建構雲端的比例,自然也愈來愈低,究其主因,不論企業基於分散風險、平衡成本抑或效益切割等考量,都將驅使企業朝向混合雲簇擁。

另一方面, 同樣按照RightScale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在私有雲的使用排行,VMware vSphere/vCenter位居領先,比例達到48%左右,但此外必須留意的是,緊追在後的OpenStack,也有高達43%的比例,而且若以亞洲地區而論,OpenStack的普及性更高,頗值得企業予以關注。

推適地性業務  宜考量IDC與客戶距離

至於公有雲使用排行,名列全球前十大的服務供應商,從第一名的AWS,一直到第十名的HP Helion Public Cloud,清一色為美國業者;然而陳文裕分析,早先美國通過備受爭議的「愛國者法案」,儘管後來展延未果而失效,卻已讓歐、亞多個國家有所不滿,因而促使德、法兩國決定聯手興建雲端IDC,表達抵制態度,因此展望今後,美國公有雲服務業者是否能夠繼續掌握絕對優勢,著實不無疑問。

特別是亞洲公有雲市場,洗牌機率更大。綜觀亞洲地區,各國的網路服務均有其先天上的問題,例如中國有防火長城,印度國內11省彼此網路互通不甚順暢,越南出口頻寬不足,導致網路連線品質不正常,除此之外,美國雲端服務業者在亞洲的布局,亦有其問題,例如AWS僅靠東京、新加坡兩座機房服務亞洲用戶,其實略顯不足,再加上兩地的地價都偏高,也難免影響AWS服務售價的親和性。

而在政策、法規部分,亦是牽動亞洲公有雲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比方說泰國,開始嚴格要求資料必須於該國落地,Line在此壓力下,遂將藉以服務泰國用戶的伺服器,設置於該國。

面對種種變數,迫使企業不得不思考「混合」,將導致雲端IDC分布會趨於零散,但這未必是壞事,以往資源過於集中的前提下,出現一些怪異景氣,譬如中東客戶若為了要控制室內恆溫27度,其所發出的請求,竟然必須得先傳送至歐洲Google Nest機房,繞過大半個地球才回到中東,可謂極為諷刺的現象。

陳文裕建議,企業對於公有雲服務資源的取用,其實應該有更為細膩的思考,甚至需要根據服務對象而因地制宜,將服務資源的來源拆散分為4個IDC,有點類似網路分層分區的概念,而非所有軟體服務寫好後,一股腦地丟入單一IDC來執行。為何需要如此?

以現今都很熱門的IoT、O2O、LBS等三類型應用而論,三者皆與在地生活至為相關,服務資源的供應,理應就在目標客戶所在地的不遠處,以免因傳輸距離遠、導致網路延遲,最終造成服務品質不彰。

總而言之,企業雲端邁向「混合」與「跨境」,實屬必然現象。根據Gartner在2014年提出的報告,預期到了2017年,全球半數企業不管是對內或對外服務,也不論選用異態、異質或異地等型態,都將投入部署混合雲。

值此時刻,企業必須在事先有所準備,審慎地思考幾件事。首先,必須設法建立單一管理介面,或是尋求較為簡單的管理方法,以便於一勞永逸應付不同的雲;其次,為避免因為不同雲端平台的管理特性不一,進而造成單位成本、性價比難以估算,企業理應回歸基本面,藉由最基本的指標(如虛擬機),來衡量個別服務業者的報價合理與否,尤其面對可攜性偏低的PaaS或DBaaS,需要有更為嚴謹的評價方式;最後,一定要備妥自動化部署工具,否則每地都派人執行部署,無異是勞民傷財,絕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