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T推動綠色採購協助企業奠定永續經營勝基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Computex
ST Microsite

SMIT推動綠色採購協助企業奠定永續經營勝基

  • 周維棻台北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博士(圖左),以及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採購與供應研究中心賴樹鑫執行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博士(圖左),以及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採購與供應研究中心賴樹鑫執行長。

近年來,訴諸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的永續議題,已蔚為舉世趨勢潮流;在此前提下,愈能顧及節能減碳、環境與生態保護的企業,愈能獲得買主或消費者青睞,使得「建立永續綠色採購策略」一事,成為重大課題。

在2013年,一向以「提升採購管理的專業與尊嚴;建立供應管理的願景與典範」為職志的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SMIT),有鑑於台灣製造業面臨轉型升級迫切需求,亟待優化供應鏈管理結構,遂將當年年會主題定調於「創新與協同:供應管理之卓越解決方案」。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博士。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博士。

IFPSM執行長Malcolm Youngson。

IFPSM執行長Malcolm Youngson。

SMIT榮譽理事長賴樹鑫擔任主持人與海外專家展開綜合座談討論。

SMIT榮譽理事長賴樹鑫擔任主持人與海外專家展開綜合座談討論。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許振邦理事長。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許振邦理事長。

時序進入2014年,屆滿22歲的SMIT,本著協助企業健全發展採購管理制度的初衷,再次瞄準全球時勢所趨,將年會主題設定於「建立永續綠色採購策略」,邀集海內外產官學研各界菁英,針對此議題發表精闢論述與見解。

SMIT理事長許振邦指出,為強化年會議程內涵,SMIT特邀諸海內外重量級專家,針對綠色採購與供應趨勢進行專題講;此外,本次年會安排多達6場主題研討,涵蓋「花王永續發展之道」、「德國漢高永續運作實例」、「可預測的風險預估模型」、「全球物流運作發展」、「間接採購之變革」、「供應管理於新產品開發之價值」等多元題材,由亞洲地區的供應管理組織友會代表,及採購與供應管理領域專家共同進行實務分享與引導討論,藉此帶給與會人員豐盛知識饗宴。

落實綠色生產  有助強化企業競爭力

經濟部常務次長沈榮津致詞指出,永續綠色為21世紀最熱門議題,企業若能在產品設計及生產過程中,做好節能減碳、環境及生態保護,並落實可回收、低汙染、省能源、不含危害或毒性物質等原則,將有助於爭取市場眷顧,締造更高商業價值。

沈榮津呼籲,企業不僅需要關心自身環保績效,亦需關注供應鏈的綠色管理,引領供應商共同承擔環境、員工及社會責任,帶動整體供應鏈的綠化升級與永續經營;而採購部門是形塑綠色供應鏈的核心,必須因應綠色採購提出相關標準與要求,對供應商形成約束,方能促進供應商提升產品各環節的綠色程度,共同履行社會責任。更重要的,任何企業無論規模大小,也不管在供應鏈扮演何等角色定位,皆應體認綠色供應鏈將是影響企業合作與共存共榮之關鍵。

景氣擴散指數續跌  總體情勢宜審慎以對

緊接著由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SMIT榮譽理事長賴樹鑫二人,就2014年台灣與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走勢暨總體情勢,進行深入剖析。吳中書指出,2014年10月台灣製造業PMI為51.5%,較上月續跌1.8個百分點,是2014年3月以來擴張最緩慢的一次,特別是在供應商交貨時間部分,擴散指數為48.8%,是2013年8月以來的最低點,顯示採購轉為買方市場。

此外,未來6個月景氣狀況擴散指數為43.4%,創下過去23個月最低點,足見全體企業不看好未來半年景氣狀況;吳中書分析,台灣景氣周期循環向來既短且急,前述數據,係反應未來6個月訂單能見度不高所致,因此儘管值得審慎觀察,但不宜過度悲觀。

賴樹鑫則選定6大產業,揭露廠商之意見回饋結果。同樣基於未來6個月景氣狀況指數,化學暨生技醫療業下跌10.6個百分點,電子暨光學業下跌14個百分點,食品暨紡織下跌4.5個百分點,基礎原物料業下跌7.7個百分點,交通工具業下跌4.3個百分點,電力暨機械設備業下跌10.5個百分點。

打造綠色供應鏈  創造永續經營利基

IFPSM執行長Malcolm Youngson表示,IFPSM為創始於1984年的非營利組織,持續關注全球環境及經濟走勢之變遷,以促進產業永續發展為念,因應國際接軌及在地國性需求,協助各國分會提升運作效率與服務品質,創造IFPSM、當地協會與會員三贏局面。

Youngson強調,全球採購人員多已體認,展望未來,單打獨鬥難以成事,綠色採購尤其如此,必須與供應鏈夥伴深化互信關係。若僅從綠色環保看待企業採購,似乎太過狹隘,重點應在於永續性,不能為了牟取短利而犧牲後代利益,因此企業務須從採購與供應開始做起,嚴加要求採用可以回收、且不對環境或社會造成衝擊的物料,並將此原則納入產品設計規範。

他指出,舉凡有道德的交易、廢棄物管理、碳排減量、能源使用效率之提升,皆是企業永續管理的核心所在,必須將此灌注到供應鏈上下每一環節。根據IFPSM調查,過半數會員認為永續供應鏈管理的落實與否,與利潤表現呈現正相關,所以永續管理絕非選項,而是必然抉擇,假使企業繼續忽視,恐遭全球快速變遷的浪潮淹沒,進而壓迫盈利空間。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永續管理的關鍵點,第一步即是發表永續報告書,藉此揭露關於經濟發展、社會影響、環境衝擊等議題,而現今已有多個國家政府強制企業發布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

根據KPMG報告,各國百大企業已申報CSR報告的比例,亞洲的日本、馬來西亞、印尼都超過9成,然而台灣僅56%,確實亟待提升。值得一提的,肇因於食安、氣爆、弊案等事故發生,金管會提出要求,2015年起包括金融、食品、餐飲、化工,及資本額逾新台幣百億等五大領域的企業,皆強制申請CSR報告書。

簡又新指出,過去7年,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持續辦理「台灣企業永續獎」,以表揚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迄今累計參獎企業達112家,總營業額佔全台GDP的83.5%,顯示台灣企業對於永續議題的重視程度持續攀升。

企業欲打造永續供應鏈,舉凡原物料投入、製造、包裝、運輸、零售、使用、結束生命週期等所有歷程,皆應重視永續性,無一可被忽略,足見綠色採購乃是當務之急課題;簡又新建議企業宜整合相關教育訓練、稽核流程等資源,致力塑造學習環境,並提供評估工具予供應商,並將這些要項納入企業SOP,且企業規模不分大小,皆應落實永續管理。

新加坡物流管理學院院長李正達則認為,現今已有愈來愈多企業實施永續管理,但展望未來,必須要有更積極做法,意即需要從整個供應鏈構面,嚴格審視價值創造,倘若企業僅獨善其身,反倒可能衍生無法預期的問題。

如同德州儀器,改以可回收或重複利用的材料包裝其半導體產品,每年因而省下800萬美元;百事可樂改採可重複使用的塑料作為運輸容量,導致每年節省1.96億磅瓦楞紙材料,減少4,400萬美元支出;至於Commonwealth Edison,由於發展出材料與設備生命週期管理方法論,更因而創造高達5,000萬美元年收益。凡此種種,皆是因實施綠色供應鏈而創利的典範。

李正達強調,過往企業評估是否發展綠色供應鏈,習慣將推動過程所需投入的成本多寡,乃至於短時間的投資報酬率,列為決策依據;但正確來說,永續經營管理攸關企業長期競爭力,後續所能產生的經濟價值,才是驅動整體策略規劃的軸心,不宜短視近利。

德國漢高亞洲、大陸及南韓總裁Faruk Arig指出,其貫徹永續經營、永續管理的價值,無非就是由領導者帶頭做起,將此融入企業文化,確使營運策略充分兼顧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盈餘增長。此乃因為,預期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至90億,若不及早正視永續議題,恐導致資源嚴重耗費,形成氣候變遷問題,使企業營運風險陡然攀升,所以必須運用永續經營策略,預先解決難題。

論及漢高的永續策略,關鍵在於運用最少資源、創造更高營運效率,希冀藉由減少耗用水資源、能源及廢棄物,因而降低碳足跡,繼而在2030年提升3倍效率,2050年更進一步提升至5倍。

漢高已制定明確的5年計畫(2011?2015),在這段期間,一方面削減碳足跡,另一方面不斷創造新價值,為員工形塑更安全、健康的工作業環境,同步帶給漢高與顧客更高價值,終至帶動整體社會的進步、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

Arig強調,企業的永續管理策略,應涵蓋產品(Products)、夥伴(Partners)、人員(People)等完整構面,無論是內部不同部門或職務階層,抑或外部供應商或其他事業夥伴,所有利害關係人缺一不可,皆是實踐綠色永續目標的關鍵力量。

在產品部分,需著眼於全產品生命週期,不論針對製造或包裝材料的選用,皆應以更少的添加物、更精簡的程序步驟、更低的處理溫度、更小量的資源消耗為依據;在夥伴方面,需與物料供應、委外加工、倉儲配送、產品分配等所有供應鏈成員緊密合作,確保從上到下每一環節都能善盡能耗控制、廢棄物減量;在人員方面,如同漢高於內部培訓認證1,500位永續經營大使,不斷深入走訪社區或校園,向社會大眾宣揚理念,即是彰顯綠色環保價值觀的最佳寫照。

探索永續、趨勢與變革  促使企業創造高附加價值

本次年會的下午場次,精心設計諸如「花王永續發展之道」、「全球物流運作發展」等饒富內涵的主題議程,使與會者飽覽多場甚具價值的實務分享。

花王(KAO)台灣商品供給部門採購資深經理吳孟娟表示,其為了促使社會永續發展,不斷提升商品服務的品質、安全性與信賴感,致力減少業務活動對環境的衝擊,深入服務地區引領在地消費者共同落實環保理念,期許在2020年降低產品碳排達35%(相較於2005)、降低耗用30%水資源,並基於化學物質、生物多樣性施以嚴格管控,以落實與生意夥伴、消費者的「ECO Together」環境宣言。

例如花王在1988年首創濃縮洗衣粉,憑藉此創新成果改變消費習慣,爾後不僅造就省水省電的一匙靈,更進一步推出超濃縮產品,僅需以一小杯洗衣精即可清洗一大籃衣物,省水省電效果激增2.5倍,足以彰顯花王勵行永續環保的用心。

日月光高雄廠物流處處長胡倩萍,則從「創新」創造物流價值的角度,闡述物流委外之道。她指出,早期企業採用物流外包,多著眼於成本撙節,日月光也不例外,但在2014年有所轉變,只因深覺外包業者不僅擁有豐富專業,且有豐富資源可供靈活運用,於是開始啟動協同外包,並將協同範圍擴大至外包業者,以及內部攸關財務、工安、進口、保稅等跨部門,而非僅限於進貨、倉管等少數單位。

胡倩萍不忘強調,論及企業永續經營,不應一味追求獲利而忽略CSR,因此在推動協同物流的同時,亦需重視外包人員在於工安、工時的合理性,同時可參酌日本物流中心的良好做法,思考以回收物流箱取代紙箱,針對需要冷凍冷藏的貨物,也考結合氣候資訊,適度調整乾冰使用量,避免耗費資源。

年會最後,由SMIT榮譽理事長賴樹鑫擔任主持人,與海外專家展開綜合座談討論。其中IFPSM執行長Malcolm Youngson重申,將與各地分會強化互信合作關係,進而造福當地大中小企業,如願打造穩定的永續綠色供應鏈;ISM日本理事長上原修則強調,欲落實永續管理,需回歸基本、按部就班,不宜輕忽略任何步驟,面對提交永續報告如此關鍵要務,尤應避免一味抄襲或虛應故事,始可確保在正確軌道上推動永續經營。

漢高亞太區環境、安全、衛生部門經理Vincent Y Chen認為,假使是跨國企業,欲將永續管理制度有效貫徹至各地分支機構,必須仰賴領導者的決心與意志力,此外亦需善用科技工具,以期因應文化、思維、顧客、地區及商業模式等不同變數,求同存異制定出最佳規範與指導原則。

上海聯合供應鏈資源顧問公司總裁Jack Kelley指出,多數企業主基於將本求利,總是奉ROI為最高原則,故而對於所謂永續經營、潔淨生產或綠色採購,缺乏正確認知,殊不知若對此疏於評估、採納與管理,或僅視之為週期性施作流程,而未能永續貫徹,即意謂可能承擔更大營運風險,因此必須抱持正確思維,及早展開行動方為上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