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裝置的觸控技術解決方案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
Event

行動裝置的觸控技術解決方案

在十幾年前,好萊塢的電影中包括「火狐狸(Firefox)」、「終極戰士(Predator)」」的故事情節中,就可以看到觸控技術的應用影子。觸控其實是一種「舊技術、新應用」,以滑鼠為例,也是發明30年後,才因為Windows 95的出現,才被廣泛的應用,證明一個技術從發明到受到重視,需要很多的應用支援。

iPhone的Touch介面設計,確實為觸控產業帶來商機,但一個好的觸控技術解決方案,絕對不只是Touch而已,因為成功的商品化過程,需要更多成熟科技的加入。

萬達光電/副總經理/潘大綱博士

萬達光電/副總經理/潘大綱博士

觸控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上,消費電子市場的特性,就是要透過高品質的零組件及設計良好的軟體應用,讓使用者用起來非常愉快,其中後者更是重要。此外,無線與低耗電設計更是重要,才能讓消費電子產品有更好的應用。

因此,要作為消費電子產品稱職的解決方案,必須堅守三個重要因素:「平價、耐用、輕薄」。

而在行動裝置市場上,已經發展為手持/智慧手機(Mobile/Smart Phone)、可攜式導航裝置(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ortable Mulit-media Player)、遊戲機(Gaming Device)、電子書(Kindle)、電子錶(Watch),其中對觸控解決方案需求最大的市場,仍以手持/智慧手機及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為主。

就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需求角度來看,觸控技術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以手寫辨識為例,國外的分析認為,亞洲市場就特別需要,但以我個人來看,還是會因為使用族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需求比例應該不會超過50%。但無論如何,一個好的多點觸控技術,一定要整合好四大因素:硬體、驅動程式、作業系統及應用軟體,才能被市場所接受。

至於驅動觸控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從消費市場的觀點來看,價格永遠是最重要的關鍵,這也是電容式技術一直無法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主要因素。其次則是使用是否容易,而LCD應用的普及化,有助於製造成本的降低,也有助於提高製造的效率,進而讓更多人願意投入這塊市場,前述因素加總能否讓價格持續下探,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我認為,一個好的觸控技術解決方案,至少要考量三個因素:生產、完整配套的方案及對環境保護的承諾。在生產方面,主要是考量製程、材料、設計及結構,至於對環境保護的承諾,則必須兼顧低碳、高效及無污染。

至於完整配套的解決方案,則必須符合客戶需求、高附加價值及合理的價格。尤其在符合客戶需求方面,電阻式技術因為來源相當多樣化,確實有其優勢,電容式技術則因為受限於驅動IC技術及電路設計較為複雜,常需要根據個案要求重新設計。

製程也是廠商尋找解決方案的重要參考,目前一般觸控屏業者用的是低溫製程,但如果廠商要找不受使用時間及地點影響觸控效果的產品,可能就要找採用高溫製程的廠商,因為唯有高溫製程,才能緊密重塑分子級結構,增強耐受度與可靠度,導電線路的內阻值也會比較低,加上光學鍍膜的加值效益,焊接尾部接點品質也更好,才能讓廠商得到高量率,低耗損的最終結果。

因此作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供應者,廠商從硬體、驅動程式到與硬體設備的整合,都必須能夠提供每個環節上的協助,客戶不需要煩惱,會不會有哪個環節出狀況,而必須自己東拼西湊來解決。

以強光可視性(Sunlight Readable)解決方案為例,要同時兼顧光學、線性及圓形的偏光鏡、結構修正、低反射高透光、高對比度等因素,更重要的是,有些技術其實是為了配合電阻式技術,而非電容性技術,廠商選擇解決方案時,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

總而言之,能夠兼顧高品質的光學效果及合理價格,並且提供最完整的解決方案,將是觸控技術市場競爭能否勝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