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集產業需求 加速勾勒台灣智慧製造藍圖 智慧應用 影音

彙集產業需求 加速勾勒台灣智慧製造藍圖

在經濟部工業局科長林青嶔(左三)蒞臨指導、及電電公會顧問陳文義(左二)主持下,參與台北場(頻率元件)座談會的產業界代表均暢所欲言,針對該產業如何邁向智慧化,提出頗具建設性的建議。
在經濟部工業局科長林青嶔(左三)蒞臨指導、及電電公會顧問陳文義(左二)主持下,參與台北場(頻率元件)座談會的產業界代表均暢所欲言,針對該產業如何邁向智慧化,提出頗具建設性的建議。

基於「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推動產業智慧機械化,經濟部工業局在電子資訊產業以「智慧創新服務化推動計劃」,協助產業導入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解決方案。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服創所)為協助推動此計劃,從產業綜效出發,引領產業有效運用政府資源,邁向智慧化及製程優化升級,於10月期間假台北、高雄兩地舉辦3場「台灣智慧製造產業現況探討與未來發展規劃需求座談會」。

本系列座談會以整體「智慧製造」、及「頻率元件」與「測試儀器」次產業為探討主題,希冀彙集產業建議意見,提供工業局等相關單位參考。

台灣智慧製造產業現況探討與未來發展規劃需求座談會台北場

台灣智慧製造產業現況探討與未來發展規劃需求座談會台北場

台灣智慧製造產業現況探討與未來發展規劃需求座談會高雄場

台灣智慧製造產業現況探討與未來發展規劃需求座談會高雄場

亟盼政府奧援 助企業扎穩智慧化根基

產業需求座談由高雄場(智慧製造)揭開序幕,包括建大機電總經理吳長江、逸泰電子董事長陳彩菊、期美科技副總經理吳振華、邁世通科技總經理周金玉、育鉦科技副總經理郭文榮、頻譜電子經理施秀卿、松川電機經理儲美華、大亞電線電纜經理陳志軒等十餘位產業界代表與會。

綜觀與會者所提建議,多指向智慧製造的基礎建設環節,特別是設備資料處理議題,關切是否比照PCB智慧製造聯盟模式,由政府協助推動機台通訊資料格式標準化,並透過「資料機上盒」有效擷取生產數據;再者亟盼獲得專業建議,以瞭解數據蒐集的合理範圍,應擴及所有產線與設備,或僅鎖定關鍵製程站台即可。

政府現正推動的智慧機械計劃,設定以航太、機械設備、金屬運具、電子資訊、能源、3C、食品、紡織及水五金/手工具等產業為練兵對象,與會者關心若自身產業不在此範圍,但仍規劃推動單機、整線或整廠智慧化,是否有管道申請政府補助;一旦加入政府補助計劃,是否需要對外公開製程Know-how。

主辦單位對於企業積極推動生產資訊標準化、資訊化與即時化之用心,著實深表認同,建議可由產業協會扮演推手,彙整眾多企業的需求,再由協會代表出面,與經濟部商討後續推動方式。以PCB產業為例,透過Data Box模式即時蒐集生產數據,發展標準模組套件,個別企業可據此滿足自身的製程分析需求,完全不需公開製程配方等營業秘密。

至於智慧製程的實施範疇,主辦單位建議企業在推動之初,宜選定關鍵製程進行導入、以既有資訊先行分析,了解目前問題所在,再擬定後續蒐集數據策略;畢竟多數企業在IT架構、分析人力等方面,尚有持續補強的必要,故選擇從小範圍著手、產生成效後再擴散,無形中也讓企業保留循序進步緩衝空間。

製程設備智慧化 提升頻率元件產業競爭力

在台北上午場(頻率元件)活動,包括泰藝電子處長鄧志益、台灣晶技高級特別助理鮑世勇、津綻石英科技總經理盛國明、瑪居禮電波董事長顏志耀、加高電子副總經理許瑞和、台嘉碩經理張濟雲等多位產業界人士出席。

工業局科長林青嶔指出,台灣在全球頻率元件市佔率逾25%,為小而美的關鍵產業,經濟部樂見該產業形成繼PCB、IC封測後第3個智慧製造聯盟。擔任主持人的電電公會顧問陳文義說,全球前10大頻率元件廠,台廠佔3家,顯見台灣石英晶體、頻率元件產業基礎之雄厚,日後若成功疊加智慧元素,將產業鏈發展得更完整,可望產生強大競爭能量,主導全球3C產品、甚至智慧醫療的發展。

身兼石英晶體協會常務理事的顏志耀指出,目前政府將頻率元件視為傳產,反觀對岸則列入高新產業、大力扶持,恐導致競爭優勢易位,建議政府將該產業列入策略性產業,釋出更多補助資源。鄧志益、鮑世勇共同呼籲,政府應協助提升頻率元件前後段生產設備的自主供應能力,避免關鍵設備長期被歐、日、美大廠把持,不易取得Source Code,妨礙智慧化發展。

另有多位與會者認為,產線資訊的有效蒐集,堪稱自動化、智慧化的重要起點,建議政府循PCB先例,催生出頻率元件機聯網通訊協定,並透過資料機上盒外掛方式解決資料蒐集障礙,以利銜接後續加值分析。

電電公會陳文義顧問建議由台灣石英晶體產業協會、電電公會籌組成立協定制定小組,整合訂定共通標準,也呼籲經濟部、工業局與各研究機構,大幅提升對頻率元件產業的重視度,甚至建言政府將之納入「5+N」產業創新計劃,在實質補助、自動化設備投資抵減、人才培育、自動化設備國產化等多方面提供援助。

他並期望,石英晶體產業協會可於年底的理監事會凝聚共識,仿效PCB產業訂定產業目標,並與公會與法人單位合作,定義出具體的解決方案與升級計劃,使頻率元件產業及早邁入智慧化進程。

產品智慧化比起智慧製造,更易獲得測試設備產業界共鳴

在台北下午場(測試設備)活動,持續針對智慧製造需求探討。現場出席包括固緯電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協理蔡明傑、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特助張承濂、晨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璿等國內幾家量測儀器、系統整合廠商與會。

鑒於國內測試設備產業多半仍以量測儀器與設備的設計、製造為主,畢竟大多數製造廠商的商業模式仍以接單生產為主,產品組合甚至多達4000~5000個型號者大有人在,目前為了產品品質、成本管控與交期的達成,出手大力投資包括MES、AOI、數位看板等系統,不餘遺力,所以都具備相當的量產與品質的管理經驗。

智慧製造的發展對測試設備產業而言,由於生產特性與產量的因素,並非主要目標。目前業者現階段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能有效的掌握客戶需求,只要產品能夠銷售出去,實際創造營收,才能持續投資維持良性循環,智慧製造專攻於製程上的精緻化與效率的提升,對於儀器設備產業並無迫切的需要,反而透過產品的智慧化發展,以便於將生意做大,較易獲得普遍的支持。

產業人才培育與跨業整合為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關鍵

產業界座談會中共同聲音提出人才供應與培育的需求;產業聯盟能夠讓業者可以有「打群架」的本錢,但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台灣在人才培訓上一直存在有相當的落差,目前所需要的相關人才如數據分析工程師,以及高階系統規格的工程人才培育,這都是對儀器與設備業者所殷切期盼。

跨產業的整合能力的培養,台灣的廠商仍以中、小企業為主,其行銷與企劃能力偏弱,期盼具備整合能力的主要大廠來做「領頭羊」的角色,而不要大家包山包海什麼都做,而是能讓各個廠商得以發揮專業分工的綜效,希望從樹立共同標準啟始,才可以形成供應鏈與產業聚落,並尋求橫向串聯諸如PCB、半導體製造等產業協會聯盟,才能使測試設備產業業者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隨著3場「台灣智慧製造產業現況探討與未來發展規劃需求座談會」圓滿落幕,已成功搭建產業需求的發聲平台,使主辦單位彙集來自產業界的諸多建議,期許將這些意見轉成珍貴資產,作為智慧製造相關行動方案的制定依據,裨益更多產業與企業實質受惠。(經濟部工業局廣告)